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武有越南語Vũ Hữu武有,1437年—1530年),越南後黎朝官員,數學家。

武有是海陽承宣上洪府唐安縣慕澤社(海陽省平江縣新鴻社慕澤村)人,武堯佐曾孫,歸化路安撫副使武伯謙之子。光順四年(1463年),通過會試,參加庭試,中第二甲進士出身[1]。後來被任命為欽刑院郎中。光順八年(1467年),黎聖宗宏詞科的考試,點集入試官凡三十人,時任欽刑院郎中武有,與員外郎阮廷科等五人都以病為由沒有參加考試。黎聖宗感到奇怪,便問他們,詰問他們一門心思在於賄賂。因對群臣說了此番話來議論武有:「刑獄繁劇、其勞有三、終日區區、垂頭喪氣、一也。論刊失當、受出入罪、二也。訟案堆積、詳審難辨、三也。有此三勞、人雖無病、足以致疾、況有病乎。」

後來升官,歷任禮部左侍郎兼金光門待詔、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官職,後封松楊侯。七十歲,以戶部尚書致事,死後贈太保。

武有精於數學,著有《四畝耕述》一書,對越南的數學貢獻很大。當時,升龍城需要修繕城門,皇帝命武有計算磚石大小,要求遵從原來規制。結果武有的計算不差尺寸。皇帝稱讚道:「此神算也!」並獎賞武有一百畝肥田。[2]

註釋[編輯]

  1. ^ 光順四年癸未科進士題名碑記. [2017-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4). 
  2. ^ 武方瑅公餘捷記·尚書武有記》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