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化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化湯出處眾多,但獲得較多認可的解釋為:三化湯出自《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風論第十》,為金元醫家劉完素所創,方由大黃、枳實、厚朴、羌活組成,是調氣開通玄府法治療中風病之名方,具有宣行氣血、通腑開結、調暢氣機、開通玄府的,根據臨床使用發現三化湯用於治療急性中風病效果明顯[1]

歷史記載[編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編輯]

組成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 各等分

用法

上藥銼,如麻豆大。每服9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二次服之,不拘時候。以微利為度。

主治

中風入髒,邪氣內實,熱勢極盛,二便不通;及陽明發狂譫語;中風內有便溺之阻隔者;中風九竅俱閉,唇緩舌強;大腸燥閉,不見虛症者。

禁忌

非內實者勿服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編輯]

組成

厚朴(姜制.二錢) 羌活(二錢) 枳實(一錢半) 大黃(四錢)

主治

治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復以此導之。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三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特點[編輯]

湯藥理[編輯]

三化湯由厚朴、大黃、枳實、羌活等4 味藥組成。大黃:瀉火通便,蕩滌腸胃,枳實:破氣消積,可化痰除痞(痞,痛也,是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症狀)。大黃與枳實合用,是除熱消結的良方。厚朴:常用於行氣消滿,可助大黃和枳實推盪積滯。此三藥則為小承氣湯。小承氣湯的主要功效為降陽明上逆之氣機。加一味羌活,羌活本為祛風藥。與小承氣湯相配, 可使清升濁降, 氣血調和[2]。 

三化湯與小承氣湯[編輯]

三化湯表面上看係由小承氣湯加羌活組成, 但這兩種方子中積實、厚朴、大黃的用量比例卻不相同: 小承氣湯中大黃四兩、厚朴二兩、積實三枚; 三化湯中三味藥物用量相等。顯然,與小承氣湯相比厚朴、積實的用量比例增加了, 由此決定了二方治療側重點的不同, 前者更善盪除胃中積熱, 以攻下通腑為主, 後者長於破氣導滯, 重在調理氣機。[3]

參考資料[編輯]

  1. ^ 樊凱芳,李曉亮,梁曉東,唐迎雪.三化湯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組織基質金屬蛋白酶-9 表達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2,03):210-213
  2. ^ 趙德喜,姚金文.三化湯在中風病急性期的應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12):23
  3. ^ 齊向華,席加秋.三化湯組方配伍特點及啟示[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6,06):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