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散文理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散文理論》是由俄羅斯文學研究者維克多·希克洛夫斯基192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著作。

概述[編輯]

希克洛夫斯基是俄羅斯形式主義理論的研究者,本書不僅是他的主要著作,也是形式主義文學理論的經典之作。書中收錄了多篇論文,包括《藝術作為手法》《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的結構》《有秘密的短篇小說》《有秘密的長篇小說》《長篇小說的諷刺》。在文學研究中,他引入了異化主題等概念,分析了多種散文作品。

希克洛夫斯基批判了當時在俄羅斯學術界主流的「通過形象進行思考」的藝術概念。他認為藝術的力量不在於創造新形象,而在於如何配置已有的形象。因此,在文學中,重要的不是通過形象進行思考,而是通過形象的喚起、比喻和誇張等修辭手法。他主張藝術研究應着眼於使觀眾日常認識的有意非日常化,即異化。通過藝術的異化作用,將日常簡化的藝術從生活中抽離,希克洛夫斯基認為文學研究的對象不應是文學本身,而是產生異化的「文學性」。

書目[編輯]

  • 希克洛夫斯基著:《散文理論》,1971年,世理出版社

此外,希克洛夫斯基的論文也收錄於以下文獻中:

  • 茨維坦·托多羅夫編輯《文學理論:俄羅斯形式主義論集》,1977年,理想社出版
  • 新谷敬三郎、磯谷孝編輯《俄羅斯形式主義論集》,1971年,現代思潮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