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沃爾達·沃什·拉蒙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沃爾達·沃什·拉蒙特拉脫維亞語:Valda Ošs-Lamonde,1935年2月6日-1968年10月24日),是第一位成為澳大利亞民航飛行員的拉脫維亞女性。

人物生平[編輯]

沃爾達·沃什出生於利耶帕亞的奧斯卡·布雷姆(Oskars Brēms)醫生診所,她的母親瑪麗亞·萊昂汀·沃什(Marija Leontīne Ošs)是一名家庭主婦,而她的父親扎尼斯·克利斯·沃什(Žanis Krišs Ošs)則是一名售貨員。

1938年,她在利耶帕亞的聖安妮教堂(Liepājas Svētās Annas Evaņģēliski luteriskādraudze)接受了洗禮,維利斯·齊梅利斯(Vilis Ziemelis)和艾薇拉·齊梅利斯(Elvīra Ziemelis)是她的教父和教母,她的教名是沃爾達·赫爾加·沃什(Valda Helga Ošs)。

在二戰期間,他們一家被迫從拉脫維亞移居國外。1949年7月4日,他們乘坐斯考古姆號(Skaugum)移民船從意大利那不勒斯港出發。7月28日,抵達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起初所有人都暫住在維多利亞州東北部的博內吉拉移民接待和培訓中心英語Bonegilla Migrant Reception and Training Centre裏,後來她和她的家人搬到墨爾本郊區的科堡英語Coburg, Victoria。她那時曾在吉普斯蘭英語Gippsland地區的瑟爾高中學習。

她於1956年在皇家維多利亞航空俱樂部英語Royal Victorian Aero Club取得飛行執照。沃爾達曾在南方航空公司(Southern Airlines)任職,直到公司倒閉清算。由於飛行員的工作已經無法繼續下去,於是她開始在另一家航空公司做文職工作。

1968年10月24日她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死後她於10月28日被葬在福克納公墓。

私人生活[編輯]

她嫁給拜倫·休·拉蒙德(Byron Hugh Lamond,1992年-1995年),並有了一個孩子名叫格雷格(Gregor)。沃爾達有一個弟弟尤里·安德烈·沃什(Juris Andrejs Ošs,1942年12月20日-1999年)。她還有一個阿姨叫安娜·亞歷山大·穆妮克斯(Anna Aleksandra Mūrnieks-Ģibietis)。[1]

紀念活動[編輯]

2015年2月,利耶帕亞中央科學圖書館(魚街7號)舉辦了一個展覽,專門紀念沃爾達·沃什·拉蒙特。[2]

延伸閱讀[編輯]

有幾篇作品專門講述了沃爾達·沃什·拉蒙特的生平,作者是拉斯瑪·蓋特尼耶采 (Lāsma Gaitniece)和妮·吉比特:

  • 《瓦萊里亞的航班》(www.satori.lv,2013年12月26日)
  • 〈威爾吉斯之夜〉(《課程時間》 2014年2月10日,第6頁)
  • 詩集《不一樣的生日》(Citāda dzimšanas diena)和短篇年曆《時間迴蕩》(Skanošs kā sudrabs ir mans laiks),2014年出自利耶帕亞大學學生及畢業生

另有兩部為了紀念沃爾達·沃什·拉蒙特而寫的文學作品,作者是拉斯瑪·蓋特尼耶采(Lāsma Gaitniece):

  • 《在道加瓦河左岸的夏日別墅》(Vasarnīca Pārdaugavā),出版社:LiePA,2015年
  • 《關於我未曾告訴你的事》(Par to, ko es tev neteicu),出版社:VESTA-LK,2019年

參考書目[編輯]

  • 澳大利亞作家阿諾德(Arnold.R),《第一位在澳大利亞上空翱翔的女人》

參考文獻[編輯]

腳註[編輯]

  1. ^ Valda Ošs-Lamonda – Liepājas meitene Austrālijas debesīs. [2020-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3). 
  2. ^ Liepājas Centrālajā zinātniskājā bibliotēkā skatāma izstāde civilās aviācijas pilotes Valdas Ošs-Lamondas piemiņai[失效連結]

其他[編輯]

  • "AustrālijasLatvietis",1960年5月7日,第1頁。
  • Gaitniece, L. "Latviete Austrālijas debesīs. Valdas Ošs skumjais dzīvesstāsts". Žurnāls "100 Latvijas noslēpumi", 2020. gada novembris, 21. - 23. l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