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青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青田

楊青田(1897年—1980年5月)曾用名楊蘭春,男,雲南騰衝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一至四屆雲南省政協常委[1][2][3][4]

生平[編輯]

1897年[5],出生於騰衝縣猴橋鎮楊家寨。

1917年,入昆明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同年6月8日,雲南學生愛國會成立,楊青田被選為該會長。[5]9月,將雲南學生愛國會改名為中華民國學生聯合會雲南支會[6]。主持創辦《學生愛國會周刊》,介紹進步思想,並經常轉載《新青年》《每周評論》等刊物上的文章[7]

1924年,考入北平大學經濟系[5]。同年,加入中國共青團[6]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6]

1925年秋,以在北京高等學校就學的中共黨員為骨幹,在北京成立了「雲南革新社」,其宗旨是「團結雲南革命青年,砥礪訓練,鑽入社會的中心,作根本的、實際的改造」。楊青田為雲南革新社總社主要負責人之一[7]

1925年冬,被中共黨組織派遣到駐廣州滇軍中做政治工作,並任駐粵滇軍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組織科長兼政治教官,與王德三等舉辦廣州大沙頭第三軍軍官政治訓練班並任教員,楊青田還介紹過一些雲南青年到毛澤東主持的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後任第三軍第九師政治部主任,隨第三軍北伐進駐南昌。並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協助朱德在滇軍中開展工作,秘密集結革命力量。[5]

1926年3月,將雲南革新社改名為新滇社,任期刊《鐵花》主編職務,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十月革命等思想[8]

1926年6月,被中共派遣回雲南支部[6]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中共領導的起義軍佔領南昌。第3天起義軍撤出南昌時,楊青田因突患中風,經周恩來批准留在南昌治療,並將其內組織關係轉到中共江西省委[5]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青田返回雲南任省參議會副參議長,並利用議員身份開展工作。[5]

1949年秋,國民黨雲南當局發動九九整肅運動,導致包括楊青田在內的200多名中共地下黨被抓[5]。後來周開勛向到達昆明李宗仁以書面的形式擔保,請求釋放楊青田、張天放等人[9]。楊青田被營救出獄後,受中共黨組織委派去做盧漢起義的思想工作,為促使盧漢雲南起義作出了一定貢獻[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等職。[5]

1980年5月病逝,享年83歲。[5]

參考[編輯]

  1. ^ 中國民主同盟雲南省委員會. 政协云南省第一届委员会(1955年2月21日至24日). 2014-03-19 [2020-07-31]. 
  2. ^ 中國民主同盟雲南省委員會. 政协云南省第二届委员会(1959年7月10日至17日). 2014-03-19 [2020-07-31]. 
  3. ^ 中國民主同盟雲南省委員會. 政协云南省第三届委员会(1963年12月25日至1964年1月9日). 2014-03-19 [2020-07-31]. 
  4. ^ 中國民主同盟雲南省委員會. 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会(1977年12月12日至16日). 2014-03-19 [2020-07-31].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陳國勇. 特别策划丨参加南昌起义的云南人. 雲南日報. 2017年7月23日第6版 [2020-07-31]. 
  6. ^ 6.0 6.1 6.2 6.3 楊青田,董孟雄. 杨青田:五四运动在云南. 雲南日報. 1979-05-02 [2020-07-31]. 
  7. ^ 7.0 7.1 余紅. 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 雲南日報. 2016-07-07 [2020-07-31]. [失效連結]
  8. ^ 雲南經濟日報. 《革新》与《铁花》——让云南成为云南人之云南(组图). 2014-11-14 [2020-07-31]. 
  9. ^ 周應嫄. 我的父亲周开勋. 民革中央網站. 2018-07-09 [2020-07-31].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