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方程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離子方程式(英語:Ionic equation)即是用實際參加化學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的式子,只寫出參加反應離子的方程式稱作淨離子方程式;寫出生成物,反應物全部離子的稱作總離子方程式。一般離子方程式的係數為最簡整數,寫淨離子方程式。

規則[編輯]

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時候,需要注意下列幾項:

  • 方程式所寫出的化學反應,必須根據化學反應事實。如溶液,實際不能發生該反應:.
  • 必須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即是方程式兩邊的原子數目必須相等。離子反應的係數不都可以化簡至最簡整數。依照實際反應,反應物可能要保留係數。例如溶液反應至溶液呈中性,該式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和水都不能把係數化成1,因為有兩個氫氧根,而只有1個氫離子,所以要用2個中和。否則該方程式就不是表達按這個條件反應。然而,對於,由於反應物的酸和生成物的鹽完全電離,故離子方程式應化至最簡,寫成
  • 在書寫電極反應方程式時,有時為了使電極方程式得失電子數相等,係數可以不化至最簡。
  • 必須遵守電荷守恆定律,即是方程式兩邊電荷要平衡
  • 沉澱,難溶物,弱酸和弱鹼不能拆成離子。錯例:氫氟酸與二氧化矽反應: 4H⁺+4F⁻+SiO₂→SiF₄↑+2H₂O
  • 該反應中氫氟酸是弱酸,不能拆。但是氫鹵酸HX(X是鹵素)要拆。生成物要註明氣體,沉澱,膠體,微溶物,…

用法[編輯]

它主要用於描述在水溶液中的反應特點和規律。離子方程式與一般的化學方程式不同,它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不用寫出旁觀離子(即未參加反應的離子)。

例如下面的化學反應:

可以寫成如下形式的總離子方程式:

而其淨離子方程則為:

亦可刪去系數變為:

或加上物質狀態符號:

參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