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討論:Automatic taxobox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模板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無需評級。
本模板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生物專題 (獲評模板級不適用重要度
本模板屬於生物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生物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模板級模板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模板無需評級。

2016-02[編輯]

「Automatic taxobox」?!應該是「Semi-automatic taxobox」!(Excel 放屁版) --凡夫2015留言2016年2月19日 (五) 13:05 (UTC)[回覆]

是否應為生物分類系列模板設置240px的寬度。[編輯]

最近注意到生物分類系列模板因為模板過寬而導致排版困難,尤其是其它圖片與模板並排放置時。現提議將生物分類系列模板的寬度默認設置為240px。--——🦝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2日 (一) 06:30 (UTC)[回覆]

例如?--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07:31 (UTC)[回覆]
我稍後找一下--——🦝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2日 (一) 10:26 (UTC)[回覆]
例如:[1],經查是自英維翻譯而來,並保留了英維的原始排版,但問題是英維的{{speciesbox}}(及其它同類模板)默認寬度為240px,中維的應該是400px,這樣一來,左邊是圖片,右邊是分類信息框,結果就是正文被嚴重擠壓。--——🦝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2日 (一) 14:02 (UTC)[回覆]
我見過更離譜的,中間只有一個字的寬度。但是暫時找不到了--——🦝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2日 (一) 14:31 (UTC)[回覆]
我看到的兩者排版基本一樣,正文空間足夠,信息框有width: 200px,來自Template:Taxobox/core。用圖床發個截圖?不登錄賬號或者換瀏覽器試試?--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15:01 (UTC)[回覆]
不是當前版本,是我發的那個版本。--——🦝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2日 (一) 15:17 (UTC)[回覆]
「由Huinculsaurus(討論 | 貢獻)在2021年5月29日 (六) 12:29編輯」與勺嘴鷸最新版本,在我這裏基本沒有區別,未見寬度異常。--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16:26 (UTC)[回覆]
外觀描述那一章明顯被右側的模板和左側的圖片擠壓了啊。--——🦝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3日 (二) 01:05 (UTC)[回覆]
可能與您的顯示設備解像度有關,或者與您的個人參數中設置的縮略圖大小有關。另外,如其他人所言,最好給個截圖,我這裏也沒看出來有什麼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9月14日 (三) 02:31 (UTC)[回覆]
https://picx.zhimg.com/80/v2-09fdec5b20df4cd4b250924b6787cab8_1440w.png
這裏的文字明顯被右側的模板和左側的圖片擠壓了,我之前還見過更離譜的,中間剩的空間每行只有一個字,但是暫時找不到那個條目了.--——🦝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5日 (四) 04:45 (UTC)[回覆]
Special:參數設置-外觀-文件-小圖片尺寸,從400px改回220px應該就行。成因未查。--YFdyh000留言2022年9月15日 (四) 07:24 (UTC)[回覆]
看了截圖,猜測還有一種可能是瀏覽器的頁面縮放級別大於100%,且圖片默認縮略圖尺寸設置過大造成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9月16日 (五) 02:37 (UTC)[回覆]
從截圖來看,這顯然不是信息框模板的問題,因為左側那張「頭部素描」圖片並不在信息框之內,卻同樣存在過於寬大的問題。點開此歷史頁面的源碼便能看到,那張「頭部素描」圖片並未設置寬度,故應顯示為220px(維基百科的圖片默認寬度),但截圖中顯示的寬度肯定不止220px,所以這是用戶端的設置問題。實際上本地和英維的生物信息框均未指定圖片默認尺寸,即默認顯示為220px,與生物信息框配套使用的化石時期模板 {{phanerozoic 220px}}({{fossil range}} 的元模板)也是這個寬度。至於「240px」這個數據,出自生物信息框中使用的 IUCN 系列圖片,但240px其實是這些圖片的原始寬度,當這些圖片被用在生物信息框中時,也都是默認顯示為220px。--蕭漫留言2022年9月16日 (五) 16:38 (UTC)[回覆]
原來如此,我一直以為是模板默認寬度的問題,感謝解惑。--——🦝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8日 (日) 13:26 (UTC)[回覆]
我之前將部分條目的信息框強制設為了240px,是否應當改回?--——🦝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20日 (二) 05:02 (UTC)[回覆]
沒必要改回。不過「image(n)_width」這個參數已經棄用了,在模板中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如有條目使用了該參數確實應當移除,或者改用「image(n)_upright」。--蕭漫留言2022年9月21日 (三) 13:44 (UTC)[回覆]
好的,謝謝。--——🦝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22日 (四) 01:37 (UTC)[回覆]

提議修改自動生物信息框系列模板以適配無中文名的情形[編輯]

當前在分類群無中文名的情況下,會自動取學名作為條目名,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名被顯示兩次,例如在紫冠蕉鵑中,這個屬是從冠蕉鵑屬中拆分出來,因此目前還沒有中文名,就在模板中顯示為「屬:Gallirex Gallirex」,但是這樣非常多餘而且影響美觀,其實只顯示為「屬:Gallirex」即可,如同這樣:Special:PermaLink/74351122。--——🦝英特浣熊耐爾留言貢獻 2022年11月1日 (二) 12:35 (UTC)[回覆]

如果確認沒有問題,可以提交編輯請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1月1日 (二) 13:14 (UTC)[回覆]
我用戶沙盒的那個只是用以前的{{Taxobox}}模板做的效果。我看了那幾個模板沒看懂怎麼改。(哭--——🦝英特浣熊耐爾留言貢獻 2022年11月1日 (二) 13:26 (UTC)[回覆]
對技術層面不熟,但是支持此提議。——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2年11月1日 (二) 14:44 (UTC)[回覆]
這樣改大概可以,但建議覆核實際效果,我沒有檢查其他條目。--YFdyh000留言2022年11月1日 (二) 16:37 (UTC)[回覆]
這種情況可在分類單元模板的「|scientific_name=」參數中加入解析器函數(「<noinclude>」標籤),讓學名只在模板頁顯示,不在條目中顯示即可。如果是物種或種下單元沒有中文名,可嘗試以下兩種解決方式:
  1. 在條目中的信息框內添加「|name=」參數並填入空格,這樣原本應作為中文名顯示的學名便會被覆蓋,但可能會有編者誤以為「|name= 」這樣的空參數是冗餘代碼並將其移除,建議將空格改為 <!-- xxx --> 來提醒其他編者。
  2. 專門為該物種/種下單元建立一個種級分類單元模板/種下分類單元模板,像上面那樣利用解析器函數(「<noinclude>」標籤)來避免學名在條目中顯示,同時在條目中改用{{Automatic taxobox}}模板生成信息框,通過其「|taxon=」參數調用這個種級/種下分類單元模板。(題外話:「Category:物種分類學模板」這一維護分類中,絕大部分都是多餘無用的模板,在逐一檢查後將批量提刪。)--蕭漫留言2022年11月2日 (三) 22:45 (UTC)[回覆]
    感謝--——🦝英特浣熊耐爾留言貢獻 2022年11月3日 (四) 09:33 (UTC)[回覆]
    才發現用不着那麼繁瑣,直接給學名加上「<noinclude></noinclude>」標籤就行:Special:Diff/74419938。--蕭漫留言2022年11月4日 (五) 16: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