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國—立陶宛關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國際關係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國際關係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國際關係(含外交)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歐洲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本條目已經被多個媒體組織報導過

關於立陶宛外交部表述的編輯[編輯]

依據非原創研究可供查證中立的觀點核心內容方針。我認為「立陶宛外交部宣布允許台灣以台灣為名義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描述忠於來源,也真實準確的呈現了立陶宛方面的觀點,符合上述方針。而「立陶宛外交部宣布允許中華民國以台灣為名義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等將台灣替換為中華民國的描述,一方面來源不實:立陶宛外交部公文中未有中華民國一詞,另一方面扭曲了立陶宛外交部的政治立場,構成原創研究。 不知道閣下如何看待我的觀點@熱血小亮?若無反對觀點,我將再次將此處描述修改回原版本。--名字長的讓人受不了留言2021年8月13日 (五) 09:09 (UTC)[回覆]

抱歉很晚才看到,既然閣下理解原文並已改回,那就請保持此觀點不變。 熱血小亮留言2021年8月25日 (三) 16:0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