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南北國時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北國時代這個術語是在新羅後期崔致遠的『崔文昌諸侯全集』上開始使用,後來高麗的『三國史記』上正式確定渤海為北國,新羅為南國。』[編輯]

897年在新羅與渤海爭長的事件中,新羅著名文人崔致遠所作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就是把渤海人稱為「靺鞨」,稱為「粟末小蕃」。 日本史書記載,寬仁3年(1019)3月刀伊人大舉來襲。「刀伊」在韓語屬於對於蠻夷的蔑稱,為胡人支流。

  1. 崔致遠的文章稱呼其為北國,沒有說與其同文共種,或者同屬於高句麗後裔。
  2. 三國史記正式的敘述是渤海為「靺鞨」人的國家,與新羅無關。—Gzhao (留言) 2009年6月15日 (一) 23:06 (UTC)[回覆]

渤海是靺鞨人為主體,統治階級也是靺鞨人的國家。『靺鞨(一作勿吉)渤海通典雲。渤海。本栗未靺鞨。至其酋柞榮立國。自號震旦。先天中(玄宗王子)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海開元七年(己未)柞榮死。諡為高王。世子襲立。明皇賜典冊襲王。私改年號。遂為海東盛國。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後唐天成初。』[1] 崔致遠所作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 [2] 如果無異議的話,在下近日將會修改首段。 Gzhao (留言) 2009年6月15日 (一) 23:1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