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施滉(1900年—1934年),字動生,男,白族雲南洱源人,中國政治人物,美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官員。[1][2]

生平[編輯]

早年生涯[編輯]

施滉的父親原來姓趙,後因貧困入贅施家。所以,施滉日後為革命工作時曾經化名「趙大」。施滉幼時,施滉的父親任小學教師,維持全家生活,故家境十分清苦。[1]

1916年,施滉考入北京清華學校,邊學習邊打工,曾在清華學校圖書館任職。入學後第二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施滉等清華學生參加運動,施滉於6月3日參加遊行時被捕。五四運動後,清華學校內愛國與民主思想高漲,施滉、冀朝鼎徐永煐等組織「唯真學會」,以「本互助和奮鬥的精神,研究學術,改良社會,以求人類底真幸福」為學會的宗旨。他們還接受了「勞工神聖」的思想,實行「工學」,以親自參加體力勞動。1920年五一勞動節前夕,他們編印刊物《勞動聲》,散發給清華學校附近的工農群眾。施滉還曾主編《清華周刊》的《國情報告》專欄。1923年,施滉、冀朝鼎、徐永煐、胡敦源章友江羅宗震梅汝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羅靜宜八人,在唯真學會內設立了名為「超桃」的秘密組織「超桃」。他們重視集體主義精神,並提出「政治救國」的主張。[1]

1924年1月,施滉、徐永煐、何永吉三人代表唯真學會赴廣州會見孫中山。孫中山對他們講: 「就政治上說,我們應當為多數人謀幸福,為真正沒有幸福的人謀幸福,簡單說來,就是替最下級的人民謀幸福。這層,只有現在的俄國在做,我們所最應當取法的。」他們還在廣州會見了李大釗。同年,他們在出國留學前夕,還曾會見李大釗。[1]

在美國[編輯]

1924年秋,施滉入美國史丹福大學學習東方史。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施滉聯絡在美國的唯真學會成員向美國華僑及美國民眾宣傳反帝,並在活動中同美國共產黨接近,參加了美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大同盟」。1925年秋,「超桃」全體成員都來到了美國。同年冬,中國留美學生在芝加哥召開大會。會後,「超桃」的成員們討論「是國民黨好,還是共產黨好?」最後他們認為,「還是共產黨好!」「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

1927年3月,正值中國北伐戰爭期間,施滉加入美國共產黨,任美國共產黨中國局第一任書記。同年4月四一二事件發生後,施滉在美國發表了10篇宣言,聲討蔣介石。為此,他三次遭到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的通緝,他在雲南的老家也遭到查抄。[1]

歸國與死亡[編輯]

1928年,施滉在史丹福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由於力持美國帝國主義的看法,施滉同其美國導師發生矛盾,導致其碩士論文《孫中山評傳》的出版計劃遭到取消。[1]

1928年,施滉奉美國共產黨的派遣,赴古巴進行建黨工作。後來,施滉赴蘇聯學習。1930年,施滉回到中國,先在中共中央翻譯科工作,後奉派赴香港海員工會任職,不久被逮捕。經中共廣東省委營救獲釋後,施滉轉赴華北從事工運工作,歷任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長、省委書記,同時在河北藝專當教師以作掩護。1933年冬,施滉在河北藝專主持中國共產黨的秘密會議時,由於被人舉報而遭到逮捕。此後,他先後被關押在北平南京的監獄中。1934年初,施滉在南京雨花台被處決,享年34歲。[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施滉. 新華網. [2021-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2. ^ 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施滉. [201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