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玉山巴依·木沙巴也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玉山巴依·木沙巴也夫(1843年—1926年)維吾爾族新疆阿圖什別克薩克村人,祖籍喀什新疆富商。[1][2]

生平[編輯]

父祖創業[編輯]

玉山巴依的祖父阿不都熱蘇里,是上阿圖什的首富,擁有150斛(合1000餘畝)土地、5萬頭羊,在喀什噶爾阿圖什設有商號。[1]

19世紀中葉,新疆各地爆發維吾爾族回族武裝起義。為躲避戰亂,玉山巴依的父親木沙巴也夫帶着玉山巴依和弟弟巴吾東自南疆來到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地經商。1866年左右來到伊犁,在寧遠城東門外開店鋪,出售土特產及日用百貨,還在南疆和伊犁之間長途販運。[1]

1871年7月,俄國派兵侵佔中國伊犁之後,伊犁邊卡為俄國商人洞開,玉山巴依的父親木沙巴也夫開始同外商經營絨毛、皮張,在南疆、伊犁等地收購皮張、絨毛、腸衣等土特產運往俄國、土耳其德國意大利等國出售,換購回工業品在南疆、伊犁出售。1881年清廷收回伊犁之後,中外貿易繼續,木沙巴也夫還到俄國、德國、土耳其、埃及等國經商三年。[1]

1884年新疆省成立後,新疆的政局較為穩定。木沙巴也夫除商業外,還開展農牧業,擁有8萬頭羊,1萬餘頭牛,2萬匹馬,併購買了許多田地、住宅及草場。1855年,木沙巴也夫在惠遠城郊的高橋子修建了木沙巴也夫皮革廠(俗稱「高橋子皮革廠」),工人90餘名,手工加工皮革。[1]

繼承發展[編輯]

1895年,木沙巴也夫病逝,伊犁的家業由長子玉賽音巴依(即玉山巴依)接手,高橋子皮革廠也更名為玉山巴依皮革廠。[1]

玉山巴依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懂商業經營,將北疆各地商號統一成立福盛行,成為伊犁八大商行之一。1898年,玉山巴依準備投資30萬兩白銀創辦機器製革廠,並且到德國考察,1901年4月歸國。1905年之後,伊犁將軍長庚推行新政,創辦新軍,籌設近代工業、電燈電話、學校,玉山巴依乃向長庚匯報了創建機器製革廠的計劃,獲長庚支持,並撥25萬兩白銀,實行官商合辦,定名為「伊犁製革有限公司」,由蒙古族軍官木群任經理。自德國杜爾拉赫機器製革廠購買了全套機器設備,其中附有1台俄國產蒸汽發電機和10台電動機,這是新疆最早的工業發電設備。1909年,皮革廠建成試生產,1910年正式投產,廠址在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利群皮革廠。[1][3]

1907年,玉山巴依開設工藝技術學校(地址在如今的伊犁師範學院前樓處),共辦三期。第一期招收學員150名,聘留學歸國的依米爾大毛拉、尼扎木丁等人講數學、語文、化學、物理等文化課,聘德國技術師馬柯思等人講製革工藝、檢驗等技術。第二期招收學員300名,第三期招收學員100名,學習統計、會計、管理等專業。至1915年,皮革廠的皮革產品年銷售額已經達到70至80萬元,其中40%的產品銷往新疆各地,60%的產品銷往俄國。[1]據說他的皮革產品曾參加過德國萊比錫的商品博覽會。[2]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伊犁革命黨人策划起義,玉山巴依支持,捐獻了大批軍用皮鞋和鞍具。[2]

俄國十月革命後,中俄貿易中斷,皮革廠的產品外銷及化工原材料供應發生困難。1920年5月,《伊寧臨時通商協定》簽定。1923年、1925年,玉山巴依先後兩次派人到莫斯科與蘇聯有關方面商談,恢復了皮革產品出口,並獲其他產品出口權。1924年,皮革廠的皮革產品出口額為5.3萬盧布,到1926年已增長到50.4萬盧布。1926年,新疆省政府主席楊增新曾經三次派人到伊犁核查該皮革廠的賬目,準備分紅利,後經多方面斡旋,皮革廠將長庚時期政府投入的25萬兩白銀折成銀元退還給政府,自此皮革廠成為玉山巴依的獨資企業。[1]

1926年,玉山巴依病逝。[1]

家庭[編輯]

  • 祖父:阿不都熱蘇里
  • 父:木沙巴也夫
  • 弟:巴吾東,人稱「巴吾東巴依」[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歷史文化名人(二),伊寧史志,2014-11-17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4-02.
  2. ^ 2.0 2.1 2.2 西北民族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3. ^ 木沙巴也夫皮革廠發電設備,載 新疆百科知識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