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衡
本名姓:
活躍時期春秋時期
知名於魯國公子
父母父:魯成公

公衡(?—?),姬姓,一作衡父,是魯成公的兒子[1]魯襄公的弟弟。

前589年冬季,楚國入侵衛國,趁機在蜀地進攻魯國,到達陽橋,孟獻子請求前去送給楚國木工、縫工、織工各一百人,公衡作為人質,請求結盟,楚國人答應講和。[2]十一月,魯國和楚國等國結盟。[3]

楚軍到達宋國後,公衡逃了回來,臧宣叔說:「公衡不能忍耐幾年的不安寧,拋棄魯國,國家怎麼辦?誰來受禍?他的後代一定會受到禍患的!國家被拋棄了。」[4]

前535年,楚靈王建成了章華之台,希望和諸侯一起舉行落成典禮,派去魯國的使者薳啟彊以當初公衡未能到達楚國為藉口,脅迫魯昭公前去楚國。[5]

參考資料[編輯]

  1. ^ 《春秋經傳集解·成公二年》:公衡,成公子。
  2. ^ 《左傳·成公二年》:冬,楚師侵衛,遂侵我,師於蜀。使臧孫往,辭曰:「楚遠而久,固將退矣。無功而受名,臣不敢。」楚侵及陽橋,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斫、執針、織紝,皆百人。公衡為質,以請盟,楚人許平。
  3. ^ 《左傳·成公二年》: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嬰齊、蔡侯、許男、秦右大夫說、宋華元、陳公孫寧、衛孫良夫、鄭公子去疾及齊國之大夫盟於蜀。
  4. ^ 《左傳·成公二年》:楚師及宋,公衡逃歸。臧宣叔曰:「衡父不忍數年之不宴,以棄魯國,國將若之何?誰居?後之人必有任是夫!國棄矣。」
  5. ^ 《左傳·昭公七年》:楚子成章華之台,願與諸侯落之。大宰薳啟彊曰:「臣能得魯侯。」薳啟彊來召公,辭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嬰齊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將使衡父照臨楚國,鎮撫其社稷,以輯寧爾民』。嬰齊受命於蜀,奉承以來,弗敢失隕,而致諸宗祧。日我先君共王,引領北望,日月以冀。傳序相授,於今四王矣。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寵靈楚國,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君若不來,使臣請問行期,寡君將承質幣而見於蜀,以請先君之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