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羽毛球公開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8年美國羽毛球公開賽
賽事資料
日期2018年6月12日-6月17日
級別世界巡迴賽超級300賽
總獎金150,000 美元
舉辦地點 美國富勒頓
比賽場地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

2018年美國羽毛球公開賽為2018年度的美國羽毛球公開賽,是2018年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的其中一站,屬於第五級別(超級300賽)賽事。本屆賽事於2018年6月12日至6月17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橙縣的北方城市富勒頓內的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舉行,並獲得YONEX贊助,總獎金為15萬美元[1]

優勝者[編輯]

項目 冠軍 亞軍
男子單打詳細 大韓民國 李東根 荷蘭 馬克·卡爾尤
女子單打詳細 中國 李雪芮 美國 張蓓雯
男子雙打詳細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女子雙打詳細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混合雙打詳細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德國 馬文·埃米爾·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賽事賽果[編輯]

男子單打[編輯]

上半區[2]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國 林丹 (中途退出) 13 12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19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21  
 丹麥 金·布魯恩 21 13 15    以色列 米沙·西爾伯曼 16 17  
 以色列 米沙·西爾伯曼 13 21 21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21  
7  泰國 坎塔蓬·旺差倫 21 21       7  泰國 坎塔蓬·旺差倫 18 18  
 法國 托馬斯·魯克塞爾 15 16     7  泰國 坎塔蓬·旺差倫 21 21
 中國 趙俊鵬 21 21    中國 趙俊鵬 11 15  
 德國 亞歷山大·羅弗斯 18 10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15 21
4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21 21       4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19 21 18  
 瑞典 雅各布·尼爾遜 17 17     4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21 21  
 越南 范高強 13 19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14 14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21 21       4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21 12 21
5  泰國 蘇龐余·阿韋辛桑農 21 15 21       Q3  中國 陸光祖 16 21 16  
 中國 黃宇翔 16 21 11     5  泰國 蘇龐余·阿韋辛桑農 21 20 17
Q3  中國 陸光祖 12 21 21   Q3  中國 陸光祖 18 22 21      
 越南 阮進明 21 18 11    
下半區[2]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印度 阿賈伊·賈亞拉姆 26 17 21  
Q4  大韓民國 Lee Yun Kyu 24 21 13      印度 阿賈伊·賈亞拉姆 19 21 21  
Q1  美國 舒之顥 15 16   8  巴西 伊戈爾·科埃略 21 12 16  
8  巴西 伊戈爾·科埃略 21 21        印度 阿賈伊·賈亞拉姆 21 21  
 英格蘭 托比·潘迪 21 19 18        大韓民國 許侊熙 18 12  
 大韓民國 許侊熙 19 21 21      大韓民國 許侊熙 23 21
 丹麥 簡·奧·約根森 16 16   3  法國 布里斯·利弗德斯 21 12  
3  法國 布里斯·利弗德斯 21 21        印度 阿賈伊·賈亞拉姆 13 21
 芬蘭 卡勒·科利約寧 21 21       6  荷蘭 馬克·卡爾尤 21 23  
 義大利 羅薩里奧·馬達洛尼 14 12      芬蘭 卡勒·科利約寧 22 15 14  
 泰國 西蒂空·塔馬辛 19 16   6  荷蘭 馬克·卡爾尤 20 21 21  
6  荷蘭 馬克·卡爾尤 21 21       6  荷蘭 馬克·卡爾尤 21 21
Q2  加拿大 盛曉東 18 21 21       Q2  加拿大 盛曉東 6 10  
 德國 卡伊·舍費爾 21 19 14     Q2  加拿大 盛曉東 21 21
 克羅地亞 茲沃尼米爾·杜爾金雅克 21 16    克羅地亞 茲沃尼米爾·杜爾金雅克 19 13      
 德國 法比安·羅斯 (中途退出) 17 10    
準決賽及決賽[2]
  準決賽 決賽
                         
   大韓民國 李東根 21 15 21  
4  泰國 科希特·佩爾帕達布 19 21 18  
   大韓民國 李東根 14 21 21
  6  荷蘭 馬克·卡爾尤 21 17 16
 印度 阿賈伊·賈亞拉姆 13 21
  6  荷蘭 馬克·卡爾尤 21 23  

女子單打[編輯]

上半區[3]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美國 張蓓雯 21 21  
 德國 李怡逢 13 14     1  美國 張蓓雯 21 21  
 丹麥 梅蒂·波爾森 16 13    中國 張藝曼 14 17  
 中國 張藝曼 21 21       1  美國 張蓓雯 21 22 21  
6  泰國 蓬帕威·磋楚翁 21 21       6  泰國 蓬帕威·磋楚翁 18 24 19  
 美國 迪沙·古普塔 10 5     6  泰國 蓬帕威·磋楚翁 21 21
Q1  美國 鍾蕊 15 14    英格蘭 克洛伊·比爾切 9 15  
 英格蘭 克洛伊·比爾切 21 21       1  美國 張蓓雯 20 23 21
4  日本 大堀彩 21 21       4  日本 大堀彩 21 21 13  
 德國 法比耶娜·德普萊茲 10 17     4  日本 大堀彩 21 20 21  
 美國 傑米·許 16 16    大韓民國 全柱伊 16 22 12  
 大韓民國 全柱伊 21 21       4  日本 大堀彩 21 21
5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19 21 21       5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7 10  
 德國 路易絲·海姆 21 17 14     5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21
 大韓民國 金佳恩 14 13    中國 韓悅 16 16      
 中國 韓悅 21 21    
下半區[3]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中國 蔡炎炎 22 21  
 越南 武氏妝 20 15      中國 蔡炎炎 17 14  
 中國 高昉潔 21 21    中國 高昉潔 21 21  
8  西班牙 比阿特麗斯·科拉萊斯 8 11        中國 高昉潔 8 19  
 加拿大 雷切爾·洪德里克 21 21       3  加拿大 李文珊 21 21  
 印度 阿努拉·普拉布德賽 9 17      加拿大 雷切爾·洪德里克 12 13
Q3  美國 潘晴 14 16   3  加拿大 李文珊 21 21  
3  加拿大 李文珊 21 21       3  加拿大 李文珊 17 17
Q4  美國 勞倫·林 8 21 12       Q2  中國 李雪芮 21 21  
 大韓民國 李世妍 21 17 21      大韓民國 李世妍 15 13  
 丹麥 J·D·雅各布森 19 17   7  大韓民國 金效旻 21 21  
7  大韓民國 金效旻 21 21       7  大韓民國 金效旻 12 14
Q2  中國 李雪芮 21 21       Q2  中國 李雪芮 21 21  
 加拿大 譚碧賢 15 15     Q2  中國 李雪芮 22 21
 美國 珍妮·蓋 15 17   2  日本 佐藤冴香 20 9      
2  日本 佐藤冴香 21 21    
準決賽及決賽[3]
  準決賽 決賽
                         
  1  美國 張蓓雯 20 23 21  
4  日本 大堀彩 22 21 13  
  1  美國 張蓓雯 26 15 11
  Q2  中國 李雪芮 24 21 21
3  加拿大 李文珊 17 17
  Q2  中國 李雪芮 21 21  

男子雙打[編輯]

上半區[4]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英格蘭 馬庫斯·埃利斯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21 21  
Q4  美國 何學林
 美國 薩塔瓦特·龐拉爾萊特
10 12     1  英格蘭 馬庫斯·埃利斯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21 21  
 美國 邱愷翔
 美國 Zhao Bo
21 21    美國 邱愷翔
 美國 Zhao Bo
11 8  
 美國 周菲利浦
 美國 周賴恩
19 18       1  英格蘭 馬庫斯·埃利斯
 英格蘭 克里斯·蘭格瑞奇
22 18 14  
6  泰國 尼迪蓬·潘普佩克
 泰國 南塔卡恩·耶特派頌
21 6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20 21 21  
 越南 楊寶明
 越南 楊寶德 (中途退出)
15 3     6  泰國 尼迪蓬·潘普佩克
 泰國 南塔卡恩·耶特派頌
21 16 14
Q1  克羅地亞 茲沃尼米爾·杜爾金雅克
 泰國 Sittichai Viboonsin
14 17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18 21 21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21 21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21 21
3  泰國 提恩·伊斯里亞內特
 泰國 基迪薩·南達什
21 14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加拿大 矢倉尼爾
17 14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肖恩·文迪
23 21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肖恩·文迪
11 15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加拿大 矢倉尼爾
21 21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加拿大 矢倉尼爾
21 21  
 美國 Musashi Cohn
 美國 Dean Schoppe
14 13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加拿大 矢倉尼爾
21 21
5  德國 瓊斯·拉夫利·詹森
 德國 約舍·茲沃涅
21 23       5  德國 瓊斯·拉夫利·詹森
 德國 約舍·茲沃涅
16 16  
 越南 杜俊德
 越南 范鴻南
13 21     5  德國 瓊斯·拉夫利·詹森
 德國 約舍·茲沃涅
21 21
 美國 Calvin Lin
 印度尼西亞 F S Surbakti
21 15 16    美國 Abhishek Ahlawat
 美國 Ankit Chhikara
10 14      
 美國 Abhishek Ahlawat
 美國 Ankit Chhikara
19 21 21    
下半區[4]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丹麥 馬蒂亞斯·貝爾-斯密特
 丹麥 F·S·莫滕森
21 22  
 美國 曾廣銘
 美國 Daniel Gouw
12 20      丹麥 馬蒂亞斯·貝爾-斯密特
 丹麥 F·S·莫滕森
19 22 21  
 英格蘭 彼得·布里格斯
 英格蘭 湯姆·沃爾芬登
19 23 15   7  荷蘭 耶勒·馬斯
 荷蘭 羅賓·塔博林
21 20 14  
7  荷蘭 耶勒·馬斯
 荷蘭 羅賓·塔博林
21 21 21        丹麥 馬蒂亞斯·貝爾-斯密特
 丹麥 F·S·莫滕森
21 15 19  
 泰國 帕金·庫納-阿努維特
 泰國 納塔帕·特林卡基
15 12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16 21 21  
 中國 邸子健
 中國 王昶
21 21      中國 邸子健
 中國 王昶
14 17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21 21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21 21  
4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M·E·塞德爾
17 18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21 21
 泰國 因革叻·阿披素
 泰國 塔努帕·威里揚恭
19 18        大韓民國 鄭在旭
 大韓民國 金載煥
16 18  
 大韓民國 金熙太
 大韓民國 朴炅熏
21 21      大韓民國 金熙太
 大韓民國 朴炅熏
21 12 21  
 荷蘭 雅高·阿倫斯
 荷蘭 魯賓·吉爾
19 16   8  中國 韓呈愷
 中國 周昊東
18 21 18  
8  中國 韓呈愷
 中國 周昊東
21 21        大韓民國 金熙太
 大韓民國 朴炅熏
19 19
 大韓民國 鄭在旭
 大韓民國 金載煥
14 21 21        大韓民國 鄭在旭
 大韓民國 金載煥
21 21  
Q2  中華臺北 甘超宇
 中華臺北 廖啟宏
21 16 17      大韓民國 鄭在旭
 大韓民國 金載煥
21 21
Q3  印度尼西亞 Rahmat Adianto
 印度尼西亞 R Y Rianto
  Q3  印度尼西亞 Rahmat Adianto
 印度尼西亞 R Y Rianto
10 18      
2  印度 馬奴·阿特里
 印度 蘇密特·雷迪 (退賽)
   
準決賽及決賽[4]
  準決賽 決賽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21 21  
 加拿大 詹森·安東尼·何舒
 加拿大 矢倉尼爾
17 14  
   大韓民國 姜敏赫
 大韓民國 金元昊
21 16 17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16 21 21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任翔宇
21 21
   大韓民國 鄭在旭
 大韓民國 金載煥
16 18  

女子雙打[編輯]

上半區[5]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日本 福萬尚子
 日本 與猶胡桃
 
 輪空     1  日本 福萬尚子
 日本 與猶胡桃
21 21  
 美國 樽野惠
 美國 安吉拉·張
5 9    英格蘭 克洛伊·比爾切
 英格蘭 珍妮·穆爾
13 15  
 英格蘭 克洛伊·比爾切
 英格蘭 珍妮·穆爾
21 21       1  日本 福萬尚子
 日本 與猶胡桃
17 21 21  
 瑞典 艾瑪·卡爾松
 瑞典 約翰娜·芒努松
13 17        中國 曹彤威
 中國 鄭雨
21 16 17  
 中國 曹彤威
 中國 鄭雨
21 21      中國 曹彤威
 中國 鄭雨
21 21
 美國 阿麗爾·李
 美國 西德尼·李
9 12    德國 琳達·埃弗勒
 德國 伊娃·詹森斯
17 10  
 德國 琳達·埃弗勒
 德國 伊娃·詹森斯
21 21       1  日本 福萬尚子
 日本 與猶胡桃
16 10
4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德國 卡拉·尼爾特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21  
 輪空     4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德國 卡拉·尼爾特
12 14  
 英格蘭 傑西卡·皮尤
 英格蘭 勞倫·史密斯
12 12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21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21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21
 丹麥 茱莉·芬尼-易普森
 丹麥 麗克·瑟比
21 21        中國 董文靜
 中國 馮雪穎
18 11  
 美國 許忻霏
 美國 許怡霏
19 15      丹麥 茱莉·芬尼-易普森
 丹麥 麗克·瑟比
19 19
 印度尼西亞 S D Augustia
 美國 珍納·戈扎利
12 20    中國 董文靜
 中國 馮雪穎
21 21      
 中國 董文靜
 中國 馮雪穎
21 22    
下半區[5]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美國 李意恆
 美國 寶拉·琳·奧巴娜娜
 
 泰國 沙威麗·阿米達拜
 泰國 帕沖攀·磋楚翁 (退賽)
     美國 李意恆
 美國 寶拉·琳·奧巴娜娜
21 15 21  
 瑞典 阿曼達·赫格斯特倫
 瑞典 克拉拉·尼斯塔特
17 17    美國 洪靜宇
 美國 張蓓雯
18 21 17  
 美國 洪靜宇
 美國 張蓓雯
21 21        美國 李意恆
 美國 寶拉·琳·奧巴娜娜
8 12  
 美國 簡佳緯
 美國 鍾蕊
9 12        馬來西亞 鄒美君
 馬來西亞 許嘉雯
21 21  
 馬來西亞 鄒美君
 馬來西亞 許嘉雯
21 21      馬來西亞 鄒美君
 馬來西亞 許嘉雯
21 21
 輪空   3  法國 埃米莉·拉菲爾
 法國 安妮·特蘭
17 11  
3  法國 埃米莉·拉菲爾
 法國 安妮·特蘭
       馬來西亞 鄒美君
 馬來西亞 許嘉雯
17 20
   泰國 素比莎拉·飄訕攀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30 21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21 22  
 加拿大 雷切爾·洪德里克
 加拿大 蔡宛廷
29 18      泰國 素比莎拉·飄訕攀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美國 布里安娜·池
 美國 Mirabelle Huang
21 21    美國 布里安娜·池
 美國 Mirabelle Huang
12 10  
 義大利 西爾維婭·加里諾
 義大利 麗莎·艾弗森
11 12        泰國 素比莎拉·飄訕攀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6 14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21 16 21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21 21  
 德國 喬安娜·格里斯威斯基
 德國 拉臘·克普萊因
17 21 8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21 21
 輪空   2  荷蘭 塞萊娜·皮克
 荷蘭 謝麗爾·塞爾寧
13 10      
2  荷蘭 塞萊娜·皮克
 荷蘭 謝麗爾·塞爾寧
   
準決賽及決賽[5]
  準決賽 決賽
                         
  1  日本 福萬尚子
 日本 與猶胡桃
16 10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21  
   大韓民國 金慧貞
 大韓民國 金昭映
21 13 15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18 21 21
 馬來西亞 鄒美君
 馬來西亞 許嘉雯
17 20
   中國 湯金華
 中國 於小含
21 22  

混合雙打[編輯]

上半區[6]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英格蘭 馬庫斯·埃利斯
 英格蘭 勞倫·史密斯
21 21  
 泰國 帕金·庫納-阿努維特
 泰國 素比莎拉·飄訕攀
17 18     1  英格蘭 馬庫斯·埃利斯
 英格蘭 勞倫·史密斯
21 21  
 美國 周菲利浦
 美國 阿麗爾·李
21 21    美國 周菲利浦
 美國 阿麗爾·李
7 12  
 新西蘭 Niccolo Tagle
 加拿大 譚碧賢
18 17       1  英格蘭 馬庫斯·埃利斯
 英格蘭 勞倫·史密斯
21 15  
7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傑西卡·皮尤
21 21       7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傑西卡·皮尤
23 21  
 荷蘭 魯賓·吉爾
 法國 埃米莉·拉菲爾
16 18     7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傑西卡·皮尤
21 21 21
Q2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曹彤威
21 21   Q2  中國 歐烜屹
 中國 曹彤威
23 16 17  
 以色列 米沙·西爾伯曼
 以色列 斯維特拉娜·西爾伯曼
17 15       7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傑西卡·皮尤
17 8
4  德國 M·E·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21 21       4  德國 M·E·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21 21  
 美國 周賴恩
 美國 西德尼·李
14 11     4  德國 M·E·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21 21  
 越南 杜俊德
 越南 范茹草
19 7    德國 彼得·卡斯巴爾
 德國 奧爾佳·科農
18 18  
 德國 彼得·卡斯巴爾
 德國 奧爾佳·科農
21 21       4  德國 M·E·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16 25 21
8  荷蘭 羅賓·塔博林
 荷蘭 謝麗爾·塞爾寧
21 21        德國 瓊斯·拉夫利·詹森
 德國 卡拉·尼爾特
21 23 12  
Q4  泰國 Sittichai Viboonsin
 美國 洪靜宇
9 15     8  荷蘭 羅賓·塔博林
 荷蘭 謝麗爾·塞爾寧
21 16 12
 德國 瓊斯·拉夫利·詹森
 德國 卡拉·尼爾特
22 21 21    德國 瓊斯·拉夫利·詹森
 德國 卡拉·尼爾特
14 21 21      
Q1  泰國 蘇柏·宗國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4 16 15    
下半區[6]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Q3  大韓民國 金載煥
 大韓民國 金昭映
19 21 21  
 大韓民國 金熙太
 大韓民國 金慧貞
21 18 11     Q3  大韓民國 金載煥
 大韓民國 金昭映
14 15  
 大韓民國 徐承宰
 大韓民國 蔡侑玎
21 19 21   5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21 21  
5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17 21 23       5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21 16 21  
 法國 喬丹·科維
 法國 安妮·特蘭
11 21 9        英格蘭 格雷戈里·梅爾斯
 英格蘭 珍妮·穆爾
14 21 14  
 美國 曾廣銘
 美國 珍納·戈扎利
21 18 21      美國 曾廣銘
 美國 珍納·戈扎利
17 19
 英格蘭 格雷戈里·梅爾斯
 英格蘭 珍妮·穆爾
21 21    英格蘭 格雷戈里·梅爾斯
 英格蘭 珍妮·穆爾
21 21  
3  荷蘭 雅高·阿倫斯
 荷蘭 塞萊娜·皮克
19 17       5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21 21
 加拿大 矢倉尼爾
 加拿大 蔡宛廷
17 23 17       2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16 14  
 德國 約舍·茲沃涅
 德國 伊娃·詹森斯
21 21 21      德國 約舍·茲沃涅
 德國 伊娃·詹森斯
11 12  
 泰國 尼迪蓬·潘普佩克
 泰國 沙威麗·阿米達拜
10 14   6  中國 魯愷
 中國 陳露
21 21  
6  中國 魯愷
 中國 陳露
21 21       6  中國 魯愷
 中國 陳露
9 15
 美國 馬修·福格提
 美國 鍾蕊
12 7       2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21 21  
 美國 李福來
 美國 寶拉·琳·奧巴娜娜
21 21      美國 李福來
 美國 寶拉·琳·奧巴娜娜
12 13
 瑞典 理查德·艾德斯泰特
 瑞典 克拉拉·尼斯塔特
11 8   2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21 21      
2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21 21    
準決賽及決賽[6]
  準決賽 決賽
                         
  7  英格蘭 本·萊恩
 英格蘭 傑西卡·皮尤
17 8  
4  德國 馬文·埃米爾·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21 21  
  4  德國 馬文·埃米爾·塞德爾
 德國 琳達·埃弗勒
19 15
  5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21 21
5  馬來西亞 陳炳順
 馬來西亞 吳柳螢
21 21
  2  德國 馬克·拉姆斯富斯
 德國 伊莎貝爾·赫特里克
16 14  

參考資料[編輯]

  1. ^ (英文)2018 YONEX U.S. OPEN BADMINTON CHAMPIONSHIPS (PDF). USA Badminton.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01). 
  2. ^ 2.0 2.1 2.2 (英文)2018 YONEX US Open 男子單打. bwf.tournamentsoftware.com. 
  3. ^ 3.0 3.1 3.2 (英文)2018 YONEX US Open 女子單打. bwf.tournamentsoftware.com. 
  4. ^ 4.0 4.1 4.2 (英文)2018 YONEX US Open 男子雙打. bwf.tournamentsoftware.com. 
  5. ^ 5.0 5.1 5.2 (英文)2018 YONEX US Open 女子雙打. bwf.tournamentsoftware.com.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 
  6. ^ 6.0 6.1 6.2 (英文)2018 YONEX US Open 混合雙打. bwf.tournamentsoftware.com.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