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27年黃金海岸大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27年8月,英屬黃金海岸舉行大選[1],以選舉黃金海岸立法局的11個非官守議席,其中2席屬功能界別、6席經省議會間接選舉產生、3席為直接選舉產生。英屬黃金海岸於是次大選首次進行直接選舉。

背景[編輯]

古吉斯貝格英語Gordon Guggisberg憲法於1925年5月頒布,憲法規定立法局由30名議員(16名官守議員與14名非官守議員)組成[2][3]。14名非官守議員中,3名歐洲人由總督任命,代表銀行界、商界與航運界,2名歐洲人由商會與礦商會選舉產生。其餘9名非官守議員為非洲人,其中6名由省議會選舉產生(東部省議會3名,中央省議會2名,西部省議會1名),另外3名由阿克拉海岸角塞康第三個城市選舉產生[2]。由於西部省議會拒絕選舉其代表議員,總督決定由東部省的納納·奧福里·厄塔英語Nana Ofori Atta遞補該議席[4]

1927年,原憲法獲修改,修改後的憲法允許直接選舉三名代表境內城市的議員[5]。然而,相關選舉權嚴重受限,例如人口40,000人的阿克拉只有其中1,816人為登記選民,而塞康第的登記選民更只有672人,僅佔當地人口的不足2%[6][7][8]

選舉活動[編輯]

溫和派非洲裔政治領導人在最初反對有限選舉,惟於總督與J·E·其士利·禧福英語J. E. Casely Hayford腓特烈·域陀·難卡-布魯士英語Frederick Nanka-Bruce、約翰·吉樂華·押杜(John Glover Addo)會面後同意參加選舉。然而,科比納·謝克伊黃金海岸原住民權利保障協會英語Gold Coast Aborigines' Rights Protection SocietyARPS)海岸角分部仍拒絕參與選舉[9]。雖然其士利·禧福嘗試提名亨利·范欣為海岸角選區候選人,惟此舉遭當地的奧曼海內英語Omanhene與ARPS分部反對,最終該選區並無候選人[10]

其士利·禧福在選前嘗試建立組織支持自己與支持者[11]。在阿克拉,英屬西非國民大會NCBWA)與ARPS形成有效競爭[11]。若干前NCBWA成員於1927年6月建立阿克拉納稅人協會(Accra Ratepayers Association),並徵召吉樂華·押杜為其候選人[11]。1926年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的ARPS成員A·W·科佐·湯遜(A. W. Kojo Thompson[12]以馬姆比伊黨(Mambii Party)候選人的身份參選,並獲曼采美(Mantsemei)的支持[13]。然而,由於阿塞雷人反對提名科佐·湯遜為候選人,阿塞雷科武盧無黨會(Asere Kowulu Non-Party Society)自馬姆比伊黨分裂,並提名K·夸地-帕帕菲奧(K. Quartey-Papafio)為其候選人以表示抗議,使科佐·湯遜的支持度遭削弱[12]。夸地-帕帕菲奧參選並非意在當選,而是意在分薄科佐·湯遜的票源[14]。選舉中的兩名主要候選人均無選舉宣言[15],而競選活動則專注於候選人的個人特質[14]。阿克拉納稅人協會會員難卡-布魯士以其報章《黃金海岸獨立報》(The Gold Coast Independent)譴責科佐·湯遜與馬姆比伊黨[15]

在塞康第,塞康第市政選舉人協會(Sekondi Municipal Electors Association)於當年6月成立,以討論政治與教育選民[10][16]。塞康第市政選舉人協會提名了5個候選人[16],惟僅其中兩人選擇參選,該兩人分別為其士利·禧福與西印度群島移民大律師佐治·占士·基斯頓(George James Christian)。選舉主要爭論點在於候選人的政治經歷、候選人對歐洲人的支持,以及基斯頓的國籍問題[17]。基斯頓以「基督徒(基斯頓)之名、同情心與態度(Christian in name, sympathy and attitude)」為其競選口號[17]

選舉結果[編輯]

在阿克拉,吉樂華·押杜以380票擊敗獲238票的科佐·湯遜與獲147票的夸地-帕帕菲奧當選,而當地1,816名登記選民中有765人投票[7]。在塞康第,其士利·禧福以146票輕鬆擊敗僅獲25票的基斯頓[8]

海岸角的選舉直至1928年方獲舉行,而阿克拉納稅人協會的候選人科比納·阿爾庫·科爾薩赫在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18]。雖然當地的奧曼海內與謝克伊均向法院提交反對選舉的請願書,並聲稱選舉如不獲其支持則屬無效,惟法官裁定此案「從一開始就不該提交給此法庭」[19]

後續[編輯]

其士利·禧福於1930年逝世[20]。基斯頓在隨後的補選中以90票擊敗獲57票的羅蘭·克勞瑟·尼科爾(Roland Crowther Nicol[21]

參考資料[編輯]

  1. ^ Edsman 1979,第124頁.
  2. ^ 2.0 2.1 Bourret 1952,第49頁.
  3. ^ Sternberger et al. 1969,第754頁.
  4. ^ Bourret 1952,第52頁.
  5. ^ Parker 2000,第225頁.
  6. ^ Holmes 1944,第629頁.
  7. ^ 7.0 7.1 Gocking 1999,第184頁.
  8. ^ 8.0 8.1 Edsman 1979,第128頁.
  9. ^ Holmes 1944,第620–621頁.
  10. ^ 10.0 10.1 Edsman 1979,第127頁.
  11. ^ 11.0 11.1 11.2 Edsman 1979,第125頁.
  12. ^ 12.0 12.1 Holmes 1944,第625頁.
  13. ^ Edsman 1979,第99, 125頁.
  14. ^ 14.0 14.1 Holmes 1944,第628頁.
  15. ^ 15.0 15.1 Edsman 1979,第126頁.
  16. ^ 16.0 16.1 Holmes 1944,第632頁.
  17. ^ 17.0 17.1 Holmes 1944,第633頁.
  18. ^ Edsman 1979,第132頁.
  19. ^ Edsman 1979,第132–133頁.
  20. ^ Edsman 1979,第181頁.
  21. ^ Holmes 1944,第634頁.

參考書籍[編輯]

  • Bourret, F. M. The Gold Coast: A Survey of the Gold Coast and British Togo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 Edsman, Björn M. Lawyers in Gold Coast politics c. 1900-1945: from Mensah Sarbah to J. B. Danquah. 1979. 
  • Gocking, Roger. Facing Two Ways: Ghana's Coastal Communities Under Colonial Rule. 1999. 
  • Holmes, Alexander Baron, IV. Economic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the Gold Coast 1920–1945. 1944. 
  • Parker, John. Making the Town: Ga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Colonial Accra. 2000 [2022-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 
  • Sternberger, Dolf; Vogel, Bernhard; Nohlen, Dieter; Landfried, Klaus. Die Wahl der Parlamente: Band II: Afrika, Erster Halbband.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