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是汪暉著作,2004年出版,2008年再版,2023年出版英文版。

評價[編輯]

正面評價[編輯]

黃宗智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8年再版時撰寫書評,概述其內容:

汪暉的四卷本著作《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卷帙浩繁,內容十分複雜。首卷圍繞「理」與「物」的關係這一中心命題,探討了宋明儒學的「天理」主題;次卷轉向「帝國/國家」問題,先證明它們是西方(包括日本)在分析中國時使用的主導性的現代二元對立概念,再論證它們對理解清朝和民國的國家特性來說,具有基本的缺陷;第三卷對晚清和民初的重要思想家進行分析,並揭示出,在將舊的「天理」世界觀重塑為「公理」世界觀的時候,他們既納入了西方式的科學公理觀念,又保持了傳統的對「天理」中的「理」的倫理—政治的關注;第四卷在上述背景下,討論了現代「科學話語共同體」如何興起為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的核心主題。四卷洋洋灑灑至一六○八頁,僅「導言」一章,即長至百餘頁。[1][2]

王斑:「汪暉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中描繪了一個追溯到上古三代、持續而生動的思想和政治倫理結構。在這個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里,其發端主題是天理。從宋代始,天理話語朝着現代的內在性逐漸發展,最終在晚清被公理概念所替代。基於現代科學和追求經驗性真理的思考,公理很快由五四運動的科學話語所取代,體現了更普遍的原則。這是汪暉藉以構思其著作的主要線索。」[3]

負面評價[編輯]

周熾成:「憑我研究中國思想史二十多年的經驗,我可以不客氣地用兩個詞來評論這套書:混亂與謬誤。」[4]

王彬彬撰文《讀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獻疑》和《再說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剽襲問題》二文,認為此書有剽襲問題,但更嚴重是「學風問題」。[5]

被稱為「成熟之作」的《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完全是一個「豆腐渣工程」。這部煌煌巨著牽涉面極廣,討論了許多大問題,其中每一個問題都是專家門窮畢生之力研究的,汪暉有何等神通,能對些問題一一發表己見?這部《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中各種問題之多,超出大家的想像,套用張愛玲的一句話,可以說在華美的外衣下,爬滿了虱子。如果看看汪暉的全部論述,那就更沒法不驚異於其涉獵之廣了。從大的方面來說,舉凡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宗教、歷史等等,都在汪暉的研究範圍之內,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好像出過這樣的人,中國學術文化史上似乎還沒有過這樣的人。一個話都常常寫不通的人,憑什麼有如此本領?汪暉吸引了一批追隨者,他們也學着汪暉的樣無所不談、無所不論。我曾說:這是一個不需要妄人但卻產生了妄人的時代。

參考[編輯]

  1. ^ 黃宗智.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 讀書. 2008, (8): 58–67 [200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Huang Zongzhi. In Search of a Chinese Modernity: Wang Hui's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Modern China. 2008, 34 (3): 396–404 (英語). 
  3. ^ 王斑. 在历史中发现启蒙:读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23 (5): 5. 
  4. ^ 周熾成. 混乱与谬误: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社會科學論壇. 2012, (4): 115-120. 
  5. ^ 王彬彬:这是一个产生妄人的时代. www.time-weekly.com. [2023-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