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山大鐘樓廣場

新山歷史自1846年由陳開順率領逾大量潮州籍農民抵達陳厝港開墾種植胡椒及甘蜜,便是新山開埠之始。之後新山於1855年,即柔佛天猛公王朝統治時期正式開埠,但仍稱原稱丹絨布蒂裏,1858年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登基後才命名為該地為依斯干達布蒂裏。[1]

由於早期華人多由汕頭南下至此,且多為潮州籍貫,因此新山亦被稱作為「小汕頭」[2]。現今的新山是馬來西亞柔佛州首府及最大城市,其所屬的新山縣也發展成一座擁有三個市政廳規格(分別為新山依斯干達公主城巴西古當)的發達縣份,之前的古來副縣也於2008年自立新縣[3]

柔佛天猛公王朝時期[編輯]

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建立了丹絨布蒂里,並將丹絨布蒂里更名為依斯干達布蒂里(現今的新山)。

由於馬來人與武吉斯人之間的爭執,柔佛—廖內王朝於1819年分裂,其中馬來半島區域由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馬來語Raja Temenggung Tun Daeng Ibrahim建立柔佛天猛公王朝;而群島區域廖內—林加蘇丹王朝馬來語Kesultanan Lingga-Riau則由武吉斯人阿都拉曼馬來語Sultan Abdul Rahman Muazzam Shah統領[4][5][6]

天猛公達因·依布拉欣時期[編輯]

1826年,天猛公依布拉欣繼承為柔佛天猛公[7],旨在打造一個以其個人行政中心為首的柔佛蘇丹王朝[8]。為了鼓勵星洲(今新加坡)華人北遷至柔佛開墾,天猛公依布拉欣在1844年開始推行港主制度,吸引了許多閩南廣東籍貫華人到依斯干達布蒂裏開墾種植甘密及黑胡椒[9];而當地的爪哇移民則負責鑿掘運河、鋪路和種植椰樹[10]

1844年10月9日,柔佛第一張港契發給華人港主阿川和萬成,授權其開墾柔佛士姑來河域。同年10月22日,柔佛第二張港契則發給陳開順,授權其開墾柔佛地不佬河域[11][12]。1845年4月,天猛公依布拉欣又發出一張柔佛巫來由河及兩張柔佛地南河的港契[13]

1846年陳開順便率領大量潮州籍農民抵達地不佬河域,開墾種植胡椒及甘蜜,並且命名此地為陳厝港[11][12]

基於依布拉欣與英國私交甚篤,英國也有意控制新加坡的商業活動,因此柔佛蘇丹阿里·依斯干達馬來語Sultan Ali Iskandar Shah與依布拉欣於1855年3月10日在新加坡簽訂了一項協議[14]。根據該協議,阿里·依斯干達仍受尊為柔佛蘇丹並賣斷性獲得5,000西班牙元,同時每月可獲得500元津貼[15]

做為回饋,蘇丹阿里·依斯干達受要求將柔佛領土的主權割讓給天猛公依布拉欣,而他唯一可保留的領土為吉雙馬來語Kesang(現柔佛東甲縣吉雙區,在麻坡西部,座落於馬六甲海峽東岸)[4][15]。當雙方均同意由天猛公依布拉欣取得柔佛州領土後,天猛公依布拉欣便於1858年以依斯干達布蒂里(Iskandar Puteri)為該地命名,並使其置於新加坡的直落布蘭雅馬來語Telok Blangah之下加以管治,象徵着丹絨布蒂裏正式開埠[7]。陳開順也在當時被冊封為第一位華人甲必丹。

蘇丹阿布峇卡時期[編輯]

蘇丹阿布峇卡
蘇丹阿布峇卡是新山發展之父[9]

蘇丹阿布峇卡統治初期,英國僅承認其為馬哈拉惹而非蘇丹。在1855年, 當他覲見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後,英國殖民地部開始承認其為蘇丹[16]。他在利民達內戰馬來語Perang Saudara Jementah中獲英國支持下,謀劃重奪阿里所屬的吉雙區並大力發展依斯干達布蒂裏的基礎建設及農業,新建了蘇丹阿布峇卡清真寺柔佛大皇宮、州務大臣官邸等建築,並由其密友黃亞福一手包辦建成[16][17][18][19]

在柔佛和英國關係的提升下,阿布峇卡開始設立英式政體及執行柔佛州憲法馬來語Undang-undang Tubuh Kerajaan Johor[4][16]。雖然此前英國已長久委任柔佛蘇丹的顧問,但並未導致其直接受制於英國[20]

1864年,天猛公阿布峇卡倡建柔佛大皇宮,工程同樣由黃亞福負責承建[18],於1866年落成。同年,天猛公阿布峇卡將依斯干達布蒂裏改名為柔佛峇魯,成為柔佛新首府[21]

港區的繁榮[編輯]

1870年代,柔佛共開發29條港,十年後增多一倍,巔峰時期共達138港。當時新山的華人主要來自潮州、閩南籍、廣東、客家與海南五個地區,市區被紗玉河馬來語Sungai Segget)分隔兩岸。其中潮州籍的陳旭年開闢市場發展紗玉河的左岸,後來此地便有一條以其名字命名的陳旭年街;而在紗玉河的右岸,則有廣東人黃亞福大興土木建設店鋪,也因此現今當地有一條以其名字命名的黃亞福街,而其他籍貫的華人則散居當中。廣東人多從事建築業,黃亞福就是當中的領主;潮州人多從事雜貨米糧生意;海南人則多開設咖啡店[22]。1886年,蘇丹阿布峇卡正式成為柔佛第21任蘇丹[23],隨後阿布峇卡在1895年在英國倫敦病逝,由其兒子蘇丹依不拉欣馬來語Sultan Ibrahim ibni Sultan Abu Bakar(1895-1959年)繼位[24]

英治時期[編輯]

1920年代在新山市中心黃亞福街和翁固本街交界處的紗玉河

1914年,馬來聯邦參政制度英語Residen (title)進入柔佛,使得該州直接受英國管制[25]。在蘇丹依不拉欣在位期間,新山見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其中馬來亞鐵路於1909年完成延長鐵路路線至新山[26]、1923年新柔長堤正式竣工,以鐵路與道路連接馬來半島新加坡[27]。新山在二戰間期發展不多,英國殖民政府為了簡化柔佛的行政管理而設立的柔佛秘書大樓蘇丹依布拉欣大樓也於1940年竣工[28][29]

二戰時期[編輯]

二戰時期遭同盟國轟炸的新柔長堤
大日本帝國陸軍士兵於新山

馬來亞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日軍沿着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南下,並控制了柔佛州的主要城鎮如居鑾峇株巴轄永平[30]

1942年1月31日在大日本帝國時任第25軍司令官山下奉文攻入新山,中斷了當地的發展。由於日軍在1月15日之前已經到達柔佛西北部,他們輕易攻下峇株巴轄永平居鑾亞依淡馬來語Ayer Hitam等州內主要鄉鎮[30],避使英軍和其他盟軍撤退到新山。然而,隨着日軍在1942年1月29日進一步的對其轟炸,第二天英國人於撤退前,炸毀了新柔長堤,以阻止日軍繼續南下[30]

日本人隨後使用位於新山的武吉仕林王宮馬來語Istana Bukit Serene作為他們的主要臨時基地,策劃新加坡戰役的備戰,同時等待堤道修復[30][31][32]。日軍選擇這座宮殿作為他們的主要基地,因為他們知曉英國人投鼠忌器,攻擊她將有損英國人與柔佛的密切關係[30]

獨立前[編輯]

1945年戰爭結束後不久,新山成為馬來亞初期馬來人民族主義印度尼西亞語Nasionalisme Melayu awal的主要熱點。1946年二戰結束,馬來亞一代的政治家前柔佛州務大臣馬來語Menteri Besar Johor翁嘉化,察覺英國政府馬來亞聯邦給予非馬來人居留權,引起馬來社群廣泛失望,遂於1946年5月11日正式成立了巫統[33][33][34][34]。隨後,巫統英國達成協議,即由馬來人主導政治;而非馬來人則主導經濟[35]。自馬來亞緊急狀態以來,馬來人與非馬來人,特別是與華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不斷激化,直到土着急給予非土著部分參政權才平息風波[36]

獨立後[編輯]

新山明里南街一隅
新山市政廳外觀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獨立後,新山繼續作為柔佛州首府,隨着城鎮的擴建和更多的新鄉鎮和工業建設,啟動了更廣泛的開發[37]

印馬對抗並沒有直接影響新山,因為印度尼西亞在柔佛的主要着陸點是拉美士[38]。當地只有一個活躍的印尼間諜組織,被稱為馬來印尼經濟運動組織(GEMI)。他們經常與居住在那裏的印尼社區接觸,為印尼突擊隊員提供資料,直到1965年新加坡麥克唐納大樓爆炸事跡印度尼西亞語Pengeboman MacDonald House發生才使這個組織解散[39]

新山市的實際管轄面積於1960年後逐漸擴大,於北部地不佬區和及避蘭東區之新村與工業區在1970年至1980年間大興土木。1994年1月1日,新山正式獲准升格為大城市[40],並在《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下成立了新山市政廳,新山目前的主要廣場新山大鐘樓廣場馬來語Dataran Bandaraya也同時在新山升格的前一個月建成以紀念這個事跡[41]

近代發展[編輯]

新山市為柔佛的經濟中心
敦阿都拉薩路

1990年代中期以來,馬來西亞中央政府與柔佛州政府投入資金髮展新山市中心的黃亞福街新柔長堤周邊。2006年,依斯干達經濟特區計劃正式推行,而新山市中心乃重點發展之旗艦A區[42][43]。2008年6月21日,原屬新山縣古來副縣升格為古來再也縣[3]

自2014年1月1日起,新山和柔佛州的周休日調整為星期五和六。[44]2015年11月23日,柔佛州務大臣卡立諾丁推介「新山中央商務區」計劃,並以柔佛蘇丹依布拉欣命名,以將新山發展成國際大都會[45]。2016年1月初柔佛南部四個地方政府進行邊界重劃,使新山市的管轄區域進一步擴大至3萬9125公頃[46]

2017年11月22日,新山中區市議會獲准升格為依斯干達公主城市政廳獨立成新城市,使柔佛州成為繼雪蘭莪砂拉越之後馬來西亞第三個擁有兩座大城市的州屬[47]

參考文獻[編輯]

  1. ^ Zainol Abidin Idid (Syed.). Pemeliharaan warisan rupa bandar: panduan mengenali warisan rupa bandar berasaskan inventori bangunan warisan Malaysia. Badan Warisan Malaysia. [2017-12-22]. ISBN 978-983-9955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馬來語). 
  2. ^ Keeping the art of Teochew opera alive. New Straits Times. AsiaOne. 2010-07-24 [2015-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4). 
  3. ^ 3.0 3.1 柔苏丹主持典礼.古来升县称古来再也. 星洲網. 2008-06-22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3). 
  4. ^ 4.0 4.1 4.2 Swaran Ludher. THEY CAME TO MALAYA. Xlibris Corporation. 2015-01-22: 60– [2017-10-28]. ISBN 978-1-5035-003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 
  5. ^ Donald B. Freeman. Straits of Malacca: Gateway or Gauntlet?.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17 April 2003: 157– [2018-04-05]. ISBN 978-0-7735-708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6. ^ Kanji Nishio. Bangsa and Politics: Melayu-Bugis Relations in Johor-Riau and Riau-Lingga. 2007 [2018-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7. ^ 7.0 7.1 Background of Johor Bahru City Council and History of Johor Bahru (PDF). Malaysian Digital Repository. 2013-03-12 [2015-06-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6-27). 
  8. ^ M. A. Fawzi Mohd. Basri. Johor, 1855–1917: pentadbiran dan perkembangannya. Fajar Bakti. 1988 [2017-12-22]. ISBN 978-967-933-71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馬來語). 
  9. ^ 9.0 9.1 History of the Johor Sultanate. Coronation of HRH Sultan Ibrahim. 2015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10. ^ Carl A. Trocki. Prince of Pirates: The Temenggo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ohor and Singapore, 1784–1885. NUS Press. 2007: 152– [2017-10-28]. ISBN 978-9971-69-37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11. ^ 11.0 11.1 S. Muthiah. The city that gambier built. 印度教徒報. 2015-06-19 [2015-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9). 
  12. ^ 12.0 12.1 柔佛發展史扮要角‧甘蜜胡椒同甘共苦. 星洲網. 2014-10-12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13. ^ 開發柔佛的先驅. 星洲網. 2011-03-20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3). 
  14. ^ Johor Treaty is signed. National Library Board. 1855-03-10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15. ^ 15.0 15.1 Abdul Ghani Hamid. Tengku Ali serah Johor kepada Temenggung (Kenangan Sejarah). Berita Harian英語Berita Harian (Singapore). 1988-10-03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馬來語). 
  16. ^ 16.0 16.1 16.2 Muzaffar Husain Syed; Syed Saud Akhtar; B D Usmani. Concise History of Islam. Vij Books India Pvt Ltd. 2011-09-14: 316– [2017-12-22]. ISBN 978-93-82573-4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17. ^ Dominique Grele. 100 Resorts Malaysia: Places with a Heart. Asiatype, Inc. 2004-01-01: 292– [2017-12-22]. ISBN 978-971-0321-0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18. ^ 18.0 18.1 Cheah Jin Seng. Malaya: 500 Early Postcards. Didier Millet Pte, Editions. 2008-03-15 [2017-12-22]. ISBN 978-981-4155-9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1). 
  19. ^ 谢谢您!柔佛苏丹殿下!!谢谢您对华社所付出的贡献..... 2017-05-28 [201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20. ^ Fr Durand; Richard Curtis. Maps of Malaysia and Borneo: Discovery, Statehood and Progress. Editions Didier Millet. 2014-02-28: 177– [2017-12-22]. ISBN 978-967-10617-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21. ^ Iskandar Puteri, the Early Name for Johor Bahru – The Iskandarian Online. www.theiskandarian.com.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22. ^ Johor Bahru Intro柔佛新山简介. www.mysgprop.com.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7). 
  23. ^ Singh, History of Temples Abroad and in India, pg 88
  24. ^ Noor, The Other Malaysia: Writings on Malaysia's Subaltern History, pg 51
  25. ^ Johor is brought under British control. National Library Board. 1914-05-12 [201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26. ^ Winstedt (1992), p. 141
  27. ^ Winstedt (1992), p. 143
  28. ^ 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柔佛古庙    RUMAH BERHALA KUIL KUNO JOHOR , MALAYSIA. jotjb.gbs2u.com.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29. ^ Oakley (2009), p. 181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Patricia Pui Huen Lim; Diana Wong. War and Memory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0-01-01: 140–145 [2017-10-28]. ISBN 978-981-230-03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31. ^ Richard Reid. War for the Empire: Malaya and Singapore, Dec 1941 to Feb 1942. 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 Australia-Japan Research Project. [2015-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2). 
  32. ^ Bill Yenne.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The Invincible Years 1941–42. Osprey Publishing. 2014-09-20: 140– [2017-10-28]. ISBN 978-1-78200-9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0). 
  33. ^ 33.0 33.1 Swan Sik Ko. Nationality and International Law in Asian Perspective.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0: 314– [2017-10-28]. ISBN 0-7923-0876-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34. ^ 34.0 34.1 Keat Gin Ooi.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ABC-CLIO. 2004-01-01: 1365– [2017-10-28]. ISBN 978-1-57607-7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 
  35. ^ Christoph Marcinkowski; Constance Chevallier-Govers; Ruhanas Harun. Malaysi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Perspectiv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IT Verlag Münster. 2011: 159– [2017-12-22]. ISBN 978-3-643-8008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36. ^ M. Stenson. Class, Race, and Colonialism in West Malaysia. UBC Press. 2011-11-01: 89– [2017-12-22]. ISBN 978-0-7748-44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37. ^ Arthur Cotterell. A History of South East Asia.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4-07-15: 341– [2017-10-28]. ISBN 978-981-4634-7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38. ^ K. Vara. Quiet town with a troubled past. New Straits Times. 1989-02-16 [2015-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39. ^ Mohamed Effendy Abdul Hamid; Kartini Saparudin. MacDonald House bomb explosion. National Library Board. 2014 [2015-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5). 
  40. ^ Background. Johor Bahru City Council. [2015-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4) (英語及馬來語). 
  41. ^ Dataran Bandaraya Johor Bahru – Tourism Johor. tourism.johor.my. [201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 
  42. ^ Zaini Ujang. The Elev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TBM. 2009: 46– [2017-10-28]. ISBN 978-983-068-46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43. ^ Oxford Business Group Malaysia. The Report: Malaysia 2010 – Oxford Business Group. Oxford Business Group. : 69– [2017-10-28]. ISBN 978-1-907065-2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44. ^ 遵伊斯兰教义 柔佛州改周休日. 中時電子報.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7). 
  45. ^ 依布拉欣国际商业区 未来国际大都会. 光華網. 2015-11-23 [201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4). 
  46. ^ 【今日柔佛頭條】新山 巴西古當 管轄範圍擴大 4地方政府完成邊界劃分. 中國報. [2017-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47. ^ Ahmad, Nabila. JB central municipal council to be upgraded to city council status. The Star. 2017-07-13 [2017-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