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線粒體DNA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線粒體DNA屬於維基百科生物學與健康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題 (獲評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分子細胞生物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此條目曾經登上維基百科科學主題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6月25日 (一) 08:30 (UTC)[回覆]


mtDNA的突變速率低於細胞核DNA?[編輯]

in section "辨識應用", "因此mtDNA的突變速率低於細胞核DNA,也因此而容易測量計算" The statement is not consistent with "由於mtDNA並非高度保守,而是擁有較快的突變速率,因此可用來研究種系發生學..." in section "雌性遺傳".

see "...Because of this, and the fact that the mutation rate of mtDN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uclear DNA and ...

(:)回應:我本來翻「高於」的,可能有人依照前一句話的文意而改成了「低於」,已經改回來了,並稍加解釋。—bstlee § talk 2007年6月26日 (二) 20:39 (UTC)[回覆]

關於條目名稱[編輯]

粒線體DNA???是否應該將條目轉移到「線粒體DNA」?一直習慣了叫線粒體,不清楚作者為什麼叫粒線體,我是大陸的,莫非港澳台或其他地方叫粒線體?—王雲峰來這裡提意見

現今人類體內的每個細胞中,大約有1000到10000個線粒體?[編輯]

英文條目 寫的是每個細胞有 100 個線粒體,差太多了,是否有證據?否則是否按英文條目修改?小駱駝商隊留言2020年10月13日 (二) 04:2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