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唐滅焉耆之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郭孝恪憑藉他在哪一次戰爭中的表現而受賜唐太宗的璽書?
    唐滅焉耆之戰條目由宋世怡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宋世怡討論 | 貢獻),屬於「warfare」類型,提名於2018年7月5日 04:09 (UTC)。
    • 暫不投反對票(-)反對,另對Walter Grassroot批量投贊成票的行為表示抗議。意見見下:
    1. 戰後處理一節看起來像是小說而不是維基百科條目。可否僅僅描述事實以及概括歷史學家的評論。
    2. 請問全文引用《賜郭孝恪璽書》的必要性是什麼?如果無論如何都要引用,也請翻譯成現代漢語。這裏不是文言文維基百科。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5日 (四) 05:13 (UTC)[回覆]
    • (+)支持:引用是應該順帶翻譯,但不至於使本條目不符合標準。こいちぼん留言2018年7月5日 (四) 07:44 (UTC)[回覆]
      • 不是「順帶」翻譯的問題。這裏不是文言文維基百科。僅僅是成段引用古文不翻譯,已足夠作為反對票理由。如果我原樣引用一段日文不「順帶」翻譯,難道符合基本內容方針?(內容方針竟然真的不要求使用現代漢語書面語😂)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5日 (四) 08:35 (UTC)[回覆]
        • 文言文也是中文啊,你得看它有多古,以能理解為宜。如果大部分現代人覺得引用那篇書看不懂,就應該翻譯。講個笑話,李鵬下台嵌字詩這條目裏面有首詩,還是有跟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的,可是大家都能理解,也就不用翻譯了。我是覺得本條目的文言文還能大致理解,但是有些不專門研究文言文的不一定看得懂,故還是要翻譯,但不是什麼很大問題。但你不能把日文和文言文混為一談,日文和中文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而現代漢語是在文言文基礎上發展過來的。こいちぼん留言2018年7月5日 (四) 09:14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Walter Grassroot留言2018年7月5日 (四) 12:34 (UTC)[回覆]
    • 我翻譯好了。另外講兩句:1)要是Walter Grassroot認為他贊成的條目都符合標準,那麼投票是他的自由,跟別人沒有關係。而認為符不符合標準,決定權都在他。況且他也不是每個新條目候選都投支持票。2)看這條目的情況,歷史學家研究的恐怕不是很多,所以戰後處理只能意譯古文,沒法放進歷史學家怎麼講。史官這麼寫,我們就這麼翻譯,不是小說。歷史跟小說是有區別的。順便,要是不能容忍出現文言文,我把它刪掉了,改放維基文庫的資源。別的我不多講了。こいちぼん留言2018年7月6日 (五) 01:45 (UTC)[回覆]
      • 意見:
      1. 如果歷史學家研究得不多,說明可用的材料少,應該少寫,而不是因為研究不充分所以就什麼都往裏放。
      2. 不是不能容忍出現文言文,而是不應當用成段的文言文當正文。這種常識性的問題還有疑問?
      3. 我前邊的意見說了,「全文引用《賜郭孝恪璽書》的必要性是什麼?」如果一個人得了諾貝爾獎,難道要把證書上的文字全文翻譯過來?儘管得到了翻譯,意見並沒有得到回應或解決。
      4. 既然您說那個,判斷錯誤的,顯然不合規的,我至少能舉出十個例子來。他投錯支持票的並不少。而且在投票中給出具體意見的,百中無一。您說他這麼投票有道理,我是無法相信的。誰都會有判斷錯誤,但至少要稍微努力判斷一下吧?你可以說一個WG不會對DYKC造成什麼大影響,假如有3個呢?勿以惡小而為之,更勿以惡小而容忍。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2:33 (UTC)[回覆]
    • 可用材料多着呢,而且都是古籍的一手來源,你要說歷史學家的研究反而是加工過的,還不一定中立。這文言文是放在引用里的,而且我已經刪掉了,你就不用再講了。另外請維持善意推定,說不定他先把所有條目看了一遍,然後統一投票的呢?不要因為他不睬你就說他惡。「全文引用《賜郭孝恪璽書》的必要性是什麼?」他不回答,倒還是他的問題。但也許他工作忙呢?像我這种放暑假有空的人可不多。こいちぼん留言2018年7月6日 (五) 02:45 (UTC)[回覆]
      • 歷史條目僅引用古籍是一種無奈的行為,應當儘量避免。因為古代歷史書並不符合現代人的常識和學術規範,這還需要解釋?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2:53 (UTC)[回覆]
      • 您對我進行了不合理的推測,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我不要求你「善意推定」,因為你已經在以己度人了,以己度人會導致溝通無效,請您注意。你可以對我的言論不感興趣,但不要嘗試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推斷別人動機。你憑什麼認為因為他不理我我就覺得他惡?勿以惡小而不為,說的是事情的善惡,和人沒有關係。我從來都是就事論事,也請您做到就事論事,不要有意無意地給我扣人身攻擊的帽子。我兩年多以前,大概是我第一個DYK條目的時候,就抗議過他的批量投票,當時我看到他短時間批量投票,以為是個機械人,當時我還說我很遺憾被機械人投了支持票。你沒看見,他可能也沒看見而已。我在DYK兩年多,WG一直一次投多個條目,常常還是間隔兩分鐘之內投兩批,所以可以確認他看一批條目的時間大概就是兩分鐘左右。
      • 我也從來沒有要求過別人「快速回應」,哪怕他晚一年回應也沒問題。然而顯然他並不是沒時間回應,而是不想回應。如何區分一個人沒時間還是故意不回應,這也是常識級別的吧?您非要「善意」認為他這麼做是對的,我也攔不住你。沒有材料不是隨便寫條目的理由,沒有時間也不是隨便投票的理由。我當然無權要求禁止他這樣做,但我有權利表示對這種行為的不滿。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2:50 (UTC)[回覆]
        • 好吧。雖然這些都是你的推測,你無法證實他確實這麼做,我也尊重你這樣表示不滿的自由。但是就是小小提醒一下,他這樣投票也是他的自由,我也有認為你批評他是不對的自由。我又沒說你人身攻擊,你自己要這麼說的,你不也是給我扣帽子?「不要因為他不睬你就說他惡」是我一時衝動講錯了話,本來想刪掉的,但為時已晚,我對此很抱歉。好吧,「勿以惡小而為之」是告誡WG的話,不是對我說的啊,原來如此。歷史條目僅引用古籍,它們也都是書啊,也都是可靠的參考文獻,也有大量學術論文引用;你沒有考慮到在那個特別的歷史時代下的語境,古代可能有學術規範嗎?照你這麼說,我們都不要用古籍了,沒有論文應當以古書為參照;那麼好極了,沒有古代文學系的學生能畢得了業了。こいちぼん留言2018年7月6日 (五) 03:29 (UTC)[回覆]
          • 古籍有的可靠有的不可靠,就算是可靠的,閱讀方法也是有專業要求的,原樣引用以後普通的讀者讀得懂的可能性很低。更不用說有一些根本不符合維基百科的文體要求。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5:34 (UTC)[回覆]
          • 我不需要證實WG心裏是怎麼想的,我只需要列明他的行為看起來是什麼樣的就行。他的行為可以確證有負面影響,我當然可以批評。並且我做這樣的批評是對社群有益的。明確什麼事情是好的什麼事情是不好的是一件事,怎麼處理是另一件事。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5:38 (UTC)[回覆]
            • 那麼您認為在同一筆編輯對很多條目投下多張支持票對維基有什麼負面影響呢?我個人是嚴重懷疑他真的細細審視檢查過這些條目了嗎。-游蛇脫殼/克勞 2018年7月6日 (五) 05:49 (UTC)[回覆]
              • 負面影響我舉一個例子:我個人雖然沒有證據,但我相信他沒有認真審閱條目就投了至少數以百計的DYK支持票,其中有一些顯然是錯誤的,這些票會讓人看到有的維基人不在乎在DYK的支持票的價值。一來對條目作者來說是缺乏尊重的。至少我當年就覺得我的條目靠這種「機械人票」通過了評審根本不值得自豪,反而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別人並不在乎。二來作為評審者我內心無法接受自己的一票和那種機械人票等同,我自然會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社群很愚蠢。再加上WG竟然還在一些場合吹噓自己貢獻大,就更加令我瞧不起中文維基百科社群,連基本的對錯好壞都不分?我當然不認為自己能代表別人的看法,但我相信會有一些人同意。往寬泛了說,「機械人票」會助長社群分裂。我雖然不喜歡中文維基百科社群,至少我還希望它變好。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6:22 (UTC)[回覆]
                • 請容許我問一下,為什麼「『機械人票』會助長社群分裂」?-- YouTable 2018年7月6日 (五) 07:09 (UTC)[回覆]
                  • 這種做法會降低DYKC的有效性。DYKC是入門級別的評審,對很多新人來說是塑造基本觀念的地方。DYKC不能夠起作用的話,就可能產生更多的大量寫條目但是沒有興趣與社群中他人達成一致的「資深維基人」。(或許有的人會認為,維基百科網站以外的交流才更有效,然而過度依賴小團體的交流會更加助長社群分裂。)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7:21 (UTC)[回覆]
                • 鑑於こいちぼん誤解了我的意思,我解釋一下:我沒有證據證明WG沒有認真審閱條目,但我有證據證明他投了至少數以百計的DYK批量支持票,這些支持票里都沒有具體意見,僅僅說符合DYK標準,其中有一些顯然是錯的。我不僅沒有證據證明WG有主觀惡意,也不認為他有什麼主觀惡意。我認為他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但我沒有證據。我認為他的做法是對社群有負面影響的,並且我有證據。 --🐕🎈(永不參與動員令) 2018年7月6日 (五) 09:18 (UTC)[回覆]
    • (+)支持:內容詳盡,符合標準。--相信友誼就是魔法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識水平 2018年7月8日 (日) 12:51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感謝貢獻。哪位維基人自稱是天神的下凡,並隱瞞真實身分2018年7月9日 (一) 04:15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Sæn中動員令:為西雅圖橋樑列表消綠 2018年7月12日 (四) 01: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