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埃德曼降解法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分子細胞生物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化學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化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化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暫時以未翻譯的名稱創建,觀察一下點擊量和搜尋引擎的結果如何變化。—Choij (留言) 2009年3月6日 (五) 10:35 (UTC)[回覆]

Edman degradation在網上可以找到以下的中文譯名(按使用率由高至低排序):
  1. 埃德曼降解 or 埃德曼降解法
  2. 愛德曼降解
  3. 愛德門降解
  4. 愛德曼降解反應
不過作為人名使用的Edman (Pehr Edman),卻是譯為愛德門的比較多(按使用率由高至低排序):
  1. 愛德門
  2. 埃德蒙
  3. 埃德曼
茲供參考^_^--210.6.97.235 2009年7月7日 (二) 07:38 (UTC)

您誤會了,中文名其實已經在原文中給出了,回退您的編輯的原因是目前的討論未有共識使用中文。相關的討論在Talk:洛森重排反應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建議修改Wikipedia:命名常規這裏,歡迎參與。—Choij (留言) 2009年7月7日 (二) 11:05 (UTC)[回覆]

  原來如此^^"
  至於共識問題,其實Wikipedia:命名常規裏已有「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譯在中文中更加常用,請使用中文來對條目進行命名,並將外文原文附在條目的首行」的說法,竊以為這已經足夠了。
  不過,誠如前述,小弟只是提供一些資料「供參考」而已(也許把既有的譯名按使用率排序臚列,有助大家達致共識或未可知),小弟並不堅持條目非移動到中文標題不可的 ^_^
  剩下來的工作,有勞大家了^^"--210.6.97.134 2009年7月17日 (五) 11:17 (UTC)

Edman降解 (10100) 埃德曼降解 (1420) --Choij (留言) 2009年9月18日 (五) 00:37 (UTC)[回覆]

  • 我就是點你上面的連結,得到的第一個結果是1萬多, 第二個結果是2萬1。 請問你是用繁體google麼? 我用的是簡體。 看來最多的結果還是埃德曼降解。 謝謝 —Munford (留言) 2009年9月18日 (五) 14:45 (UTC)[回覆]

用的是 google.com 未指定語言和地區的搜索。 請另見Category:人名反應,對於這類條目的命名,我的意見是儘量保持一致。—Choij (留言) 2009年9月18日 (五) 15:16 (UTC)[回覆]

  • 有中文翻譯的儘量使用中文名,這個是維基的慣例。 不是太理解為什麼化學條目需要例外。 這個google結果也是中文為多。我覺得應該按照現在的方針處理。 不應例外。 —Munford (留言) 2009年9月19日 (六) 02:28 (UTC)[回覆]

因為人名反應的可用譯名太多,不如直接用原文交流方便和明了,沒有必要因為哪個譯名更常用的問題而爭執,這也是目前大多數教材和文獻的處理方法。—Choij (留言) 2009年9月19日 (六) 03:0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