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AmberellaLensherr/伊麗莎白·拉法爾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麗莎白·拉法爾德
Elizabeth Raffald, holding a copy of a book, pictured in an oval surround with a brick background.
伊麗莎白·拉法爾德的雕像(出自其1782年出版的食譜)
出生伊麗莎白·惠特克
1733
唐卡斯特
逝世1781年4月19日(1781歲—04—19)(47—48歲)
斯托克波特
國籍英國
職業管家,商人,作者
知名於《經驗豐富的英格蘭管家》 (1769)

伊麗莎白·拉法爾德(Elizabeth Raffald)(1733年-1781年4月19日),英國作家、創新者和企業家。

拉法爾德出生並成長於英國約克郡唐卡斯特,她做了十五年家政工作,最後一份家政工作是在柴郡阿利館的沃伯頓男爵家族作為管家。她與男爵家的首席園丁約翰結婚後,辭去了自己的職位。夫婦二人搬到了蘭開夏郡曼徹斯特之後,拉法爾德在那裡開設了一個中介所,以用於向雇主介紹家政工人。她還經營了一家烹飪學校,並出售從那裡生產的食品。1769年,她發表了食譜《經驗豐富的英格蘭管家》,其中首次記載了「新娘蛋糕」的配方,即現代俗知的婚禮蛋糕。同時,她也可能是葡萄乾蛋糕的創造者。

1772年8月,拉法爾德出版了《曼徹斯特姓名錄》,其中列出了曼徹斯特地區1505名商人和公民領袖——這是這座新興城市的第一個此類姓名錄。後來拉法爾德一家在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經營了兩家重要的郵政大樓,而後陷入了財務問題(可能由丈夫約翰的酗酒造成)。後來,拉法爾德在草莓時令期開始了銷售草莓和熱飲的業務。在出版了第三版姓名錄之後,且仍在更新第八版食譜時,拉法爾德突然於1781年離世。

去世後,她的食譜有15個正式版本,以及23個盜版版本。她的食譜遭到了其他作者的嚴重抄襲,尤其是伊莎貝拉·比頓(Isabella Beeton)的暢銷書《比頓夫人的家庭管理書》(1861)。拉法爾德的食譜也受到了數位現代廚師和美食作家的讚揚,包括伊麗莎白·戴維(Elizabeth David)和簡·格里格森(Jane Grigson)。  

生平[編輯]

早期生活[編輯]

A large mansion in Jacobethan style, viewed from the front
柴郡阿利館 ,拉法爾德受僱為管家之地

拉法爾德在唐卡斯特以伊麗莎白·惠特克(Elizabeth Whitaker)的名字出生,是約書亞·惠特克(Joshua Whitaker)和伊麗莎白·惠特克(Elizabeth Whitaker)的五個女兒之一。[1][2][a]1733年7月8日,拉法爾德受了施洗禮。她接受了包括法語在內的良好教育,[6]十五歲時,她在家政行業成為了一名廚房女工,隨後晉升到管家的位置。她最後一次當管家是在英格蘭西北部柴郡的阿利館,是沃伯頓男爵家族的伊麗莎白·沃伯頓夫人(Lady Elizabeth Warburton)的管家。拉法爾德從1760年12月開始在家政行業工作,年薪為16英鎊。[7][b]在這一行業,她工作了15年。[9]

在沃伯頓男爵家族工作了幾年後,她嫁給了阿利館的首席園丁約翰·拉法爾德(John Raffald),[c]婚禮於1763年3月3日在柴郡大布德沃思的聖瑪麗和諸教堂舉行。4月23日,這對夫婦辭去了沃伯頓家的工作,搬到了曼徹斯特的茴香街,[1][12]約翰的家人在那裡的艾爾維爾河附近照看着蔬菜農場。[13]接下來的幾年中,據傳這對夫婦生育了六個女兒,[d]每個女兒都在外出時穿得乾淨整潔,並且都有各自的保姆陪伴。其中,至少三個女兒都上了寄宿學校[1]

事業成就[編輯]

Advert for Raffald's register office for servants and their potential employers
1763年11月,拉法爾德在《曼徹斯特水星報》上的廣告

約翰在茴香街附近開了一家花藝店,拉法爾德在這裡開始了她的創業生涯。她租下了多餘的房間作為儲藏室,開了一個中介所,將家政服務人員介紹給雇主,並收取中介費用。[17]同時,她也在廣告中宣傳,她「樂於提供娛樂產品,法式熱餐,甜品等。」[18]接下來的幾年中,她的生意不斷發展,於是在提供的服務中增加了烹飪課程。[17]1766年8月,拉法爾德搬到了一間相較之前據傳更大的房子,坐落於市場的交易巷。[e]丈夫約翰在那裡出售植物和種子;[1][20]而根據拉法爾德在當地報紙上的廣告,她則提供「果凍、奶油、波塞特熱飲、甜布丁、檸檬芝士蛋糕,以及娛樂活動的其他裝飾品;[21]除此之外,還有約克郡火腿、冷切肉凍、紐卡斯爾三文魚、鱘魚,鹹菜,和各式番茄醬」。她還組織了公民晚宴,並負責了晚宴的餐飲供應。[17]翌年,除了糖果,她還出售:

開心果、法國橄欖、葡萄牙和法國李子、梅乾、青檸、菠蘿罐頭,以及產自英國或其他國家的各種乾濕蜜餞;還有土耳其無花果、葡萄乾、糖杏仁……松露、羊肚菌和各種香料。[22]

Underneath a decorative frieze, the words "To the Honourable Lady Elizabeth Warburton"
1769年版《經驗豐富的英國管家》中的獻辭

1769年,拉法爾德出版了她的食譜《經驗豐富的英格蘭管家》,以專門獻給沃伯頓夫人。[1][23][f]按照當時出版社的做法,拉法爾德首先得到了一些預付書費的訂閱者。第一版得到了800多個訂閱者的支持,共籌集了800多英鎊。[19][25][g]當書正式出版時,訂閱者只需支付5先令;而未訂閱者需支付6先令。[26]拉法爾德在書中寫道,這本書是「由一位我非常信賴的鄰居負責印刷,他作風嚴謹,沒有做出一點改動」。[27]提到的這位鄰居名為約瑟夫·哈羅普(Joseph Harrop),他出版了《曼徹斯特水星報》,是一份每周發售的報紙。拉法爾德在該報上刊登了大量宣傳廣告。[25][28]她把這本書的創作過程描述為一項「艱巨的任務」,[29]由於她的「過度投入和過度關注」,[29]甚至身體健康也遭受了損害。為了避免產生盜版作品,第一版中,拉法爾德在的每一本的首頁上都簽上了名字。[30]

在《經驗豐富的英格蘭管家》的引言中,拉法爾德說:「我可以向我的朋友們保證,(這些食譜)全部出自我的個人經驗,並沒有借鑑其他作者的作品。」[27]如同她的前輩漢娜·格拉瑟(Hannah Glasse)(1747年發表了《簡單易懂的烹飪藝術》)一樣,拉法爾德沒有「使用佶屈聱牙的詞語或名稱來修飾,而是使用了(她)自己樸實無華的語言」 。[27]歷史學家凱特·柯爾克霍恩(Kate Colquhoun)說,拉法爾德和格拉瑟的寫作「從容而自信」,在英國喬治時代,兩人都是食譜的暢銷作家 。[31]

1771年,拉法爾德發行了第二版《經驗豐富的英格蘭管家》,包含了上一版未收錄的其它一百道食譜,[32]由倫敦帕特諾斯特街47號的羅伯特·鮑德溫(Robert Baldwin)出版。他向拉法爾德支付了1,400英鎊以購買這本書的版權[33][34][h]鮑德溫要求她修改一些曼徹斯特方言時,拉法爾德拒絕了,並說:「當時,我寫的就是我想寫的;我是故意的,我不會做出任何更改。」[35]在她的近五十年生命中,這本書也有了一些延伸版本:1772年的都柏林印刷版,以及1773,1775和1776年的倫敦印刷版。[36][i]


1771年5月,拉法爾德在廣告上宣稱,她已開始在她的商店裡出售化妝品,以及薰衣草蒸餾水、香皂團、法國肥皂、天鵝絨粉撲、潔牙粉、潤唇膏和香水。[37]歷史學家羅伊·希珀伯頓(Roy Shipperbottom)認為,她的侄子(漢諾威國王的調香師)可能是這些商品的供應商。[14]同年,她還協助成立了第二家曼徹斯特報紙《普雷斯科特的曼徹斯特日報》。[1][30]

Page headed "The Manchester Directory for the Year 1772". Below which is a list of names from Archer to Allen
1772年,拉法爾德出版的《曼徹斯特姓名錄》的第一頁

1772年8月,拉法爾德出版了《曼徹斯特姓名錄》,[j]其中列出了曼徹斯特的1505名商人和公民領袖。她寫道:「經常有人抱怨,需要一份商業大城曼徹斯特的姓名錄……我承擔了編寫一份完整姓名錄的艱巨任務。」[39]次年,她又緊接着出版了涵蓋索爾福德市的更完備版本。[1][k]

有時,拉法爾德還經營着公牛頭酒館,這是該地區一棟重要的郵政大樓。[1][15]在1772年8月,夫婦二人擁有了一家驛站,他們形容驛站為:

這是一家古老而寬敞的驛站,以曼徹斯特索爾福德國王之首的標誌而聞名。裝潢極為整潔優雅,是為接待貴族、紳士和商人而設。[42]

因為設有一個大多功能廳,拉法爾德在這裡舉辦牛排俱樂部的年度晚宴,並在冬季每周舉行一次「卡片聚會」。[34]考克斯(Cox)說,拉法爾德的烹飪和她的法語能力吸引了很多外國遊客來到這裡。[1]拉法爾德的姐妹瑪麗·惠特克(Mary Whitaker)在驛站對面開了一家商店,出售和拉法爾德在茴香街店出售的相同產品;同時,她也新開了一家家政中介。[34]

後來,夫婦二人之間在驛站產生了問題。當時,丈夫約翰嚴重酗酒,並產生了自殺傾向。他說他想跳水溺亡時,拉法爾德回答說:「我確實覺得,這可能是你可以採取的最好辦法,因為這樣你就可以擺脫所有的煩惱和焦慮。而且你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大困擾。」[10]驛站經常被盜,生意不興隆,資金問題(可能是因為他們在過去的20年中過度透支資金開展業務)也讓債主上門催債。由於所有的財務交易都是以約翰的名義進行的,因此他把夫婦的所有財產都轉讓了,並且離開了驛站,從而償還債務;[43]而後,他被宣布破產。[44]1779年10月,他們搬回了在市場的房子,在那裡他們擁有了一間交易所咖啡屋。丈夫約翰成為了生意的老闆,而拉法爾德則負責提供食物,主要是湯。[45]在草莓時令期的時候,她在克薩爾荒原賽馬場售賣草莓配奶油,茶和咖啡。[44][45]

Advert that reads "The Ladies Stand on Kersal Moor will be opened on Wednesday next week, dated 4 July 1780"
1780年7月,拉法爾德在《曼徹斯特水星報》的廣告中稱其在克薩爾荒原賽馬場出售點心

1781年,拉法爾德的財務狀況得到了改善。她更新並發布了第三版《曼徹斯特姓名錄》;同時,她也在編寫《經驗豐富的英格蘭管家》第八版,並與婦產科醫生和查爾斯·懷特(Charles White)一起編寫產科學的書。[1][45]1781年4月19日,她突然「痙攣,並僅在發病的一個小時後逝世」。[10]現代將該症狀視為中風[44]歷史學家佩內洛普·科菲爾德(Penelope Corfield)認為,約翰的破產可能是拉法爾德早逝的一個因素。[46]4月23日,她於斯托克波特的聖瑪麗教堂下葬。[10]

拉法德死後一周,約翰的債主上門討債。他被迫關閉了咖啡店,並變賣了他所有的資產。[10]最初,他想出租店鋪以持續經營,但無人願意租下店鋪,因此,租約和所有家具都移交給了債主,以用於償還債務。[12]產科學的書的手稿版權似乎已經出售,尚不可知這本書它是否曾出版過。如果已經出版,拉法爾德的名字並未在書中出現。[1]據考克斯說,拉法爾德死後不久,約翰又搬回了倫敦,「過着奢侈的生活」。他的錢用完後,他又結了婚,回到了曼徹斯特。回去後,他改過自新,並加入了衛理公會教堂,在那裡參加了三十年的禮拜。[47]他於1809年12月去世,享年85歲,葬在了斯托克波特。[43][48]

注釋和參考文獻[編輯]

注釋[編輯]

[[Category:英格蘭女性作家]] [[Category:英格蘭企業家]] [[Category:18世紀英格蘭人]] [[Category:1781年逝世]] [[Category:1733年出生]] [[Category:包含ODNB來源的維基百科條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Cox 2004.
  2. ^ Shipperbottom 1997,第vii頁.
  3. ^ Aylett & Ordish 1965,第126頁.
  4. ^ Quayle 1978,第101頁.
  5. ^ Shipperbottom 1997,第vii–viii頁.
  6. ^ Cox 2004Foster 1996,第260頁;Shipperbottom 1997,第viii頁.
  7. ^ 8.0 8.1 8.2 8.3 Clark 2018.
  8. ^ Aylett & Ordish 1965,第126–127頁.
  9. ^ 10.0 10.1 10.2 10.3 10.4 Harland 1843,第149頁.
  10. ^ Foster 1996,第258–260, 269頁.
  11. ^ 12.0 12.1 Foster 1996,第260頁.
  12. ^ Shipperbottom 1997,第ix, x頁.
  13. ^ 14.0 14.1 Shipperbottom 1997,第xii頁.
  14. ^ 15.0 15.1 Grigson 1993,第251頁.
  15. ^ Quayle 1978,第102頁.
  16. ^ 17.0 17.1 17.2 Shipperbottom 1996,第234頁.
  17. ^ Raffald 1763,第4頁.
  18. ^ 19.0 19.1 Barker 2006,第76頁.
  19. ^ Foster 1996,第206頁.
  20. ^ Raffald 1766,第3頁.
  21. ^ Raffald 1767.
  22. ^ Raffald 1769,Dedication page.
  23. ^ Raffald 1769,Title page.
  24. ^ 25.0 25.1 Shipperbottom 1996,第235頁.
  25. ^ Procter 1866,第160頁.
  26. ^ 27.0 27.1 27.2 Raffald 1769,第i頁.
  27. ^ Barker 2006,第77頁.
  28. ^ 29.0 29.1 Raffald 1769,第ii頁.
  29. ^ 30.0 30.1 Quayle 1978,第103頁.
  30. ^ Colquhoun 2007,第199頁.
  31. ^ Raffald 1771b,第1頁;Maclean 2004,第121頁;Shipperbottom 1996,第236頁.
  32. ^ Quayle 1978,第100頁.
  33. ^ 34.0 34.1 34.2 Shipperbottom 1997,第xv頁.
  34. ^ Harland 1843,第147頁.
  35. ^ 36.0 36.1 Maclean 2004,第121頁.
  36. ^ Raffald 1771a,第4頁.
  37. ^ Hunt 1996,第267頁.
  38. ^ Shipperbottom 1997,第xiv頁.
  39. ^ Wrigley 2007,第66頁.
  40. ^ Corfield & Kelly 1984,第22頁.
  41. ^ Raffald 1772,第1頁.
  42. ^ 43.0 43.1 Shipperbottom 1997,第xvi頁.
  43. ^ 44.0 44.1 44.2 Barker 2006,第132頁.
  44. ^ 45.0 45.1 45.2 Shipperbottom 1996,第236頁.
  45. ^ Corfield 2012,第36頁.
  46. ^ Harland 1843,第150–151頁.
  47. ^ Harland 1843,第151頁.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lower-alpha">標籤或{{efn}}模板,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lower-alpha" />標籤或{{notelist}}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