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城隍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7°12′08″N 112°10′57″E / 37.20222°N 112.18250°E / 37.20222; 112.18250

平遙城隍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山西省平遙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六批第483項
登錄2006年5月25日

平遙城隍廟位於中國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城隍廟街51號,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城隍廟佈局奇特,除中軸線外,東西兩側配置有灶君廟和財神廟,東西配殿為六曹府、土地祠,「諸神共居一廟,聯袂同受香火」。

位置[編輯]

平遙城隍廟位於平遙古城東南部,城隍廟街路北,坐北朝南[1]。平遙城隍廟與平遙縣衙東西對稱,分佈於中軸線南大街的兩側,為明清典型佈局方式,與榆次城隍廟介休城隍廟類似[2]

歷史[編輯]

平遙城隍廟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火災後加以重修。清咸豐九年(1859年)火災後僅存寢殿,同治三年(1864年)至八年(1869年)進行重修。

建築[編輯]

平遙城隍廟坐北朝南,前後共三進院落,佔地面積7302平方米,建築面積2970平方米,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自南向北有牌坊、山門、戲樓、獻殿、正殿、寢殿等。

平遙城隍廟入口牌坊為四柱三樓式,歇山頂。牌樓兩側斜出八字形影壁,影壁兩側設耳門,東曰「天知」,西曰「地鑒」。

戲樓[編輯]

戲樓位於前院,高二層,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琉璃瓦頂。前後匾額為「昭格樓」、「敢入」。舞台下埋設陶瓮,結合天花板,構成共鳴系統。東西兩側為鐘鼓樓。

獻殿和正殿[編輯]

獻殿和正殿城隍殿位於中院。獻殿面闊五間,硬山頂。明間出歇山式抱廈。四壁通透。正殿與獻殿之間形成狹長的內院。正殿城隍殿,面闊五間,黃琉璃瓦頂帶綠剪邊。西山牆繪有城隍出巡圖。東配殿為六曹府,其南為鍾馗殿。西配殿為土地祠,其南為轉生堂。

寢殿[編輯]

寢殿位於獨立的後院,兩側設配殿,分別是石神廟與冀公祠。

灶君廟與財神廟[編輯]

後院東西兩側為灶君廟與財神廟。

灶君廟位於後院東側,正殿灶君殿,供奉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財神廟在城隍廟大院內西部,坐北朝南,兩進院落,佔地833平方米,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有財神殿、真武樓、獻廳、戲台、看樓等建築。[3]財神殿供奉文財神比干和武財神趙公明、關羽。真武樓供奉真武大帝和溫瓊、馬勝、趙玄壇、岳飛四大元帥和水火二將,四壁有玄武成神的壁畫。

保護[編輯]

2006年5月25日,平遙城隍廟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6-483[4]

參考文獻[編輯]

  1. ^ 【国家级文保单位】平遥城隍庙. 平遙縣人民政府. 2023-06-19. 
  2. ^ 趙壽堂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1年: 138-140頁. ISBN 978-7-302-57109-4. 
  3. ^ 國家文物局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Ⅳ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468. ISBN 978-7-5010-2446-9. 
  4.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 2006-05-25 [2023-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