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顧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40年《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概史》中的顧澄照片

顧澄(1882年—1940年代約1947年)字養吾江蘇省常州府無錫縣人,中華民國政治家、數學家。[1]

生平[編輯]

清朝末年,顧澄畢業於格致書院數學科。1909年(宣統元年),顧澄翻譯了有關四元數的文獻,以《四原原理》為題名出版,這是中國最早介紹四元數的著作。[1]

此後,顧澄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後來擔任北平女子文理學院院長、東北大學數學系主任。1934年(民國23年)2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教授,參與創建中國最早的全國規模的數學學術團體中國數學會。他還擔任中國數學會發行的雑誌《數學雑誌》、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學院發行的《科學通訊》的總編輯。[1]

1938年(民國27年)3月,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成立。翌月,顧澄出任教育部次長。同年7月,內政部長陳群不再兼署教育部長,顧澄暫時代理教育部長。1939年4月,顧澄卸任次長職務,專任署理教育部長。1940年(民國29年)3月,維新政府同汪兆銘(汪精衛)的南京國民政府合流,顧澄卸任。[1][2][3]

此後,顧澄的生平不詳。大約1947年(民國36年)逝世。[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校友新聞 顧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校友會網站
  2. ^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3. ^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校友會網站稱,顧澄擔任汪精衛政權的教育部次長職務。但劉壽林主編《民國職官年表》中,顧澄之名不見於汪精衛政權要人之中。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前任:
陳群
教育部長(署理)
1938年7月-1940年3月
(至1939年4月為暫時代理)
繼任:
(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