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七之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七之厄西漢中期時出現的一個讖語,是指漢朝進入第三個七十年時,國家會有厄運[1][2]路溫舒谷永以及王莽均有提及這一讖語。這一讖語還成為王莽代漢的工具,王莽用它來論證自己代漢的合法性。[3]後世的楊厚以及《漢武故事》都又提到漢朝還會遭遇五七之厄六七之厄[4][5][6]

參考資料[編輯]

  1. ^ 程皓月作,新古詩 在歷史與哲學的長廊之間,文津出版社,2022.08,第365頁
  2. ^ 古健青等編,中國方術辭典,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07,第4頁
  3. ^ [1]孫少華.「三七之厄」與兩漢之際經學思想之關係——以路溫舒、谷永、王莽爲中心[J].嶺南學報,2018,0(1):85-1052
  4. ^ 李天石主編,中國古代史研究 2,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57頁
  5. ^ 欒保群著,中國古代謠言與讖語小史,中國長安出版社,2015.01,第38頁
  6. ^ 李峰作;蘇全有總主編,牧野論史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史學文庫 製造漢武帝的歷史公案,河南人民出版社,2021.06,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