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崔景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崔景茂(?—?),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北魏寧遠將軍、武城男崔模之孫,北魏官員。

生平[編輯]

崔景茂歷任冀州別駕、青州長史。永安三年(529年),元顥進入洛陽後,北魏黃河以南的州郡大多歸附了他。齊州刺史、沛郡王元欣召集文武官員商議何去何從,元欣說:「北海王元顥和長樂王元子攸都是我的堂兄弟,現在皇位並未落入外人之手,我打算接受元顥的赦免,諸位認為如何?」在座的文武官員無不大驚失色。只有軍司崔光韶高聲說:「元顥受南梁節制,向本朝發兵,拔起樹根塞住水源來資助仇敵,這樣的亂臣賊子當代沒人比的上。難道僅是因為大王您一家的事情而對他切齒痛恨,下官等人都受朝廷的恩典,不敢服從元顥。」長史崔景茂、前任瀛州刺史張烈、前任郢州刺史房叔祖、徵士張僧皓等人都說:「軍司的意見對。」元欣就殺了元顥派來的使者[1][2][3]。崔景茂後官至隨郡太守,封武城男[4]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及元顥入洛,自河以南,莫不風靡。而刺史、廣陵王欣集文武以議所從。欣曰:「北海、長樂俱是同堂兄弟,今宗祏不移,我欲受赦,諸君意各何如?」在坐之人莫不失色,光韶獨抗言曰:「元顥受制梁國,稱兵本朝,拔本塞源,以資仇敵,賊臣亂子,曠代少儔,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齒,等荷朝眷,未敢仰從。」長史崔景茂、前瀛州刺史張烈、前郢州刺史房叔祖、徵士張僧皓咸云:「軍司議是。」欣乃斬顥使。
  2. ^ 《北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及元顥入洛,自河以南,莫不風靡。刺史廣陵王欣集文武以議所從,在坐之人,莫不失色。光韶獨抗言曰:「元顥受制梁國,稱兵本朝,亂臣賊子,曠代少疇。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齒。等荷朝眷,未敢仰從。」長史崔景茂、前瀛州刺史張烈、前郢州刺史房叔祖、徵士張僧皓咸云:「軍司議是。」欣乃斬顥使。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顥既入洛,自河以南州郡多附之。齊州刺史沛郡王欣集文武議所從,曰:「北海、長樂,俱帝室近親,今宗祏不移,我欲受赦,諸君意何如﹖」在坐莫不失色。軍司崔光韶獨抗言曰:「元顥受制於梁,引寇讎之兵以覆宗國,此魏之亂臣賊子也;豈唯大王家事所宜切齒,下官等皆受朝眷,未敢仰從!」長史崔景茂等皆曰:「軍司議是。」欣乃斬顥使。光韶,亮之從父弟也。
  4.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模孫景茂,冀州別駕、青州長史、隨郡太守、武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