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海少年村舊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少年村舊址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寶山區大場鎮少年村路500號的建築群,為寶山區文物保護單位以及紅色教育基地,建於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上海少年村舊址有鶴廬(始建於1921年)、放生池上八角亭2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建築。鶴廬為二層磚木結構建築,斜坡式屋頂,二樓走廊中央突出一平台,整體成正方形結構,邊長19.14米。正門上掛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嘉定進士秦曾潞題字的「鶴廬」楷書匾額,匾額右側題字「斌六賢甥雅鑒」字樣,鶴廬後是一片長約40米、寬約15米的水池,四周是刻有花紋的漢白玉欄杆。池中央有八角亭,邊長4.55米,二層,扶梯盤旋上下。[1]

歷史[編輯]

上海少年村舊址前身是上海淨業孤兒教養院,是上海佛教團體淨業教養院和惠生慈善社聯合創辦的一所收容教育孤兒、家境貧困兒童和流浪兒童的慈善機構,1946年7月15日遷入現今的少年村路。主要負責人有趙朴初許嘯天周雲耕中國共產黨黨員。宋慶齡和她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也對教養院給予大量援助,當時有房屋25間,田地80畝,池塘1畝。村內有農場、畜牧場、半工半讀,文娛演出活動等。[1]

1951年教養院由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分會接管,後併入上海兒童福利院。少年村於1954年停辦,後來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94969部隊駐地。2002年駐軍部隊對少年村實施了修繕,同年11月12日被公佈為寶山區文物保護單位。[1]

2018年再度啟動修繕保護[2]。2021年6月25日,上海少年村舊址舉行了舊址修繕保護工程竣工驗收儀式。[3]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書名: 《寶山文物 不可移動文物卷》作者: 陳賢明編 當前第:56頁
  2. ^ 上海少年村旧址. 
  3. ^ 寶山紅色遺跡保護又添亮點,“上海少年村舊址”修繕竣工. 上海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