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黑點石斑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黑點石斑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科: 鮨科 Serranidae
屬: 石斑魚屬 Epinephelus
種:
黑點石斑魚 E. melanostigma
二名法
Epinephelus melanostigma
Schultz, 1953

黑點石斑魚,俗名為石斑、過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

深度[編輯]

水深1至30公尺。

特徵[編輯]

本魚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上頜向後超過眼之後緣以後;眼徑約與吻長相等。頭背部略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身體呈淡灰色或灰褐色,有六角形之褐色斑點;近腹面漸疏而變為圓斑。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6至68枚;縱列鱗數83至99枚。背鰭第八至十一棘之間有一大型黑斑。背鰭具硬棘6枚,軟條14至16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枚;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長可達30公分。

生態[編輯]

本魚大多在珊瑚礁區附近巡遊、覓食,以小魚、甲殼類類為主要食物,偏好有泥沙底質的岩礁環境。

經濟利用[編輯]

食用魚,肉質味道相當甜美,適合煮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