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沈起予(1903年1月—1970年1月),曾用筆名綺雨重慶巴縣人,中國作家、文學翻譯家。

生平[編輯]

幼年生活在一個貧苦的山村農民家庭,其名「起予」出自《論語·八佾》中的「起予者商也」一句。早年就讀於重慶巴縣中學。1920年赴日本東京求學。初在高等預備學校及高等學校學習,後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專攻文學,直至1927年。此期間,日本及西歐文學藝術各流派的思潮、傾向和成就對他產生過重要影響。1927年回國後在上海參加創造社,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28年,在上海藝術大學執教期間,發表以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日本人民中間的生活為題材的中篇小說《飛露》。1929年再次赴日,僅一年,便在日本反動派的迫害下提前回國。[1]

1930年1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從此專事文學創作和翻譯。1931年,他的譯作《歐洲文學發展史》由開明書店出版,不久,又譯左拉的《酒場》,由中華書局出版。在廣西桂林良車師範專科學校任教一年,回到上海。1935年由良友圖書公司出版了表現青年追求革命的中篇小說《殘碑》和短篇小說集《火線內》。1936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主編《光明》半月刊至1937年。其間,發表文藝講話小冊子《怎樣閱讀文藝作品》(三聯書店),比較通俗地介紹了文藝理論知識。[1]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上海至重慶。1938年,曾先後主編在重慶刊行的《新蜀報》副刊和《新民晚報》副刊。是年,在《新蜀報》連載了《抗戰回憶錄》。1939年至1940年夏,在重慶日俘收容所做組織日俘進行反戰宣傳工作,寫反映日俘思想轉變過程的報告文學《人性的恢復》,又譯了日本左翼作家鹿地的同一題材的小說《我們七個人》,於1941年出版。[1]

抗戰結束後,主持中國作協重慶分會工作。1948年,由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他翻譯的歐洲文藝理論名著《藝術哲學》。同年下半年,離重慶,經由香港到北京。1949年,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回上海後,任上海群益出版社主任編輯。加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總會。1950年當選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後,又被選為政協上海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1951年起,因患重病而停止工作。1971年去世。[1]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1.3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二分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334–336. CSBN 171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