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行業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現在雲計算分類一般以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為準。NIST提供了2種分類方法,一是按照提供服務的類型,分為IaaSPaaSSaaS,二是根據云計算後台的位置,分為私有雲、公共雲、混合雲和社區雲。但是雲計算屬於信息服務的一種模式,從信息服務角度雲計算有4基本要素:服務對象、服務提供者、雲軟件和數據資源,而NIST劃分方法沒有考慮信息服務的4個要素,特別是雲軟件和數據這兩個最為關鍵的雲計算要素。如果綜合考慮四個要素,雲計算可分為公共雲、私有雲和行業雲三類。其中公共雲和私有雲已有明確定義,行業雲定義如下:

行業雲[編輯]

行業雲(Industrial Cloud),是指由行業內或某個區域內起主導作用或者掌握關鍵資源的組織建立和維護的,以內部或公開的方式,向行業內部組織和公眾提供有償或無償服務的雲計算平台。行業雲是雲計算的一種應用形態,利用雲計算技術將行業內各個成員單位的數據分級統一集中,然後透過數據處理系統和應用系統,促進成員單位之間的數據和信息共享,並且開展公共服務的一種雲計算形態。
行業是鬆散的組織,行業內部不同的成員之間在資源和信息方面是嚴重不均衡的,這種不均衡往往會影響行業的發展,特別是以公共服務為主的行業,如政府醫療衛生等,不同單位、不同區域的數據不同步,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公共服務能力,如中國不同區域的社保醫保系統互不連通,各種社會保險至今不能跨省轉移。行業雲不僅解決了內部數據聚集和共享的問題,還可以幫助行業數據擁有者將數據轉換為服務,提升業務價值。[1]

行業雲的區分[編輯]

私有雲,單位內部自建自用,服務提供者和服務對象通常處於同一個利益共同體,雲軟件和數據都屬於利益體所有,沒有對外的服務的需求;
公共云為雲計算運營商建設運營,例如Google、baidu、Amazon等,服務對象公開,特點是數據來自公開途徑,雲軟件為服務提供者所有,並且是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極具私密性。公共雲運營商面臨激烈的競爭,雲軟件可以說是他們的生死所在;
行業雲,數據和軟件的擁有者為行業內部的核心組織或者成員,但服務對象是大眾。數據關係成員業務,是行業雲的核心,不能外泄。行業雲不會面臨強烈的外部競爭,服務的質量和數量都有限。[2]
可以看出,三種雲計算形態的功能:私有雲滿足單位內信息交流需求,公共雲滿足公共基本信息需求,而行業雲滿足社會經濟運行信息需求。公共雲和行業雲都面向公共信息需求,但是公共雲只能以商業化的手段,限制了提供信息服務的種類和覆蓋面,而行業雲沒有太大的盈利需求,是一種行業的公益性信息服務,在公共服務領域同公共雲形成互補。

參考文獻[編輯]

  1. ^ 伺服器頻道. 《什么是行业云?》. 至頂網. 2010年8月30日 [201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2. ^ 雲計算. 《行业云也是一种公有云,数据服务最关键》. IT168. 2010年8月20日 [2012年7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15日).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