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戎昱(735年—800年?),荊州(今湖北江陵)人,[1]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2][3]書法家[4]

生平[編輯]

戎昱生於開元二十三年(735年),[5]多次應考不中,又經歷了安史之亂,至德元年(756年)避難移居隴西。[5]後來考取了進士[2][3] 寶應元年(762年),北游經滑州、洛陽西行,接受華陰縣尉王季友的招待,並且同賦《苦哉行》。

大曆初年(766年),戎昱授職荊南節度使府從事,入衛伯玉幕內任從事。[6]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瓘幕僚。崔瓘有意為戎昱作媒,但被拒絕。[7]

大曆五年(770年)冬,湖南兵馬使臧玠兵變,崔瓘遇害,戎昱離開潭州,遊歷衡陽耒陽等地。大曆十一年流徙到桂州(今廣西桂林),任桂管防禦觀察使李昌巙幕僚,昌巙待之甚厚,戎昱「自謂李大夫私恩至深,無任感激」。建中二年(781年)二月,返長安,擔任侍御史。建中四年(783年),因事貶辰州(今湖北懷化)刺史,貞元初年,改任浙江東道某州刺史。貞元七年,任虔州(今江西贛州)刺史。[8]

貞元七年(790年),移安南都護。[5]貞元十四年(798年)在湖南零陵,可能還擔任過永州(今湖南零陵)刺史。晚年流寓桂州(今廣西桂林市)而終。卒年不可確考。[9]

文學風格[編輯]

戎昱的作品為現實主義詩作,詩風沉鬱,多傷亂之作,絕似晚唐。[10]內容主要描寫戰爭,百姓痛苦,「冀雪大國恥,翻是大國辱。羶腥逼綺羅,磚瓦雜珠玉」;羈旅遊子,離別思鄉,「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等主題。[11]詩作語言清新質樸,境界蒼涼豪邁,氣勢縱橫。[3]胡震亨謂戎昱與杜甫相接。[12]

作品[編輯]

  • 文集五卷
  • 詩集一卷,約120餘首。

註釋[編輯]

  1. ^ 關於戎昱的籍貫,向來有荊南和扶風兩種說法。「扶風」說首見於南宋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六:「《戎昱集》五卷,唐虔州刺史扶風戎昱撰。」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三「戎昱」條稱「昱,荊南人。」。傅璇琮在《唐才子傳校箋》中以戎昱的《長安秋夕》及《雲夢故城秋望》二詩進行分析,作為「荊南」說依據。目前以「荊南」說成為主流說法。
  2. ^ 2.0 2.1 全唐诗:戎昱. 國學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8). 
  3. ^ 3.0 3.1 3.2 彭定求. 《全唐诗》.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 ISBN 9787101017168. 
  4. ^ 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 373–374. ISBN 7101035965. 
  5. ^ 5.0 5.1 5.2 據王達津《盧綸•戎昱生平系詩》。聞一多在《唐詩大系》中訂戎昱之生年為740年。
  6. ^ 《新唐書·藝文志》載:「戎昱集五卷,衛伯玉鎮荊南從事,後為辰、虔二州刺史。」傅璇琮在《唐才子傳校箋》卷三《戎昱》「衛伯玉鎮荊南,闢為從事」條考證雲:「戎昱大曆元年、二年(七六六——七六七)間已在江陵。」
  7. ^ 《唐才子傳》卷三《戎昱》雲:「崔中丞亦在湖南,愛之,有女國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則訂議。昱聞之,以詩謝雲:『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諾從來許殺身。』自謂李大夫恩私至深,無任感激。」傅璇琮在《唐才子傳校箋》認為此事大謬。
  8. ^ 以上詳見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卷三《戎昱》。目前學者對戎昱生平的考證差異頗大,王達津的《盧綸·戎昱生平系詩》認為「大曆八年,戎昱入桂州刺史桂管觀察使李昌夔幕府。大曆十二年,戎昱入侍御史。大曆十三年,戎昱貶辰州刺史。可能於貞元元年,移虔州刺史。」陶敏《中唐詩人事跡小考·戎昱任虔州刺史年》認為戎昱任虔州刺史當在貞元十二年。
  9. ^ 傅璇琮的《唐代詩人叢考•戎昱考》據戎昱《送零陵妓》一詩,認為貞元十四年(798年)戎昱尚在世。《唐詩紀事》卷二十八載:「昱在零陵,於襄陽(於頔)聞有妓善歌,取之。」,據《舊唐書》卷一五六《於頔傳》載貞元十四年(798年)於頔始任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二十八《唐》「戎昱」條,稱「唐戎昱守零陵」,可見當時戎昱仍任地方官。
  10. ^ 《滄浪詩話》謂「昱在盛唐為最下,已濫觴晚唐」。
  11. ^ 傅璇琮《戎昱考》認為戎昱順着杜甫三吏、三別的那條道路走,「又以沉痛的筆調,描寫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矛盾和苦難的人們」。
  12. ^ 《唐音葵簽》卷二十六稱讚:「戎昱之於杜甫,尤其著者。」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