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斯特羅列茨克工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謝斯特羅列茨克工廠(俄語:Сестрорецк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ый завод)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西北的謝斯特羅列茨克,是與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圖拉兵工廠並列的沙皇俄國的三大兵工廠之一。

歷史[編輯]

謝斯特羅列茨克工廠是彼得大帝時期1721年6月建廠,1724年1月27日建成開始生產的第三個政府兵工廠。當地有謝斯特拉河水力可作為動力。工廠第一位主管是瑞典人克里斯汀·彼德羅(Christian Petrol),有683名工人。工廠專門生產步槍。後也為俄羅斯海軍生產大炮。1780年,工廠差點被大火夷為平地。1799年重新開始生產。1867年,謝斯特羅列茨克工廠被私有化,1884年重新被國家控制。1880年至1894年間工人達2,500至2,600人,但後來又大幅減少。1894年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俄語Мосин, 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上校接任工廠負責人。為生產M1891步槍,工廠新增206台機器,工人數量也增加。1898年有1000個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1903年時工廠有1200個工人和940台機器工具,每年可生產約30000支步槍。蘇俄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弗拉基米爾·格里高利耶維奇·費德洛夫費多爾·瓦西里耶維奇·托卡列夫俄語Токарев, Фёд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捷格加廖夫都曾在該工廠工作。[1]

1917年工廠生產了110100支莫辛納甘步槍

十月革命前後,謝斯特羅列茨克工廠工人積極參加了彼得格勒布爾什維克革命。1917年9月起準備武裝起義。1904年入黨的老布爾什維克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巴甫洛夫當選為工廠委員會主席。10月15日工廠向彼得格勒工兵蘇維埃送去了5000支步槍。10月25日沃洛達爾斯基來到謝斯特羅列茨克呼籲起義。10月25日晚,在格里亞金斯基的領導下,謝斯特羅列茨克赤衛隊(1000 人,由護士、工人和工人妻子組成的分隊)調往彼得格勒,其中100人守衛斯莫爾尼宮。10月26日凌晨1點,由謝苗·彼得羅維奇·沃斯科夫俄語Восков, Семён Петрович率領的第二支赤衛隊1500人從謝斯特羅列茨克抵達斯莫爾尼宮,攻佔了13家印刷廠。1918年1月至1918年2月蘇俄紅軍組建前,該工廠委員會主席謝苗·彼得羅維奇·沃斯科夫俄語Восков, Семён Петрович領導的赤衛隊謝斯特羅列茨克支隊參與了保衛維堡[2]

蘇俄內戰時由於芬蘭白軍和協約國干涉軍有佔據工廠的可能,1918年疏散了機器,費德洛夫捷格加廖夫科夫羅夫市組建了一座生產武器的工廠(即捷格加廖夫工廠)。把謝斯特羅列茨克從生產工廠改為鐵路車輛維修廠。1918年10月又收到生產武器的任務,為蘇俄紅軍生產步槍、卡賓槍、營地廚房設備、水桶、杯子、茶壺、盤子、機槍彈鼓等訂貨。1920年開始生產金屬切削和量具、縫紉機梭。1922年,工廠完全轉向生產金屬切削和測量工具。1923年3月7日以工廠委員會主席謝苗·彼得羅維奇·沃斯科夫俄語Восков, Семён Петрович(1920年3月14日任紅軍步兵第9師政委,從鄧尼金手中奪回了塔甘羅格後患斑疹傷寒在當地病逝)名字命名。1925年工廠的生產完全恢復,有1760名員工。1928年產量提高五倍。1930年工廠列入全蘇儀表托拉斯。工廠第一個五年計劃在2年半時提前完成。1933年新建了機床車間。1934年開始生產用於生產高精度工具的專用車床。1935年分立出機床廠,劃歸機床人民委員部。1937年至1939年工廠開始生產積分微分方程求解機器。 [3]

1941年偉大衛國戰爭爆發後,芬蘭軍隊和德軍逼近列寧格勒,1941年7月12日蘇聯政府頒佈該工廠疏散令,7月14日工廠設備開始拆除。至7月底有1410人被疏散,其中包括631名工人,其餘779人是家屬(其中包括446名兒童)。整個8月,載有機床和設備的列車冒着轟炸從謝斯特羅列茨克出發前往東部。8月12日命名為儀器廠新西伯利亞分廠。8月29日最後兩趟列車成功撤離列寧格勒州。疏散開始三個月後在新西伯利亞的一座服裝和針織工廠的一棟四層樓作為新西伯利亞工具廠英語Novosibirsk Tools Plant的生產車間開始了生產。8月29日後由於列寧格勒被圍困,來不及疏散的設備被安置在列寧格勒已經疏散的 Krasny Instrumentalshchik 工廠的空蕩蕩的廠房中。9月,芬蘭軍隊佔領了別洛斯特羅夫。該工廠民兵部隊設法奪回了別洛斯特羅夫,並阻止了芬蘭軍隊沿 謝斯特拉河和Rzhavaya Ditch溢洪道的舊邊界線上向列寧格勒推進。捷格加廖夫指示工廠留在列寧格勒的人員組織生產新型波波沙衝鋒鎗。至1941年12月25日生產了4150支衝鋒鎗提供給列寧格勒方面軍[4]1942年4月17日起,在列寧格勒的工廠開始每天生產300枝衝鋒鎗。1942年12月開始生產複雜的蘇達耶夫PPS-42和PPS-43。1943年第四季度開始,該工廠在不減少武器產量的情況下逐步恢復生產工具。謝斯特羅列茨克工具廠的新西伯利亞分廠恢復產能。疏散員工人數從1941年的631人增加到1943年2月的705人,這要歸功於在拉多加湖冰上的人員疏散。戰爭期間,大約400名工人應徵入伍參戰,237人獲得了戰鬥勳章,其中有一名蘇聯英雄,114人陣亡。另有187人作為平民死於戰爭。[5]

1946年,謝斯特羅列茨克只有一個生產小型鑽頭的車間。舊設備留在新西伯利亞工具廠,從德國的什托克工廠拆卸的設備被運到謝斯特羅列茨克。1947年非標準工具車間投入運營。新西伯利亞分廠的員工被允許返回列寧格勒。705名員工中有45人希望留在新西伯利亞。1948年重建鑄造車間、鑽頭車間、模具車間。1949年工廠首次開始生產硬質合金刀具。[6]

1971年6月18日該工廠被授予十月革命勳章,以紀念其成立250周年。

2009年10月30日工廠關閉。

參考文獻[編輯]

  1. ^ Кукушкин В. Сестрорецкая династия. Очерки о прошлом и настоящем Сестрорецко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ого завода имени С. П. Воскова. Л., 1959, с.70
  2. ^ Ленинградская Здравница № 7 за 1974 год со ссылкой н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ий партийный архив
  3. ^ Соловьёв В. Уроки одного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 В газете Ленинградская здравница № 148 (7516 от 14.12.1989 года, с. 1-2.
  4. ^ Сестрорецк — Новосибирск. 1941—1945. СПб., 2007, с. 108. ISBN 5-86983-001-X
  5. ^ Газета В Курортном городе «С» № 5(323) 17 июня 2011, с.3
  6. ^ Петровский арсенал: история и реальность. В газетах «Вести Курортного района» август 2008 год, № 34, с. 3 и «Сестрорецкие берега» № 31 за 2008 год, 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