黃色音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色音樂是歷史上中國和越南認定的一種流行音樂體裁,而且一度為當局所不容。

中國[編輯]

在中國,黃色音樂又被稱為黃色歌曲黃歌,指的是1920至1940年代流行於上海的中文流行音樂以及之後中國大陸以外創作的粵語流行音樂和台灣的華語流行音樂。在現代標準漢語中,「黃」有「色情」之含義,因此黃顏色在中國也就有了色情與性的意味。中國共產黨一度將流行音樂視作性方面不檢點的產物,給整個中文流行音樂都打上了下流猥褻的標籤[1]。中共奪權後很多上海藝術家紛紛逃往香港。在改革開放前,黃色歌曲都被禁止演唱。至1980年代早期,黃色歌曲仍然遭到抨擊,例如當時就有人[誰?]特地寫了《怎樣鑑別黃色歌曲》一書。之後中共當局開始逐步允許藝術家演唱黃色歌曲,並且也不再用黃色歌曲或黃色音樂來指代這些歌曲。

越南[編輯]

在越南,黃色音樂(Nhạc vàng)指的是越南戰爭期間越南共和國境內出品的音樂,名字來源自越南共和國國旗的主色黃色,與越南民主共和國所推崇的紅色音樂相對應。越南的黃色音樂體裁歌曲的主題與特徵都被越南共產黨當局視作頹廢墮落的表現,這類音樂於1975年被查封,偷聽者會遭到懲處,音樂影帶亦會被沒收。大部分越南黃色音樂都與波列羅英語Bolero歌曲體裁有關。四三〇事件後,很多越南藝術家都移民美國,在那裡繼續自己的演藝生涯。革新開放後,越南當局對黃色音樂的禁令開始減輕,但在1980年代末,越南本土的黃色音樂產業基本上銷聲匿跡[2]

1990年代,越南文化、體育和旅遊部開始推廣所謂的「綠色音樂」(nhạc xanh)體裁,意圖令百姓遠離黃色音樂,但並不成功。[3]

21世紀初,越南舉辦了各種黃色音樂演唱會。2010年8月,兩位歌手——香蘭俊武英語Tuấn Vũ——在河內大劇院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演出[4]

參考文獻[編輯]

  1. ^ Jones, Andrew F.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ke University Press英語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223-2685-4. JSTOR j.ctv120qsw9. doi:10.2307/j.ctv120qsw9. 
  2. ^ Duy, Dinh. The Revival of Boléro in Vietnam. 外交家 (雜誌) (The Diplomat). 12 October 2016 [30 October 2017]. 
  3. ^ Taylor, Philip. tr 150–154.
  4. ^ Trần Củng Sơn. Một thoáng 26 năm. 聖荷西 (加利福尼亞州): Hương Quê, 2011. Trang 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