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同行評審/詹姆斯·庫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詹姆斯·庫克[編輯]

詹姆斯·庫克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這個條目在主編者Clithering擴充後,已經在今年2月成為優良,目前的質量大致符合特色水準,不過發現一些也許可以改進之處,希望社群能進一步關注這個條目。—茶壺留言2012年3月20日 (二) 01:01 (UTC)[回覆]
評審期︰2012年3月20日 01:01 (UTC) 至2012年4月20日 01:01 (UTC)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1. 事實上,庫克也是一個滿有大志和野心的航海家,就在他完成紐芬蘭的任務後不久,他在日記為自己寫下了以下的一句目標。
    • 滿適合改為嗎?
  2. 庫克在1767年11月15日返回英國,碰巧皇家學會正計劃派出考察船前往太平洋協助觀測金星凌日的天文現象,以求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 適合改為計算嗎?
  3. 庫克抵達紐西蘭後隨即作島航行,雖然他證實了紐西蘭不是傳說中的南方大陸,但卻因此成為歷來首位繞紐西蘭航行的航海家。
    • 是一樣的意思嗎?

--茶壺留言2012年3月20日 (二) 05:56 (UTC)[回覆]

  • 贊同茶壺上述三點的修改。--Hannyi留言2012年3月21日 (三) 15:57 (UTC)[回覆]
  • (:)回應,首先相當感謝以上兩位的指正和修改,個人而言我希望這一條基礎條目長遠能夠當選特色的。在上一次優良評選當中,我也收集到不少關於條目的寶貴意見,包括在條目內扼要加入「考察背景」一段,這些意見經小心考慮後,將會在參選特色前一應採納。藉今次同行評審的機會,我歡迎各位提供意見,協力改進條目的素質,謝謝各位。--ClitheringMMXII 2012年3月22日 (四) 15:39 (UTC)[回覆]
  • 請對名字後面掛的那一堆字母進行適當解釋。--達師218372 2012年4月13日 (五) 02:21 (UTC)[回覆]
    • 那些是勳銜縮寫,有適當統一的規範,如要進一步解釋,應鍵入相關的條目獲取進一步資訊,多謝垂注。--ClitheringMMXII 2012年4月15日 (日) 04:25 (UTC)[回覆]
      • GA我就不管了,你要就憑這個沖FA我要反對的。就這一件事。我知道是「勳銜縮寫」,但是任何不知道相關文化的人的反映都肯定是我上述的名字後面掛的那一堆字母,那麼他們幾乎一定要點進去,這樣並不合適。您的其他條目選GA時我也不止一次提到過這個問題,但是我未見任何後續改善。WP:WIAFA:「使不清楚的讀者也能夠理解該主題的內容」;Wikipedia:行話解釋。就算加一個註腳也比一堆字母掛在那裡好。請您正視這個問題。另請舉幾個中文環境如此使用的例子(我對這個倒不是很擔心)。--達師218372 2012年4月16日 (一) 11:30 (UTC)[回覆]
        • (:)回應,沒有人一定能對各地文化均有透徹了解,因此遇上不熟悉的文化或新事物時,應該透過學習解決。英式勳銜縮寫有其規範,全寫只常用於特定文件如遺囑、憲報或其他法定文書。因此,對於部份擁有不少勳銜的人士,更突顯在一般情況下使用全寫的問題(如:路易斯·蒙巴頓,第一代蒙巴頓伯爵,KG,GCB,OM,GCSI,GCIE,GCVO,DSO,PC將轉換為「嘉德騎士、巴斯爵級大十字勳章騎士、功績勳章成員、印度之星爵級大十字勳章騎士、印度帝國爵級大十字勳章騎士、皇家維多利亞爵級大十字勳章騎士、傑出服務勳章成員及樞密院顧問官路易斯·蒙巴頓,第一代蒙巴頓伯爵」一類只會在法定文書才出現的全寫)。由於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目前勳銜制式基本上仍沿襲殖民地時期的做法(例子詳見[1][2][3][4][5])。--ClitheringMMXII 2012年4月16日 (一) 15:15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