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oDT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建碁的MoDT LOGO

MoDT,即Mobile on DeskTop的縮寫,指的是在桌面平台上使用移動平台。

背景[編輯]

自從有力競爭對手AMD領先自己一步推出GigaHz處理器,Intel意識到自己並不繼續擁有業內龍頭老大的地位,此時的Intel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即一味地追求高頻率而放棄一直沿襲的P6架構轉而使用NetBurst架構。NetBurst架構的一大特點就是利用長流水線,犧牲單個周期的效率,而輕鬆獲得較高的頻率。此時出現在市場上的Pentium 4,在一些測試與應用中不如上一代較低頻率的Pentium III處理器。

隨着頻率的快速提升,功耗就是一個不得不忽視的問題。在上一代的長壽Socket 370插座上,沒有任何一款功率高於35W的處理器,而在NetBurst架構下,特別是該架構的最後一款核心Prescott上,功耗動輒上百瓦。這樣的情況一方面給個人消費者在選購裝配計算機時,為挑選合適的電源和散熱系統增添了麻煩,另一方面也為一些計算機集群工作的單位企業增添了額外的能源支出。在同一時期,對手AMD的能耗控制卻把握的比較好,也導致了一些Intel的客戶開始流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Intel祭出MoDT這一概念,力圖以Pentium M來挽救桌面平台高頻低能的頹勢。後期Pentium M的位置由CoreCore 2繼承。

最後不得不提到一點,AMD平台似乎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MoDT宣傳——Socket 462Socket 754的針腳定義沒有區分移動與桌面平台,移動CPU可以直接使用在桌面主板上。倒是Intel自己,當初為了劃分市場,移動平台使用的Socket 479與桌面平台Socket 478並不兼容。

優勢[編輯]

MoDT的應用優勢是很明顯的:

  • 使用的是移動平台的設計,功耗相比台式機平台大大降低
  • 隨着功耗降低,散熱系統和電源方面的壓力也大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改善作業環境

此外,由於移動CPU的低功耗,而較桌面產品有着更加大的超頻幅度,超頻發燒友也使用移動CPU在桌面平台的散熱條件下超頻而獲得較好成績。

其他移動型產品的桌面化[編輯]

  • 顯卡:隨着顯卡頻率的提升,功耗也有如CPU般愈演愈烈的趨勢,商家也適時推出基於移動版本核心的桌面顯卡,如在Radeon 9550風靡之時出現在市場的大量移動版核心9600顯卡。
  • 鍵盤:仿筆記本鍵位高集中度的鍵盤。部分此類型產品上甚至有可代替鼠標使用的觸摸板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