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環形山
緯度36.92°S
經度115.28°E
直徑64.07公里
深度2.73公里
余經日出時116°
命名來源鮑里斯·謝·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俄語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ий, Борис Сергеевич[1]

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環形山(Petropavlovskiy)是位於月球背面北半部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2],其名稱取自前蘇聯火箭技術發展的組織者鮑里斯·謝爾蓋耶維奇·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俄語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ий, Борис Сергеевич(Boris Sergeevich Petropavlovsky,1898年-1933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的周邊,月球背面區域詳圖[3]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西向斜視圖

該隕坑西側毗鄰弗羅斯特環形山、西北坐落了巨大的環壁平原-朗道環形山、往北則侵入進拉祖莫夫環形山坑內、溫洛克環形山希利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南偏東和東南,南面稍遠處橫亙了留基伯環形山[4]。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6°55′N 115°17′W / 36.92°N 115.28°W / 36.92; -115.28,直徑64.07公里[5],深度約2.73公里[2]

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環形山邊緣輪廓略為參差,受侵蝕度中等。環坑壁外側覆蓋有數座較小的撞擊坑,而西北內壁上鑿刻出一處由重疊坑構成的鞍形凹陷,沿東南內壁則覆蓋了另一座小坑穴。該環形山內側壁相對寬坦,帶有一圈已磨損的岩架殘跡。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240米[2],內部容積約3548立方千米[2]。坑內地表較為平整,可能過去已被熔岩重塑,中心點附近坐落了一對相連的穹狀峰,在它們的東南偏東方覆蓋了一座醒目的圓杯形小隕坑。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35 區域圖
彼得羅帕夫洛夫斯基 緯度 經度 直徑
M 34.5° N 114.7° W 22 公里

參引資料[編輯]

  1. ^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 (WGPSN), Petropavlovski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 2.1 2.2 2.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3. ^ Map of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PDF). [2017-03-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7). 
  4. ^ Crater Petropavlovskiy on the map LAC-35. (PDF). [2017-03-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7). 
  5.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5).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