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陰沉木,也常稱為烏木,此外還有中華神木古沉木等俗稱,是一類炭化發黑木材的統稱,一般呈烏黑色,但也有外黑內紅、外黑內黃、外黑內綠等不同色彩。它不局限於特定植物,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過程才能形成,生長緩慢、密度大、耐腐蝕、有香氣的木材都有幾率形成陰沉木,屬於名貴木材[1]

樹種[編輯]

生長緩慢、密度大、耐腐蝕、有香氣的木材都有幾率形成陰沉木,一般常見的品種為楠木紅椿紅豆杉香樟檀木[1]

成因[編輯]

陰沉木是樹木由於地震、洪水等自然原因埋入地下後,經過重壓、水浸和微生物腐蝕等眾多因素,經過上千年的化石化作用後形成的[1]

分類[編輯]

大致可以分成三種:[2]

  1. 半炭化陰沉木:重、質密、顏色深且豐富、有放大鏡可以識別的管孔和木射線
  2. 高濕、腐爛陰沉木:含水多,三切面無法分辨
  3. 完全炭化陰沉木:一般僅為墨黑色,管孔和木射線難以分辨、鬆脆、輕、有粉化、片狀或塊狀脫落跡象。

價格[編輯]

因烏木價格高昂,一般又發現於野外,其歸屬權問題產生了不少法律糾紛。如「彭州天價烏木案」,2012年2月四川彭州通濟鎮村民吳高亮在鎮上河道發現烏木,估價高達上千萬,但卻被通濟鎮政府收歸國有,僅獎勵吳7萬元[3],吳一路將政府告至四川省高院,但其主張所有權的訴訟在2013年6月15日被四川省高院駁回[4]。此外,重慶、江西等地也發生過類似的所有權糾紛案件[3]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劉國濤,王竹青.論烏木的法律屬性及界定意義.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03):83-98.
  2. ^ 張貝. 華南地區陰沉木的鑑定、成因及其宏觀美學與應用研究. 學位論文. 廣西大學. 2013年
  3. ^ 3.0 3.1 金可可.論烏木之所有權歸屬——兼論國家所有權之種類及其限度.東方法學,2015(03):82-97.DOI:10.19404/j.cnki.dffx.2015.03.008.
  4. ^ 彭州天价乌木案终审:乌木为国有 原告上诉被驳. 人民日報. 2013-06-17 [2022-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