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瑙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瑙寺為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錢塘門外葛嶺東、葛嶺路17號的一處原佛教講寺,始建於五代後晉開運三年(946),北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額。寺院舊在孤山瑪瑙坡,並因其址而得名,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遷至今址,原址改作延祥觀[1]。今存建築為清末至民國時重修,主要分前後兩院,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三間、月洞門、大殿五間(現存遺址)和後殿五間,東西有廂房數間,旁有園林,為杭州寺院園林的典型代表。台灣歷史學家連橫曾在1926-1927年居住於此並研究整理文史資料,2008年12月作為連橫紀念館對外開放[2],現已不再作為宗教建築使用。

圖集[編輯]

山門,寺額旁有有民國十年(1921)八月重建字樣
大殿前東廂房
大殿遺址
大殿遺址

參考資料[編輯]

  1. ^ 清·鄭沄、邵晉涵,《乾隆杭州府志·卷二十九·寺觀》:瑪瑙講寺在寶雲山(西湖志)。開運三年錢氏建,治平二年改賜今額。舊在孤山,紹興間以其地為延祥觀,徙寺於此,紹定六年剏高僧閣,淳祐八年重建(咸淳志)。元末燬,永樂間重建(成化舊志)。國朝乾隆四十四年修,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御製詩章恭紀卷首(南巡盛典)。
  2. ^ 《杭州连横纪念馆》. 華夏經緯網. [2015-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