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四中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
十四中達官營校區東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外街道廣安門外大街305號(達官營校區/高中部)
北京市西城區廣內街道下斜街40號(畿輔校區/初中部)
其它名稱Beijing No.14 High School [1]
簡稱北京十四中
類型公立完全中學
創辦日期1906年
創始人張之洞
校長范宏軍
年級初高中六年制
校訓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
學校網址http://www.bj14.com.cn
地圖
最後更新:2024年3月16日
十四中畿輔校區(初中部)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前身為畿輔學堂,於1906年創建於張之洞的畿輔先哲祠內。後更名為燕冀中學。建國後,學校成為公立完全中學,並按照北京市政府的統一命名,再次定名為北京市第十四中學。[2]

學校現分為高中部、初中部與國際部。首批獲得宣武區重點學校稱號,是北京市高中示範校,是課程改革樣本學校,是北京市批准國際學生留學的開放學校。

歷史[編輯]

[3]

畿輔學堂[編輯]

1906年,在宣武門外大街64號由直隸旅京士紳集資,由河北名紳季士珍主持,創辦了畿輔學堂,在京師督學局立案。有中學1個班40人,學制5年;高等小學1個班40人,學制3年;初等小學1個班60人,學制4年。教員9人、職員3人。辛亥革命後改為畿輔中學,學制為四二制。

燕冀中學[編輯]

1928年,末代狀元劉春霖在北京建了一所中學,供燕冀同鄉在京子女們學習,改稱私立燕冀中學校。學校分為男、女兩校,男校在外城廣安門大街,女校在內城西什庫後庫。1931年增設高中班,實行三三學制。1935年接收下斜街京華美術專門學校校舍。1947年女校停辦高中。

北京十四中[編輯]

十四中達官營校區操場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將接管的私立嵩雲中學育華中學男生部併入燕冀中學,改稱現校名「北京市第十四中學」。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燕冀中學、嵩雲中學、育華中學三校女生則與春明女子中學合併,成立北京市第五女子中學。

2005年12月20日在廣安門外原首特鋼七號地舉行了北京市第十四中學新址奠基儀式。

歷任校長/書記[編輯]

校長[編輯]

書記[編輯]

*為副職或代理。

師資[編輯]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現有博士後1人,博士1人,碩士16人,60餘人獲得研究生課程結業證書。特級教師4人,北京市骨幹教師6人,高級教師60餘人。

特級教師[編輯]

  • 王建宗 政治特級教師
  • 安彩凰 數學特級教師
  • 李佳  化學特級教師
  • 王偉光 生物特級教師

北京市骨幹教師[編輯]

  • 歐陽利 信息技術骨幹教師
  • 王海琳 歷史骨幹教師
  • 沈軍  化學骨幹教師
  • 宋長慧 英語骨幹教師
  • 魏曉莉 數學骨幹教師
  • 唐立娟 政治骨幹教師

榮譽[編輯]

百年學校[編輯]

2012年8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中學被評為北京市首批「百年學校」。「百年學校」是《「人文北京」行動計劃》2012年度摺子工程,從全市44所申報校中評選出了首批33所。[4]其評選標準包括:

  1. 歷史:學校實行近現代學制的歷史追溯到1912年及以前,歷史脈絡清晰可考,辦學具有傳承性,考察學校名稱變化、地址變化、辦學性質變化及三者間關係。
  2. 傳承:學校重視校史資料整理和研究,積極開展校志、年鑑、大事記的編寫工作,設有校史館或校史展覽室。
  3. 特色:學校傳承優良辦學傳統,有獨特的辦學特色,獲得同行認可。
  4. 影響:獲得社會認同和好評,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其他[編輯]

畿輔中學復建[編輯]

2011年12月14日,北京市西城區宣佈已確定在十四中原址上復建清末老北京著名私立學校「畿輔中學」。西城區教委主任田京生介紹說,位於西城區下斜街40號的14中原址將整體改造,重新組建北京畿輔中學。據悉,復建的畿輔中學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佔地面積1萬餘平方米。新學校落成後,將成為擁有24個教學班、初高中一體的完全中學。[5]

參考文獻[編輯]

  1. ^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 [202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2. ^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简介. [201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4). 
  3. ^ 我所知道的「北京百年老校:北京市第十四中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 閃世昌
  4. ^ 北京市首批33所「百年學校」8月29日掛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教育中國-中國網
  5. ^ 畿輔中學北京六中擬後年招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北京晨報 羅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