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郵電人民委員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民委員會議英語Council of People's Commissars政府機構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郵電人民委員部
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чт и телеграфов РСФСР
(НКПТ, НКПиТ, Наркомпочтель РСФСР)
Vadim Podbelsky, the 3rd People's Commissar
for Posts and Telegraphs and organiser of communications in the RSFSR, on a USSR stamp showing postal operation scenes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917年11月8日,​106年前​(1917-11-08
前身機構俄國臨時政府郵電部 (since 5 May 1917)
解散時間1923年11月12日,​100年前​(1923-11-12
後繼機構People's Commissariat for Posts and Telegraphs of the USSR
機構類型人民委員部
機構駐地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
55°45′N 37°37′E / 55.750°N 37.617°E / 55.750; 37.617
年度預算額varied
下設機構several

蘇俄郵電人民委員部,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中主管郵政、電報、電話與無線電廣播的行政機構。

歷史[編輯]

1917年十月革命後成立該部,繼承了克倫斯基臨時政府郵電部的產業與職員、保留了其組織架構。[1]

1918年11月21日,蘇聯人民委員會發佈法令,郵局開始發行報刊。[2]

1918年與1919年,郵電人民委員部出版《郵政與電報英語Pochtovo-Telegrafnyi Zhurnal》雜誌。[3][4]

根據列寧的建議,1921年1月郵電人民委員部建立了無線電電話部門。1921年9月2日,列寧給郵電人民委員瓦·薩·多夫加列夫斯基英語Valerian Dovgalevsky的信和給秘書的指示[5]

 

  致郵電人民委員
       多夫加列夫斯基同志:
     請您告訴我,我們的無線電話情況如何。
     (1)莫斯科中央電台是否在工作?如果在工作,每天幾小時?能通話多少俄里? 
    如果沒有工作,缺少什麼?
  (2)是否在製造(製造多少?)能收聽莫斯科講話的收音機和裝置?
  (3)能使整個大廳(或廣場)聽到莫斯科聲音的擴音器和裝置搞得怎麼樣了?
  等等。
  我很擔心此事又「睡大覺了」(俄羅斯的奧勃洛摩夫[233]們有一個可惡的習慣,他們總是把一切的一切都弄得昏昏欲睡)。
  「答應」了許多次,而期限早已過去了!
  此事對我們來說(特別是對於東部的宣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件事情上拖延或怠惰就是犯罪。
  所有這些設備國外都已經有了;可以而且必須去購置所缺少的器材。很可能有的地方存在着犯罪性的怠惰現象。
  人民委員會主席
  弗·烏里揚諾夫(列寧)
  1921年9月2日
  

郵電人民委員瓦·薩·多夫加列夫斯基英語Valerian Dovgalevsky1921年9月16日回信說,目前在莫斯科只有霍登卡無線電台安裝有無線電話裝置,但由於現有的技術設備不夠,這個電台還沒有啟用。郵電人民委員部計劃在1922年4月1日前建立4座接收發無線電台(莫斯科—哈爾科夫—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塔什干)和2000個地方接收台。信中還談到下諾夫哥羅德電實驗所在製造適合使用的擴音器方面進行了成功的試驗。

1922年最高國民經濟會議成立了電氣技術托拉斯,由弱電工廠組成,以監督通信設備工廠的生產。1922年,在莫斯科成立世界第一個無線電廣播電台,功率12千瓦。[2]

二十年代初期,開始用飛機運送信件。[2]

1923年11月12日,蘇俄郵電人民委員部改為蘇聯郵電人民委員部[6]

郵票[編輯]

發行郵票除了財務目的,還用於宣傳。[7] 1921年成立了俄羅斯集郵局英語Russian Bureau of Philately.[8]

1921年12月發行了4種附捐郵票,面值2,250 盧布,其中2,000盧布捐贈救助饑荒.[7]

郵電人民委員[編輯]

郵電人民委員 任期
尼古拉·格列博夫-阿維洛夫英語Nikolai Glebov-Avilov 1917年11月8日 – 1917年12月23日
普·佩·普羅相英語Prosh Proshian(亞美尼亞人、左派社會革命黨) 1917年12月23日 – 1918年3月11日
瓦迪姆·波德貝爾斯基英語Vadim Podbelsky 1918年3月11日 – 1920年3月1日
阿爾捷米·莫索耶維奇·柳博維奇英語Artemy Lyubovich 1920年3月1日 – 1921年1月1日
瓦倫京·薩弗列維奇·多夫加列夫斯基英語Valerian Dovgalevsky 1921年1月1日 – 1923年11月12日

參見[編輯]

  • [蘇聯通信部]]

參考文獻[編輯]

  1. ^ Владинец, Н. И.; Ильичёв, Л. И.; Левитас, И. Я.; Мазур, П. Ф.; Меркулов, И. Н.; Моросанов, И. А.; Мякота, Ю. К.; Панасян, С. А.; Рудников, Ю. М.; Слуцкий, М. Б.; Якобс, В. А. 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чт и телеграфов РСФСР [People's Commissariat for Posts and Telegraphs of the RSFSR]. Владинец, Н. И.; Якобс, В. А. (編). Большой филателист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Great Philatelic Dictionary]. Moscow: Радио и связь [Radio i svyaz']. 320 p. 1988 [2015-06-08]. ISBN 5-256-0017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2) (俄語). 
  2. ^ 2.0 2.1 2.2 Давыдов, Г. Б. Связь [Economy]. Прохоров, А. М. (編). Боль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в 30 т. (1970–1979) [The 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 24 (кн. 2)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3rd. Moscow: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Soviet Encyclopedia]. 1977 [2015-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俄語及英語). 
  3. ^ Прохоров, А. М. (編). Почтово-телеграфный журнал [Pochtovo-Telegrafnyi Zhurnal] [Post and Telegraph Journal]. Больш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в 30 т. (1970–1979) [The Great Soviet Encyclopedia]. 20 (Плата – Проб) 3rd. Moscow: Совет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Soviet Encyclopedia]. 1975 [2015-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俄語及英語). 
  4. ^ See OCLC 145382091.
  5. ^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3卷第160—161頁
  6. ^ Владинец, Н. И.; Ильичёв, Л. И.; Левитас, И. Я.; Мазур, П. Ф.; Меркулов, И. Н.; Моросанов, И. А.; Мякота, Ю. К.; Панасян, С. А.; Рудников, Ю. М.; Слуцкий, М. Б.; Якобс, В. А. 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чт и телеграфов СССР [People's Commissariat for Posts and Telegraphs of the USSR]. Владинец, Н. И.; Якобс, В. А. (編). Большой филателист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Great Philatelic Dictionary]. Moscow: Радио и связь [Radio i svyaz']. 320 p. 1988 [2015-06-08]. ISBN 5-256-0017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8) (俄語). 
  7. ^ 7.0 7.1 Grant, J.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philately in the early Soviet er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July 1995, 37 (3): 476–493. ISSN 0010-4175. JSTOR 179216. doi:10.1017/S0010417500019770. 
  8. ^ Ivanova, V. Philately in Russia, Part 2. Philately in the RSFSR and the USSR. Russia-IC: Culture & Arts: Manners, Customs and Traditions. Russia-InfoCentre; Guarant-InfoCentre. 2015-02-23 [2015-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