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 18野戰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K 18 10厘米 重加農炮
Schwere 10-cm-Kanone 18
類型加農炮
原產地 納粹德國
服役記錄
使用方納粹德國

阿爾巴尼亞

保加利亞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生產歷史
研發者萊茵金屬(炮身)
克魯伯(炮架)
研發日期1926 - 1930
生產商萊茵金屬
克魯伯
單位成本37,500帝國馬克
生產日期1934 - 1944
製造數量1433
基本規格
重量5642公斤
槍管長度5.46公尺(52倍徑)

炮彈105 mm
炮彈重量15.14公斤
後座力液壓機械複合式制退機
載具雙輪開腳式炮架
射擊仰角0- 48度
迴旋角度中心線左右64度
射速每分鐘6發
槍口初速835公尺/秒
最大射程19千米

10 厘米 sK 18重加農炮(德語:Schwere 10-cm-Kanone 18德意志國防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種野戰加農砲。雖然實際口徑是105毫米,但是因為其取代的10 cm K 17加農炮也是以厘米口徑命名,因此延續這種命名方式。20世紀20年代,魏瑪德國陸軍進行了下一代陸軍重型野戰火炮的招標。當時德軍希望下一代的10厘米口徑的野戰加農炮和15厘米口徑的重型野戰榴彈炮能共用同一款炮架:這導致了最終sK 18加農炮和在外觀上十分相似的sFH 18榴彈炮最終進入德軍服役。注意雖然比起sFH 18榴彈炮,sK 18的口徑更小,但其作為加農炮擁有更長的炮管,所以二者最終在重量上非常接近,很適合共用同一款炮架。除此之外,這兩門炮名稱中的18式,是希望誤導外國觀察者認為它們是在一戰期間設計,以規避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武器裝備設計的限制。

對於下一代野戰加農炮的競標在克虜伯萊茵金屬間展開。研發始於1926年,到了1930年克虜伯萊茵金屬均成功造出了幾門原型火炮。在德意志國防軍對原型炮進行了長時間測試之後,1934年兩家軍工企業都被宣布中標:最終服役的sK 18加農炮結合了來自萊茵金屬的炮身和克虜伯設計的炮架。

服役後,大部分的sK 18加農炮都被編入獨立炮兵營中,作為軍級或者集團軍級火力使用,但是也有和sFH 18榴彈炮一起編入師屬炮兵營的情況。由於擁有極佳的炮口初速,sK 18加農炮也有被作為重型反坦克炮使用,特別是在巴巴羅薩計劃初期。作為坦克炮的sK 18加農炮也被安裝在實驗性的大麥克斯式自行火炮上。

sK 18/40重加農炮[編輯]

在1939年二戰爆發之後,希特勒要求將sK 18的射程提升到21千米。克虜伯通過加長炮管的方式,成功讓新的sK 18/40加農炮的炮口初速提升到了905米/秒,並擁有21,150米的最大射程。由於新的火炮擁有6.30米的炮管(60倍徑),其重量提高了不少,開火狀態下有5720千克, 運輸狀態下有6440千克。德意志國防軍認為這些火炮過重,所以對其缺乏興趣。sK 18/40加農炮一共只在1940年生產了九門。[1]

使用國家[編輯]

注釋[編輯]

  1. ^ Karl R. Pawlas: The heavy 10 cm cannon 18 (see 10 cm K. 18) . In: Waffen Revue . 1st edition. No. 64 . Journal-Verlag Schwend GmbH, Schwäbisch Hall 1987, p. 81 ff .

參考資料[編輯]

  • Engelmann, Joachim and Scheibert, Horst. Deutsche Artillerie 1934–1945: Eine Dokumentation in Text, Skizzen und Bildern: Ausrüstung, Gliederung, Ausbildung, Führung, Einsatz. Limburg/Lahn, Germany: C. A. Starke, 1974
  • Gander, Terry and Chamberlain, Peter. Weapons of the Third Reich: An Encyclopedic Survey of All Small Arms, Artillery and Special Weapons of the German Land Forces 1939–1945. New York: Doubleday, 1979 ISBN 0-385-15090-3
  • Hogg, Ian V. German Artillery of World War Two. 2nd corrected edition. Mechanicsville, Stackpole Books, 1997 ISBN 1-85367-48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