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費錫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錫琮(1661年—1725年),厚藩,新繁(今四川成都市新都區)人,清代詩人、經學家。

生平[編輯]

費密長子。先祖為新繁世族,[1]祖父費經虞避難至揚州,長期寓居江南。順治十八年(1661年)生,十一歲時與弟費錫璜賦《牡丹》、《桃花》詩,[2]康熙十九年(1680)四月,兄弟二人依父命隨蔡廷治治經學。[3]兄弟皆有詩名,[4]曾合撰《階庭偕詠》三卷。[5]晚年隱居江都,與弟「終日嘔吟,不絕一時。」[6]雍正二年(1724),費錫琮與張玢同游京師,並相約往汝南,又一起同往汴城。雍正三年卒於汴城。[7]著有《白鶴樓稿》。有子費冕。

註釋[編輯]

  1. ^ 《新繁縣誌》卷五「氏族」載:「明時,費氏與雷氏、陳氏稱鼎族,號費雷陳。費氏以儒學顯,雷陳無聞。清時以文學仕進有聲者,唯大柏林楊氏而已。」
  2. ^ 費錫璜《詩集自序》回憶道:「費錫璜八歲時,先子嘗命與家兄賦牡丹桃花詩,開口成理,先子為色喜。」
  3. ^ 《費燕峰先生年譜》卷二
  4. ^ 《費公祠碑記》載: 「其二子琮、璜爲詩皆有家法,而璜尤奇特,有漢魏人風味。」
  5. ^ 《國朝詩人征略初編》卷二○
  6. ^ 李宗孔:《費孝節先生小傳》
  7. ^ 張玢《費志敏先生小傳》云:「今年春,王同之汴城,先生偶感中風,越七日遂不起。余以友誼經理其喪,並割俸買舟速其子冕扶柩歸葬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