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羅夫斯基號通信指揮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沙俄 → 蘇聯
艦名 Воровский
動工日 1899年
下水日 1900年7月27日
服役日 1901年1月3日
退役日 1961年
除籍日 1966年
結局 拆解
技術數據
排水量 2300噸
全長 97.23米
全寬 12.2米
吃水 5.5米
動力輸出 4台蒸汽鍋爐,蒸汽壓力11.5 kgf/cm², 蒸汽3240 kg/h;2台三漲立式蒸汽機,7000馬力,雙軸雙槳,三葉螺旋槳直徑2.8m
速度 出廠時19.5節;一戰時18節;二戰時11.3節/7天或10節/9天
續航距離 經濟航程2150海里
乘員 140

沃羅夫斯基號通信指揮艦(俄語:Воровский羅馬化:Vorovskiy)是蘇聯的一艘軍艦。她在服役期間主要是蘇聯海軍的輔助艦使用,但除了蘇聯海軍外,她在1924年擔負為蘇聯運輸首批為廣東革命政府創辦之黃埔軍校軍援物資與軍事顧問之任務,因此在中國近代史上留名。

歷史[編輯]

最初,美國百萬富翁,《紐約先驅報英語New York Herald》的富二代老闆小詹姆斯·戈登·貝內特英語James Gordon Bennett Jr.向蘇格蘭鄧巴頓的船廠訂製的一艘遊船,以古希臘神話中的和平女神呂西斯忒拉忒英語Lysistrata命名。由於這艘船的原始用途用於遊憩,因此有一些特有艙間,包括土耳其浴浴室、劇院、甚至有奶牛專用的船艙提供乘客新鮮牛奶

1916年,沙俄政府購買了此艦。作為一艘通信艦,命名為「雅羅斯拉芙娜」(Ярославна),隸屬於阿爾漢格爾斯克北冰洋區艦隊,安裝了2門102毫米艦炮、2門45mm艦炮,2挺7.62mm機槍與反潛水雷等裝備。 [1]

1918年8月2日至1920年2月19日,該艦被協約國北俄干涉軍北俄臨時政府英語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the Northern Region白軍控制。1920年2月19日,北俄臨時政府逃往挪威特羅姆瑟,在破冰船「米寧」號(Минин)拖拽下前往摩爾曼斯克。但一離開阿爾漢格爾斯克即被重重海冰所困,最後米寧號破冰船從該艦裝載了1100人、燃煤、食物後離開,該艦被遺棄在冰海。

蘇俄內戰結束後,該艦隸屬於國家政治保衛總局。1924年5月9日,該艦以參加洛桑會議於1923年5月10日在賓館被白俄殺害的蘇聯駐駐意大利大使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維奇·沃羅夫斯基命名。第一任艦長是前沙俄海軍中將安德烈·西蒙諾維奇·馬克西莫夫俄語Максимов, Андрей Семёнович,政委彼得·伊萬諾維奇·斯米爾諾夫-斯沃特洛夫斯基俄語Смирнов-Светловский, 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1924年6月12日,該艦執行了蘇聯軍艦第一次遠海航行:從阿爾漢格爾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但這次航行中她擔負了另一件非公開任務—運輸提供給廣東國民政府的軍援物資。1924年10月7日,沃羅夫斯基駛離香港維多利亞灣,沿廣東省海岸北上,在伶仃洋上故意逗留一段時間,接着突然轉向,進入虎門水域,溯珠江而上,直奔廣州。10月8日傍晚,開到廣州沙角村。9日早晨,黃埔師生全體動員,到船上搬運軍械。搬運工作到下午5點鐘結束。[2]該次運輸任務提供給黃埔軍校8000支莫辛納甘步槍、400萬發子彈,以及黃埔軍校的40名蘇聯軍事顧問。11月11日,「沃羅夫斯基」號告別廣州,繼續向北航行。11月20日抵達符拉迪沃斯托克後隸屬於遠東地區的蘇聯邊防軍

1931年,伏羅希洛夫濱海邊疆區檢閱了該艦。1932年,運送邊防部隊在勘察加鳥島英語Ptichy Island (Kamchatka Krai)登陸,以解決日本漁民侵佔該地。戰前至1943年,該艦多次運送邊防部隊到楚科奇、勘察加、科曼多爾群島。此時裝備2門102mm60倍徑艦炮,6門45mm46倍徑21-К通用艦炮英語45 mm anti-aircraft gun (21-K),上層甲板安裝12.7mmДШК機槍,М-1深彈發射器備彈56發。未裝備水雷與魚雷。安裝了К-1型水下掃雷具英語Paravane (weapon)。20具海洋煙幕彈МДШ。通信與監聽裝備包括:「海灣」(Бухта)型無線電發射台,ТМ-7、ПР-4、КУБ-4М、5-РКУ無線電接收台,Рейд無線電站,Градус-К無線電定向裝置。燈光與視覺觀通裝備包括:МСПЛ信號投射器,БСТ炮隊鏡俄語Стереотруба,兩套7x50雙目望遠鏡,兩套燈光通信裝置, 兩套Верри信號槍 ,兩套信號旗,EMPE-02探照燈。

1944年至1948年,服役二十年後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大修。換裝了更現代的90-К型85mm艦炮與21-КМ通用機炮,以及4挺高射機槍。1952年9月23日風暴情況下,在阿瓦恰灣入口該艦觸底導致艦體撞出一個大洞,第二天早晨入港。1953年7月17日在邊防軍艦捷爾任斯基號俄語Дзержинский (сторожевой корабль)伴隨下,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修理。這也是該艦最後一次航行。1955年該艦從邊防軍退役,移交給太平洋艦隊作為輔助船總隊的浮動司令部直至1961年。1966年拆解。[3]

參考文獻[編輯]

  1. ^ Сутормин В.А. Сторожевой корабль «Воровский» (рус.) // Морская кампания : журнал. — 2010. — № 6 (35). — С. 11—23.
  2. ^ “史海回眸:前苏联军舰曾运送枪支援助孙中山”,《世界新闻报》2006-03-20. [201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7). 
  3. ^ Патянин С. В., Корабли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ВМФ СССР 1941—1945, Москва, Журнал «Морская кампания» № 3(24) 2009 го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