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損(?—941年),中國五代十國政權南漢官員,拜宰相大約一年。

家世[編輯]

趙損生年和出生地失載。他來自顯赫的官宦家庭,祖父趙隱為晚皇帝唐宣宗年間宰相,父趙光裔、伯父趙光逢、叔父趙光胤都是唐末乃至取代唐朝的後梁的朝廷官員。趙損為趙光裔長子。[1]

開平二年(908年),後梁皇帝朱全忠派趙光裔和右補闕李殷衡充正副官告使,出使控制清海軍且名義附庸於梁的軍閥劉隱,授其清海軍和靜海軍節度使。趙光裔和李殷衡到清海軍完成授官儀式後,劉隱將他們留在自己的幕府,沒有送他們回梁。[2]貞明三年(917年),劉隱的弟弟和繼任者劉龑稱大越皇帝(不久改國號漢,故史稱南漢)。他任李殷衡、趙光裔和楊洞潛為宰相,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3]

趙光裔雖然官至南漢宰相,但自知出自顯赫的中原官宦之家,以效力割據政權為恥,長期想着重返中原。劉龑得知,想安撫他,於是模仿他的筆跡寫了封家書,派人潛入洛陽,趙損及其二弟趙益接到「家書」後,即攜帶家眷前來南漢。趙光裔為他們的到來而驚喜,自此之後便盡心盡職於劉龑。[1][4]

效力南漢[編輯]

趙損在南漢朝廷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左丞。[1]

趙光裔卒於大有十三年(940年)。[5]趙光裔死後,劉龑任趙損為門下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十四年(941年),趙損卒於任上。[6]

評價[編輯]

  • 十國春秋》論曰:趙損繼秉國鈞,不永所事。……惜哉!

註釋及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