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鳳凰座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鳳凰座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鳳凰座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1年3月8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21年9月8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1年3月8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 2021年3月8日:哪個南天小星座代表不死鳥,包含人類所知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落選
基礎條目 鳳凰座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天文學類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天文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天文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天文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哪個南天小星座代表不死鳥,包含人類所知第一個中等質量黑洞?
    鳳凰座條目由Jarodalien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jarodalien討論 | 貢獻),屬於「constellation」類型,提名於2021年3月1日 02:37 (UTC)。
    • (+)支持。「問題」有點難處理:去掉「不死鳥」吸引力被削弱,加上句法又稍見彆扭 囧rz……。 --Jujiang留言) 2021年3月1日 (一) 19:40 (UTC)--Jujiang留言2021年3月1日 (一) 04:13 (UTC)[回覆]
    • (+)支持,但「哪個代表不死鳥」挺多餘,畢竟代表不死鳥的只有一個,而文中十二星座裡最大的也只有一個,我認為問題用「以哪個最大」就可以了。——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3月1日 (一) 07:32 (UTC)[回覆]
    • (+)支持,同上.--. - . .-. -. .- .-.. -... .-.. ..- . - .- .-.. -.- 2021年3月1日 (一) 08:09 (UTC)[回覆]
    • (-)反對。不說彆扭的地方了,也不說事實性錯誤(比如鳳凰座的流星雨到底有多少個),只說僅閱讀該條目就可以發現的內部硬錯誤。(1)信息框裡的genitive漏譯。為什麼信息框裡要標英文發音?(2)「分別是12月和7月的鳳凰座流星雨」,錯譯,並跟正文內容衝突。當譯為「12月的鳳凰座流星雨和七月鳳凰座流星雨」。(3)荷蘭語人名翻譯錯訛甚多,這就罷了,de Houtman是姓氏,應當連寫、不加圓點。(4)普朗修斯既然已經把十二星座印上天體儀,率先出版,那麼拜耳又如何「第一個」繪出鳳凰座的呢?(5)Den voghel Fenicx是德語嗎?(6)波河的超鏈接匪夷所思。(7)「赤道以外」是哪裡?(8)α到ω為何有25個字母?27顆恆星,又是如何在λ分給兩顆恆星,ο、ψ和ω各代表三顆恆星的情況下,分給25個字母的?(9)鳳凰座ο、ψ和ω是「各」代表三顆恆星嗎?(10)火鳥六的視星等到底是多少?信息框裡是2.40,正文裡是2.37。(11)[聯星]],[[天文單位]。(12)「厘米/秒−2」是什麼?(13)「直接約42秒差距」。(14)「流星寸」。(15)本條目關於「火鳥六」名稱的部分堪稱WP:避免地域中心的代表性反例。——三獵留言2021年3月2日 (二) 18:05 (UTC)[回覆]
      謝謝指正:1、英語發音忘刪了,不過星座名稱的所有格不能翻譯;2、調整了用詞,本來是感覺反正都叫鳳凰座流星雨,忽視內鏈會導致誤解;3、我以前在別的條目寫是不加點一起寫,但這個人名如果搜索「德·豪特曼」與「德豪特曼」,找到的結果只有「德·豪特曼」;4、前面這個是標幾顆星說這個位置是鳳凰座,後面是天體圖,畫個鳳凰在那裡;5、荷蘭語,我青光眼這裡;6、去掉鏈接直接說代表的河流吧,Eridanus (constellation): The same name was later taken as a Latin name for the real Po River;7、以北;8、24個字母;9、改了說法。10、這只是四捨五入的位數不同;11、謝謝;12、負二次方秒這是加速度單位;13、直徑;14、謝謝;15、Ankaa是國際認可的名稱,個人認為介紹一下沒事。--7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08:13 (UTC)[回覆]
      (10)我建議統一條目中取的小數位。(12)你如果真的如此肯定的話,你就再説一次「厘米/秒−2」是「加速度單位」。「/」已經有除號的意思,「秒−2」本身在沒有「/」的情況下已經是「每秒2」的意思,「秒−2」前面再加「/」,也就是分母是「秒−2」,實際等同的數值是「秒2」。在「厘米」位於分子的情況下,「厘米/秒−2」其實就是「厘米×秒2」。「厘米×秒2」是「加速度單位」?絕不可能。我猜原本的單位應該是「cm s−2」,那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厘米/平方秒」或「厘米/秒2」。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3日 (三) 09:56 (UTC)[回覆]
      @三猎你看看我就12的評論有沒有錯,我相信自己的數學和物理知識。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3日 (三) 09:59 (UTC)[回覆]
      米乘負二次方秒是加速度單位。--7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10:08 (UTC)[回覆]
      @Jarodalien你知道你現在寫成的是米負二次方秒(而不是米乘負二次方秒)嗎?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3日 (三) 10:09 (UTC)[回覆]
      好了,改回了,12這事情算是告一段落。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3日 (三) 10:20 (UTC)[回覆]
      糾正,是除以,不是,雖然這不最重要。習大大2013+5+5+5+5...→→一鍵加速 2021年3月3日 (三) 15:31 (UTC)[回覆]
      以下兩點,雖然條目中已經做了改正,但閣下在此處的辯解是錯誤的,我必須指出來。(10)一邊2.37,一邊2.4,這叫四捨五入;一邊2.37,一邊2.40,這怎麼能叫四捨五入?(6)Eridanus「was later taken as a Latin name for the real Po River」,明明說的是拉丁語。而條目里說的是古阿拉伯天文學。阿拉伯人把天空中的星星想象成小船在意大利北部的河流里漂,是要幹嘛?非要說阿拉伯人跟希臘-羅馬人想象的是同一條河,最多也是神話里的Eridanos才有可能。
      以下兩點,雖然條目中已經做了改正,但改完仍然是錯誤的。(4)參考來源中說的是,第一個繪製(first depicted)鳳凰座的是普朗修斯,是在一個天球儀上;後來拜耳是第一個將其印刷出版(in print)的。英文維基已經說得有點不清楚了,變成是第一個繪製的是普朗修斯,第一個畫在天體圖(in a celestial atlas)上的是拜耳。中文翻譯後更是錯得離譜,把表示「發表」的published理解為「出版」,然後為了調合矛盾,變成了拜耳第一個「繪出圖形」。先不說其中的事實性錯誤(這個1600年的天球儀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鳳凰圖形),退一萬步,就算正文說的是對的,那麼首段里憑什麼要提「第一個繪出圖形」的拜耳,而不提普朗修斯,難道在天文學上畫出星星的位置還沒有把星星連成一隻鳥來得重要?(8)好,現在是24個字母了,可是還是沒有解釋27顆恆星怎麼分給24個字母。可以只說分,不提怎麼分嗎?可以。但不能提了半句說「兩顆恆星共同採用λ」,然後不寫剩下的25顆星怎麼分給剩下的23個字母。這樣的寫法會讓讀者很自然地懷疑是內容有錯誤。我現在就非常懷疑英文維基寫錯了。
      鳳凰座的流星雨的情況請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https://www.ta3.sk/IAUC22DB/MDC2007/index.php
      關於火鳥六的問題。英文條目中寫α Phe,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個名稱自己就是一種解釋(鳳凰座中的星星甲)。中文條目中,從頭到尾一直寫「火鳥六」(火鳥星官的星星六),卻不加解釋,沒有一處提到火鳥六和鳳凰座α之間是什麼關係。這只是面子上換了個中文名字,底子裡完全是英文中心的邏輯。英文裡說中國古代將「α Phe」想象成捕鳥的網的一部分,這是可以接受的;翻譯成中文之後,說中國古代將「火鳥六」想象成捕鳥的網的一部分,這是不可以接受的。怎麼能把一顆星星又想成火鳥的一部分,又想成捕鳥的網的一部分呢?這不是沒有可能,但必須做出解釋(關鍵詞:八魁歲差近南極星區),而不能就這麼放在那裡,把疑惑拋給讀者。同樣地,「One name of the brightest star Alpha Phoenicis—Ankaa」在英文裡還算是勉強可以接受的,但在中文裡,「火鳥六又名安卡」是不能接受的,至少說個「火鳥六在歐洲語言中又名安卡」吧。尤其是跟底下明確提到阿拉伯語一對比,明顯能感覺到誰被看成「我們」,誰被看成「他者」。我不是一個原教旨反地域中心主義者,我承認地域中心是潛移默化、難以完全消除的;但把英文翻譯過來的時候,原封不動地保留以「英文世界」為中心的視角,這是我無法接受的。——三獵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13:11 (UTC)[回覆]
      我才發現閣下把首段里的2.4改成了2.37。我真是要氣暈過去了。現在首段裡頭一句說火鳥六2.37,後一句就說火鳥九3.3,連保留幾位小數都不統一。這是純粹為了修改而修改,為了回應而回應,根本沒把條目看成是一個整體。如果只是為了把條目改「正確」,那我自己改不比在這兒一二三四列一串要方便,何必費了老鼻子力氣在這兒嗶嗶?——三獵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13:27 (UTC)[回覆]
    對於「火鳥六在歐洲語言中又名安卡」這種說法我無法接受,我能接受的極限是「又名『Ankaa』(安卡)」。字母那裡不過是已有記載只知道這一個,乾脆刪除吧。另外捕鳥的網這裡我和你意思完全相反,我認為這裡就是應該寫火鳥六(哪怕別的全部寫鳳凰座α),名字叫火鳥六,不說明這顆星一定只能組成火鳥,這顆星和其他星組成捕鳥的網和這顆星叫火鳥六不衝突。--7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15:37 (UTC)[回覆]
    字母要刪也不是刪「兩個λ」,而是刪「27顆恆星」。現在這樣看起來是邏輯自洽,但是點進鳳凰座恆星列表還是找不出27顆星。——三獵留言2021年3月3日 (三) 20:48 (UTC)[回覆]
    謝謝,改了一部分,個人認為「凱澤在遠航中去世,他的觀測記錄通過德豪特曼轉交給普朗修斯」、「受XX之託」是完全可以不寫的細節,結果都是XX和YY看,ZZ根據結果做事;「小船的亮星」在哪裡?「這一帶的群星」給人的直覺是「如今鳳凰座的群星」,這就不包含玉夫座,所以我暫時不能這麼寫。另外我仍然認為,既然是中國古代,那這句當然應該用漢語名稱火鳥六。下文中的反覆演變,給出的是最終結果「鳳凰座α為火鳥六」,但近代前仍然是古代,即使1629年才有「火鳥六」這個名稱,並不意味着「火鳥六與鄰近的玉夫座恆星」「組成」「八魁」不對。另外不確定八魁條目是不是不對,因為鏈接頁面所指的八魁一到六都是鯨魚座恆星。--7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02:52 (UTC)[回覆]
    「受普朗修斯之託」是重要的,因為這不是西方人第一次去南半球,麥哲倫八十年前就已經繞南美了,可都沒有人去記錄南天星空。正是因為普朗修斯特別囑託乃至培訓,才會有南天恆星的詳細記錄,才會有鳳凰座。「他的觀測記錄通過德豪特曼轉交給普朗修斯」也是重要的,因為這才會引出後面一個關鍵的內容:並不清楚最早劃分鳳凰座等十二星座的人究竟是凱澤、德豪特曼還是普朗修斯。「小船的亮星」見來源6的336頁。「八魁」有古今變化,在宋朝時距星都還是鳳凰座α(藪內清日語薮内清測,見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2016上海人民383頁),後來崇禎曆書重新劃分後才變到今天的位置。——三獵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04:08 (UTC)[回覆]
    能夠理解您認為「受普朗修斯之託」,「他的觀測記錄通過德豪特曼轉交給普朗修斯」重要。但我的感覺還是一樣,最重要的是XX和YY看,ZZ做事。XX和YY為什麼看,ZZ在這之前如何提點,以前還有abcdefg走過南美但卻沒有看,這份資格到底是誰拿到ZZ手上,這都是細節,更應該放在記敘這次航海經歷的條目、或這些人物的傳記條目,對於12個星座條目來說不必要。同樣,火鳥六名稱的詳細轉變過程應該放在恆星條目。--7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06:58 (UTC)[回覆]
    就算這些細節不重要,那這些細節所指向的結論呢:第一個劃分包括鳳凰座在內的十二星座到底是誰?本條目對這個問題的答案跟參考來源的說法一致嗎?——三獵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13:30 (UTC)[回覆]
    改了說法。--7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14:24 (UTC)[回覆]
    所以現在是問題不當了咯。——三獵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15:15 (UTC)[回覆]
    現在算是沒什麼錯訛了,除了流星雨的數量。確認後我會劃票。——三獵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16:32 (UTC)[回覆]
    另外七場從來源看還還沒有確認,但我加了。--7留言2021年3月5日 (五) 15:18 (UTC)[回覆]
    如果僅僅是「寫到了兩場被確認的流星雨,但遺漏了另外七場沒被確認的流星雨」,我絕對不會吹毛求疵說這是事實性錯誤。建議主編再確認一遍:得到確認的流星雨到底有幾個?另外又有一處打成「流星寸」了。——三獵留言2021年3月5日 (五) 17:19 (UTC)[回覆]
    雖然你附的來源只說一個,但從其他來源來看,七月的流星雨早在1957年便已發現,而且此後還有眾多發現,我去掉一年一度的說法吧。--7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03:14 (UTC)[回覆]
    「早已發現」等於「已經確認」嗎?是閣下替國際天文聯合會確認的嗎?WP:NOR——三獵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05:37 (UTC)[回覆]
    來源中可以看出是A發現,B、C也發現,這就確認了,2017和2020年的發現也不是只能等IAU確認,而是可以在今後由別的觀測證實。--7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05:56 (UTC)[回覆]
    若「A發現,B、C也發現」等於「確認」,那麼尼斯湖水怪神農架野人卓柏卡布拉都早已被確認了。引用一份進行「確認」的可信/權威資料作為參考來源,和由編輯進行「確認」是兩回事。——三獵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1:15 (UTC)[回覆]
    要這麼說的話那就agree to disagree吧,我既不同意如此類比,也不認為所謂確認就「能且只能」是IAU的專利,別的不管多少來源怎麼說都不算數。--7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2:39 (UTC)[回覆]
    恕在下無法對將參考來源中的「觀測到」和條目中的「確認」進行混淆的做法表示agree to disagree。流星雨即便被觀測到,也有可能是多個流星雨的疊合,或其實是其他流星雨的一部分。更何況閣下所使用的來源就有正反兩方面例證,既有觀察到的結果,也有不太支持的結果。——三獵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4:36 (UTC)[回覆]
    那不用「確認」這種字眼吧。--7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4:46 (UTC)[回覆]
    已劃票。——三獵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7:10 (UTC)[回覆]
    另外,個人暫時也不認可加上「小船的亮星」之說,一方面這應該是恆星條目內容,另一方面這頁來源所標亮度更高,達2.2視星等。所以既不必要又有衝突。--7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07:07 (UTC)[回覆]
    那「安卡」有什麼必要寫進來?1800年以前沒有這個詞又是什麼重要的細節嗎?——三獵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13:30 (UTC)[回覆]
    現在寫的是「鳳凰座α(後起名火鳥六)」,另外Ankaa是國際認可的專用名,火鳥六可沒這待遇。--7留言2021年3月4日 (四) 14:24 (UTC)[回覆]
    個人並不反對加上火鳥六的俗名,但對於為何要在中國古代那邊加上「鳳凰座α星」一事就有保留了,畢竟「火鳥六」自古以來便沿用之今,這樣寫不就給人一種「因鳳凰座α星說法的出現而改名為火鳥六」的感覺嗎?何不寫成「中國古代將鳳凰座最亮恆星起名火鳥六」呢?--Mısaka Mikoto 悼自由 2021年3月6日 (六) 07:51 (UTC)[回覆]
    火鳥六不是「自古以來」便有,先有鳳凰座α,後來才有漢語名。--7留言2021年3月6日 (六) 10:36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鳳凰座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天文學 - 星座,提名人:7留言2021年3月1日 (一) 06:40 (UTC)[回覆]

投票期:2021年3月1日 (一) 06:40 (UTC) 至 2021年3月8日 (一) 06:40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1年4月7日 (三) 06:41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8支持,0反對,入選。--7留言2021年3月8日 (一) 08:48 (UTC)[回覆]

典範條目評選[編輯]

鳳凰座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天文學,提名人:7留言2021年8月25日 (三) 15:43 (UTC)[回覆]

投票期:2021年8月25日 (三) 15:43 (UTC) 至 2021年9月8日 (三) 15:43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1年10月8日 (五) 15:44 (UTC)起

已被撤銷的典範條目:6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票,不符標準CBNWGBB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01:5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