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派財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派財神是中國春節的一種傳統習俗,以前在香港曾經頗為流行。

財神相傳是主管財富的神仙,因此受各家的歡迎。派「財神」的通常是十來歲的小孩及少年。財神的「製作」十分簡單,在一張兩吋乘一吋的小小紅紙上,以毛筆寫上「財神」二字成為小揮春便可以,後來也有機器印製的。派財神者拿着一疊逐家拍門,當戶主開門時,派者大叫「 財—神—到」。戶主在新春期間,斷不能立時關門拒絕財神,當然要把財神接下。然後根據習俗,要給予派(賣)財神者利市。如是者接財神者有望新年可以發大財,而派財神的小孩更是立發小財,大家一樣歡喜。

與派財神相關的一種習俗稱為「賣懶」。相傳倘若小孩生性懶惰不用功讀書,可以在財神中混入一張寫上「懶」的紅紙,在派財神時有意無意地將其賣出,新的一年便可戒除懶惰。不過「懶」必須在年三十午夜前賣出,而且不可被發覺,否則便算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