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廷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別廷芳
性別
出生1883年12月25日
 清朝河南內鄉丹水鎮張堂村
逝世1940年3月14日
 中華民國河南省內鄉
國籍 清朝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別名香齋
教育程度私塾
職業宛西自治首領
活躍時期20世紀
經歷
  • 內鄉縣民團第二團團長
    宛屬十三縣聯防司令
    河南省第六區抗戰自衛團司令

別廷芳(1883年12月25日—1940年3月14日),香齋河南內鄉縣丹水鎮張堂村人(今西峽縣陽城鄉),歷任內鄉縣民團第二團團長、宛屬十三縣聯防司令、河南省第六區抗戰自衛團司令等職,是宛西自治主要領袖之一。[1]自治業績斐然。他信奉「治亂世用重典」的信條,平民與官員在別氏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凡違反別氏政令者,輕則棍責,重則槍殺,對土匪格殺勿論。他從1929年開始推行地方自治「以自衛保護自治,以自治促進自養,以自養根治窮和亂」,效果卓著。十年內戰期間,紅二、四方面軍長征均避其鋒。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後,別廷芳部會襲擊襄陽、確山、桐柏、沁陽四縣交界處新四軍竹溝辦事處。1940年,別廷芳病死。1946年6月,共軍李先念部通過該區,仍遭民團頑強阻擊,損失慘重。[2]

生平[編輯]

稱霸內鄉[編輯]

別廷芳九歲開始讀私塾,1900年3月15日,十八歲的他與李氏結婚,二十歲時因祖父母、父母先後病故,始輟學務農。退學後,常結夥打獵,練出一手好槍法。

清末,張堂一帶土匪橫行,別廷芳受鄉紳杜升舉薦為「禁頭」,立「禁」自衛,並組織鄉民修建用來「剿匪」的老虎寨,並堅持在老虎寨修築工事,操練寨勇,繼為寨主。經多年努力,老虎寨工事堅固,且具一定實力,別廷芳成為威震當地的人物。1914年,別廷芳採取「併寨」之法,先後將朝陽山寨、石創寨、三關寨和趙營、杜營等納入自己的地盤。至1920年,他的勢力範圍達丹水陽城全境。次年,回車民團大隊長楊保三被嵩縣土匪殺死,回車清鄉局局長符春軒邀請別廷芳主持回車局事務,別欣然從命,他統轄的兵力很快發展至500餘人。1922年春,內鄉民團首領張和宣將別廷芳委任為西二區民團分團首領。1923年,南陽鎮守任別廷芳為第四混成團團長,負責北山治安。1926年,別受任於南陽駐軍第一補充旅第一團團長。同年12月,他擊敗張和宣後控制了全縣民團。1927年春,鄧州鎮平內鄉淅川民團公推別廷芳為四縣民團總指揮,他在西峽口馬王廟組成內鄉民團司令部,指揮全縣軍務。自此,別廷芳統攬內鄉軍事大權,稱霸內鄉。

宛西自治[編輯]

1928年,鎮平縣鄉村自治人物彭禹廷返鄉創辦自治,別廷芳與其接觸後,深受影響。遂於1929年9月27日,聯合鎮平的彭禹廷、鄧縣的寧洗古、淅川的陳重華等人在內鄉楊集召開會議,商議採納彭禹廷關於實行宛西自治主張,決定實行聯防自治,會上推舉別廷芳為宛西四縣聯防司令。為提高民團官兵素質,1928年他分別在西峽口和內鄉縣城設立教導團,培訓軍事骨幹,依靠骨幹訓練團丁。1929年又在石創寨建立造槍廠(後遷至鐵佛寺),十餘年造步槍2萬支,輕重機槍1800挺,迫擊炮150門,炮彈數萬發,手榴彈數萬枚,逐步改善了民團的武器裝備。為了便於軍事行動,還修公路、架電線,加強縣、區、鄉、鎮的交通通訊聯繫。

抗擊日寇[編輯]

抗日戰爭爆發後,別廷芳任宛屬十三縣聯防司令,擁有訓練有素的持槍壯丁20餘萬,是邊界的一支舉足輕重的地方民團武裝力量。中國共產黨為了拉攏別廷芳,派郭以青袁寶華等人做了大量的統戰工作,1938年6月,別廷芳表示願意和中國共產黨合作抗日,隨後,別廷芳派一個團的武裝駐防確山縣竹溝新四軍八團隊留守處一帶,同新四軍聯合設防,共同抗日。1938年8月,蔣介石武漢親自召見了別廷芳,委任他為河南省委六區(即南陽地區)抗敵自衛團司令。從武漢回到宛西後,別廷芳就公開反共,並逮捕鎮平親共人士王扶山,面對這種局面,中國共產黨又派出別廷芳的至交李益聞出面斡旋,王扶山被釋放。[3]1939年5月,在第一次新唐抗戰中,別廷芳親率精銳民團武裝7000餘人,配合國民黨軍隊英勇作戰,大破日軍,消滅日寇3000多人,生俘120名,收復新野唐河兩縣。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別廷芳「陸海空軍一等獎章」,民團也受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明令嘉獎。

病逝及陵墓[編輯]

1940年2月2日,別廷芳赴洛陽參加軍事會議,一戰區司令衛立煌欲削弱其兵權,國民黨將領湯恩伯又對其進行攻擊,他羞憤交加,抱病返回,病情日益加重,醫效甚微。3月14日(農曆二月六日)子時含恨而逝。別廷芳逝世後,葬於其家門附近的觀音堂,棺用古柏木,內填水銀。他的陵墓以袁世凱墓為樣板來修建。9月16日衣冠冢在西峽的蓮花寺崗落成。衣冠冢前是一座高2.16米,寬0.54米,厚0.15米的主碑。底座是一巨型靈龜,頂端有二龍戲珠碑帽。碑的正面是中華民國監察院長于右任題寫的「別公香齋之墓」六個大字,背面是上海百川金石書畫研究社社長陳懶雲撰寫並書丹的碑文。此碑目前收藏於西峽縣文化館。 [4]

冢前大道南伸,路側雕豎石人石馬,跨路建有三座漢白玉牌坊,上刻國民政府頒贈的匾額「忠義昭彰」。主席林森贈的匾額「齎志成旃」,輓聯「努力鄉村建設,不求聞達於世」。蔣介石贈匾「績著鄉邦」,輓聯「行陣早搴旗,鼙鼓中原思猛將;修途驚折軸,金戈滿地失干城」。馮玉祥題辭「怪人偉業」,于右任題詞「平生事業數新唐」,李宗仁題詞「抗戰建國功追武穆」,孫科題詞「承國你遺教,擎自治大旗」等。[4]

參考資料[編輯]

  1. ^ 别廷芳传奇. 中華別姓網. 2010-03-16 [201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中文(簡體)). 
  2. ^ 劉仲敬. 遠東的線索: 西方秩序的輸入與中國的演變. 八旗文化. 6/2/2017: 302-303 [2023-12-17]. 
  3. ^ 共产党在西峡的统战工作. 西峽縣委黨史研究室. 2008年5月22日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别廷芳. 西峽縣政府. 2008-11-05 [201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3) (中文(簡體)). 


宛西自治四首領
彭禹廷  · 別廷芳  · 寧洗古  · 陳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