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Dirrival/存檔05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不知兄是否在做清朝廣東學政列表?[編輯]

如兄在弄了,我就暫時不添加這條列表。天地一沙鷗,人間任我行 (留言) 2011年11月15日 (二) 19:48 (UTC)[回覆]

Re:於敖[編輯]

感謝兄台留言,愚弟暫且找不到他的信息。我竊以為應當是在《河州志》中,如果沒有的話;另外一種可能是他為軍籍(岷州千戶衛),恐怕方志中無載,而只能在兵部的一些檔案,或者族譜中才能有。我會留神去找這方面資料。謝謝。--Walter Grassroot () 2011年11月16日 (三) 01:00 (UTC)[回覆]

關於光緒九年翻譯進士[編輯]

清銳恩順等的資料皆稱中光緒九年癸未科繙譯進士。我看您編的模板里並沒有此科,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望您賜教。謝謝!Sgsg (留言) 2011年11月18日 (五) 00:40 (UTC)[回覆]

關於汪伯昆條目的快速刪除[編輯]

由於「名稱錯誤的條目」並不符合Wikipedia:快速刪除的標準,因此特地前來通知您,您所掛上的{{delete}}模板已被移除;但這並不代表此條目或是其內容沒有問題,建議您可以改使用其他維護模版,如果仍然認為此條目不適合存在於維基百科,得麻煩您使用其他合適且符合快速刪除標準的理由,或是送交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處理。—Alberth2 汪汪 2011年11月30日 (三) 08:38 (UTC)[回覆]

西夏參選特色條目[編輯]

你好,西夏現在正在參選特色條目中。本條目內容豐富,架構完整,註解詳細,圖片也十分豐富。如果閣下有意願,不知能不能撥空評鑑,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2月4日 (日) 14:06 (UTC)[回覆]

Re:果齊斯歡[編輯]

余兮兄我所深信,改之甚佳,忒謝賞識,一切請逕行處理。--Aaa8841 (留言) 2011年12月12日 (一) 16:10 (UTC)[回覆]

Re:鎮海學宮[編輯]

已經上傳,並更換孔廟列表中的圖片。—思域無疆 講大道 做事體 2012年1月15日 (日) 02:28 (UTC)[回覆]

Navbox[編輯]

暫時回退了{{Navbox}}的更新。目前在我的環境下已經正常了。請繞過緩存測試。--達師218372 2012年1月21日 (六) 11:47 (UTC)[回覆]

武進士的問題[編輯]

整理之中有一些想法,只說清代的

  • 1、登科錄和會試錄應該是有一些的,一檔就有,看到有篇研究說回族進士的,裏面有引用了很多康熙年間登科錄的資料
  • 2、知道某科每個省的中額,可以從某省的通志列出哪些人中式,這也是我盡量列出每省中額的原因。當然是粗略的,而且可能有一些錯誤,比如年份,而且名次也不能確定,那個只能靠金榜或登科錄
  • 3、我用的實錄是http://www.qinghistory.cn/上下載的可檢索版,肯定會有一些錯誤,中華書局的影印版sina的資源也可以下載到,暫時沒有時間一一核對。Urga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6:04 (UTC)[回覆]

歷史提升計劃邀請函[編輯]

歷史提升計劃邀請函

Dirrival/存檔05,您好

歷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進入第三期了,本計劃旨在提升歷史相關條目的質量,範圍涵蓋歷史、國家、文明、文化、專門史、歷史事件、制度、戰役等等與歷史相關的條目。 內容包含:

  • 提供合作寫作平台,你可以在這裏尋找一同寫作的夥伴單一條目提升計劃),或是開啟主題式的寫作(一系列條目計劃)。
  • 發表優秀條目,如果你有寫的不錯的歷史條目,可以在提報貢獻發表你努力撰寫的條目、列表或圖片
  • 討論歷史條目,如果你在寫作時發生相關歷史疑問或爭議,也可以在歷史條目探討與問題解決發表問題,讓許多同好一同解決問題。

期盼您能加入我們提升質量的行列,一同改善或創建更高品質百科條目。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可使用{{subst:歷史提升計劃/邀請2}}語法張貼至您認識的維基人對話頁,將此消息廣為推介來共襄盛舉,謝謝。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各領域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歡迎您參與其他子計劃,請參閱主計劃說明。謹祝編安。


{{subst:#if: |邀請人:

邀請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1月27日 (五) 12:34 (UTC)[回覆]

感謝。[編輯]

因為是新手,不知可以用移動的方式編輯條目,不好意思。多謝您指出錯誤。清晝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07:17 (UTC)[回覆]

關於盧象昇的『昇』、『升』[編輯]

我認為古人名字應該是寫繁體較好,這兩字並不同。--Outlookxp (留言)

Re: 同治[編輯]

有關「同治」及「同治帝」備受爭議之資料乃有文獻參考,合符維基百科內容文獻來源標準。 SoHome Jacaranda Lilau (留言) 2012年2月24日 (五) 10:07 (UTC)[回覆]

請參考百度貼吧第401087403號文章及自行翻查有關書籍尋找有關線索。但你知否何解愛新覺羅生父帝號曰順治,光緒父帝號曰同治? SoHome Jacaranda Lilau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17:27 (UTC)[回覆]

稍有腦的人都會意識到,以這類級數的文章,絕不會是在百度貼吧原創的文章。難道你想講任何專業級文章一旦轉載到百度貼吧都會使原文章變成毫無學術價值?而且你有任何證據反駁「同治」並非指「英女皇跨海授權慈禧太后以母子身分同歸於治」嗎(不要用「我在白道線索找不到答案,所以此事就是從來沒有發生過」來回答我)? SoHome Jacaranda Lilau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17:38 (UTC)[回覆]

待閣下有幸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特派國際機密情報通訊要員再說吧!做迷夢的是你! SoHome Jacaranda Lilau留言2012年5月7日 (一) 21:25 (UTC)[回覆]

弗朗索瓦 奧朗德快速刪除通知[編輯]

您好,您創建的頁面被提出快速刪除,該條目很快會由管理員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請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刪除模板。若提刪理由不適當或您已對條目做了適當修改,請在被提刪頁面的頂部、快速刪除模板下方放置{{hangon}}模板,並在討論頁中說明。您也可以同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

提示:在該條目被刪除後,您可聯繫管理員,要求他們將刪除前的條目內容通過郵件發送給您。 --烏拉跨氪 2012年2月28日 (二) 18:39 (UTC)[回覆]

關於某國維基[編輯]

幾年以來,有不少中國用戶在日文維基南京大屠殺條目里加過照片,但最後無一例外地都被刪除了。現在那裏更是放上了「XX親善」的圖片,並且沒有任何一個日本人出來質疑。按照維基通常的以共識為基礎的運作方式,我覺得可以認為普通日本人對歷史普遍沒有反省的態度。--Gilgalad 2012年3月1日 (四) 03:06 (UTC)[回覆]

吉米威爾斯會直接干預嗎?我覺得不會不會,所以還是得在日文維基的框架下解決問題。但是從現在情況看起來,必須有至少七八個會日文的中國用戶才能在人數上壓倒現在把持這個條目的那些日本人。要是去奧巴馬的G+那旅遊的人對日文維基也有那麼大興趣就好了。。。奇怪的是在日的中國人似乎並不關心日文維基。--Gilgalad 2012年3月1日 (四) 09:18 (UTC)[回覆]
我支持向威爾斯申訴,也許這會是第一個提出跨語言干預的例子?我們是否需要用英文寫一個關於南京大屠殺問題的簡要說明,包括我們對大屠殺本身的看法,以及jawp長期以來在這個條目上嚴重不中立的種種做法?--Gilgalad 2012年3月7日 (三) 11:39 (UTC)[回覆]

回覆:桂林市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謝謝您的幫助和提醒。我有閒暇的時候將之一併處理。--氫氧化鈉 NaOH 2012年3月7日 (三) 09:10 (UTC)[回覆]

明清進士[編輯]

好阿,我很有興趣加入大家,不知道怎樣才能參加? Sgsg留言2012年3月9日 (五) 09:08 (UTC)[回覆]

2012年3月[編輯]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並感謝閣下對艾布·泰馬姆作出的貢獻。

可是,由於艾布·泰馬姆已被懷疑侵犯版權,按規定不應在該條目進行重寫。因此,我們已經把閣下重寫的內容移動到該條目的臨時頁面,請閣下繼續在該臨時頁面進行重寫。在確認重寫內容沒有侵犯版權後,我們將會讓您重寫的內容成為正式的條目內容。謝謝您的合作。--Nivekin請留言 2012年3月9日 (五) 10:01 (UTC)[回覆]

re[編輯]

用漢語拼音作為分類排序本來就不對吧,不管是什麼條目里。--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3:32 (UTC)[回覆]

避免地域性,維基百科不是中國的維基百科。在沒有合理的共識確定用何種字符排序前,不排序顯然是最好的選擇。至於人工排序字是漢語拼音+中文的,在下的觀察是依然使用漢語拼音的排序,沒什麼區別。--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3:46 (UTC)[回覆]
WP:BIAS--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3:53 (UTC)[回覆]
繁簡共存是社群早已達成的共識吧,既然決定共存,自然不違反方針。但是用拼音排序是另一回事,並沒有任何的共識表明中文維基百科可以採用漢語拼音作為排序字。那麼這種顯而易見的不能被其他地區中文使用者接受的方式當然因該修改。--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3:57 (UTC)[回覆]
我不否認漢語拼音確實有較大的適用範圍,但是明顯的是,一些國家和地區並不使用漢語拼音。以中華民國為例,也只是用漢語拼音作為翻譯使用,而非日常使用。可見漢語拼音在很大程度上並為完全被中文圈接受。而漢字排序是默認排序,在下認為在沒有共識確定使用那一種形式作為排序字之前,不加以人工排序才是因該做的。您不能因為拼音用的人多,就容許拼音做人工排序字。那麼為什麼維基百科還要承認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呢?如果台灣用戶使用他們自己的羅馬拼音或者注音符號坐排序,請問作為大陸人的您是否能接受?即使您可能無所謂,那麼中文使用者又有多少人會因為不認識注音符號而遭遇查詢困難?那麼如上種種問題,是任由其存在,等到未來的不知道哪一天達成共識了再作修改,還是使用默認的排序?如果您的用法不能被一部分中文使用者接受的話,顯然違反了維基百科的基本方針。--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4:17 (UTC)[回覆]
您說的有道理,我還是去客棧吼一下吧。--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4:35 (UTC)[回覆]
這正是在下之所以認為不太可能在人工排序字方面達成什麼共識。既然爭議,甚至可能違反方針,不如不用。在下理想的是排序字也可以按需求轉換。zh-twd的用戶顯示繁體字排序,zh-cn的用戶顯示簡體字排序,只是理想。。。。--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4:45 (UTC)[回覆]
好的。--AddisWang (留言) 2012年3月15日 (四) 14:55 (UTC)[回覆]

collapsed[編輯]

{{{state<includeonly>|collapsed</includeonly>}}},請問一下這段代表這什麼?烏拉跨氪 2012年4月7日 (六) 10:59 (UTC)[回覆]

求教[編輯]

您好,如您方便,請解答下這裏的問題:WP: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底多少。謝謝。--t8 2012年4月8日 (日) 15:37 (UTC)[回覆]

關於韓國姓氏被刪除一事[編輯]

我是那些分類主要創造者,我想知道你憑什麼以你個人之見就予以清除,你所謂「理據:漢字姓氏,完全沒有必要再按照國家、地域建立並列的分類,而可以按照支系細分為xx地某氏。不同國家的同一姓氏可能是同源的,而同一地區的同一姓氏也可能是異源的。這些加註括號的分類純屬多此一舉,建議全部合並到相應姓氏分類中去。這些分類多在Category:韓國姓氏中,其實連建立者自己也沒分清楚朝鮮半島和韓國,這分類的主條目是朝鮮半島姓氏,分類下同時有Category:黃姓和Category:黃姓 (韓國),混亂不堪,令人無所適從」,當初之所以會想創造這樣分類,是漢字人名條目中,事實上使用漢字為姓名的國家文化有好幾個,在做整理跟分類時會產生相當程度混亂,有些漢字姓氏又是特定區域獨有,為什麼不做整理?連條目之中關於姓氏部分,都有特定姓氏以地域做介紹,那為什麼分類不行,這些分類都是我花很久時間去整理,憑那句話就全部抹殺,是非常惡劣低級的行為,你所謂混亂不堪只要經過整理就好了,有什麼刪除的必要性?「其實連建立者自己也沒分清楚朝鮮半島和韓國」,廢話因為那不同的人所創,所謂自己沒分清楚是在鬼扯什麼?你一定不去看分類創造者是誰,我認為漢字姓氏有分類的必要姓,至少可以區分來自文化圈是日本、朝鮮半島、中華區或越南,分類的目的就是要將眾多條目頁面,做出合宜的編排整理,同時可以透過搜尋分類有效地找到相關頁面,全部混在一起是幹什麼?那乾脆所有分類都廢除算了,正反你覺得混亂不堪無所適從,動不動就刪除是惡劣的舉動。--ZTCRV留言2012年4月9日 (一) 03:44 (UTC)[回覆]

Re:南京的江蘇省保[編輯]

分區尚未發現有不準確的,後三批公佈的時候已精確到哪個區哪個縣,但我這裏目前還沒有找到前四批的準確資料,編號都不清楚,如果您要擴充成列表的話最好能再核實一下。關於圖片的事,至少有十四五個沒有照片的條目我這裏還可以補上照片,不光是南京,蘇、錫、常、鎮、揚我這裏也有大量未上傳的照片,目前比較懶,等到想寫的時候才現找現傳。等下我會陸續給南京這部分補上圖片。--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3日 (五) 08:47 (UTC)[回覆]

在我手頭有一本1992年2月出版的《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南京篇》,裏面的莫愁路基督教堂也寫着位於建鄴區莫愁路390號,但根據2002年南京新一輪區劃調整,建鄴區界確定為北起漢中門大街,南至秦淮新河,東迄外秦淮河,西到長江中線,所以現在莫愁路基督教堂應屬白下區。關於聚寶山,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雨花台還被叫做聚寶山,這個還真不清楚。我也有一問題,在表格中我沒找到古天文儀器,但之前去紫金山天文台參觀的時候恰巧拍到了文保碑,是屬於1982年3月的那批省保的,也是和紫金山天文台合併了麼?--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4日 (六) 09:39 (UTC)[回覆]

好,到時候我會儘量抽時間上傳一些圖片,另,如果列表能做出來的話,那麼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這個條目有必要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樣,做成列表+模板的形式,現在的太長,看起來不方便,算作一種過渡形式吧。另,南京市最近也公佈了第四批市保,一個一個打太麻煩,如果有代碼的話希望能幫個忙錄上去,另外前兩批的也缺編號,我也一直都沒找到。--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4日 (六) 10:12 (UTC)[回覆]

第三批在網上還是比較好找的,比如這裏,主要是前兩批公佈時間早的(82年和92年)不好找,現在參考的貌似還是一個網上其他人整理過的表,而且是合在一起的,原始的沒有找到,不知道地方志上有沒有。--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4日 (六) 10:28 (UTC)[回覆]

網上有1995年版《南京文物志》下載,附錄里有《南京地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包括前兩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完整名單,沒有編號。另外這個材料[1]也有些價值。--Gilgalad 2012年4月15日 (日) 18:19 (UTC)[回覆]

目前江蘇省我已經走過的城市有六個,南京、蘇州、揚州、鎮江、無錫和常州,除了南京拍的比較多比較細以外,其他大多是在每個城市的市轄區範圍內拍那麼十幾處省保,剩下今年計劃去的城市有泰州、南通、徐州和連雲港。這段時間太忙,去常州還是以多熬了兩個晚上加班趕圖為代價的,有時間只能先把去過的城市照片補一補,也包括南京的市保等等。泰州應該五一前就有會找機會去,其他城市可能要等一陣子了。--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7日 (二) 05:59 (UTC)[回覆]

re:銅鐘[編輯]

大鐘亭的洪武大鐘是銅鑄大鐘,我查了南京市地方志,這一點可以確定。關於梅庵,這個條目是我建的。寫條目的時候在南京文博信息網看到梅庵與中央大學舊址分列,同為省級文保,現在這個原始網頁已經找不到了,只有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保留了部分信息。從2002年公佈的第五批省級文保文件來看,梅庵並不屬於這一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條目里的1~3批文獻裏包括了後來升級為國保的項目,應該是完整資料,其中沒有梅庵,也沒有南京文博信息網裏提到的中央大學舊址和金陵大學舊址。因此我傾向於認為梅庵、中央大學舊址以及金陵大學舊址都屬於1995年公佈的第四批省級文保(這些單位在1、2、3、5批次的完整列表裏都找不到),我當初寫成2002年是寫錯了。但是梅庵是否歸入了中央大學舊址一起升級為國保單位,還不能確定。--Gilgalad

更正:我在2002年第五批省文保單位的文件里看到中央大學、金陵大學、金女大舊址這些單位了。我想梅庵應該是歸入了中央大學舊址,奇怪的是南京文博信息網把它單列了。另外,記憶中只有原中央大學大禮堂門口豎了一個碑,其他建築那裏不一定都有,豎一個青石碑好像成本近萬。--Gilgalad 2012年4月13日 (五) 16:42 (UTC)[回覆]
你給的這個連結信息很有用,這下清楚了。謝謝。--Gilgalad 2012年4月13日 (五) 16:47 (UTC)[回覆]
兩位不用糾結了,梅庵東入口處的牆裏嵌有一塊文保碑,在下的工作室離梅庵不過五十米,明天我去看一下碑上有無時間。--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3日 (五) 18:15 (UTC)[回覆]
經查,梅庵上的碑刻是1992年3月的南京市保碑,值得一提的是,六朝松前留有一塊同一時間的國立中央大學舊址南京市保碑,也就是說最初作為市級文保的時候二者是同時公佈並且分開的,個人覺得,梅庵應該不屬於1995年的那批省保,升級梅庵為省保時沒有什麼理由不一同升級國立中央大學舊址,校園裏的其他民國建築的價值不比梅庵低多少,所以結論是,如果梅庵是省保,那肯定是2002年和國立中央大學舊址一同升級的,並且自那時起就有可能合併了。--貓貓的日記本留言2012年4月14日 (六) 08:27 (UTC)[回覆]
貓兄辛苦:D 如果有省保碑就一切都清楚了,不過在四牌樓只見過國保和市保的石碑。我已經在這個條目里改用國保的模板了。--Gilgalad 2012年4月14日 (六) 08:38 (UTC)[回覆]
  • 莫愁路基督教堂:2002年批為省保的時候確實屬於建鄴區,但是該地段當年劃歸白下區了,這裏有建鄴區地圖:[2]
  • 聚寶山:這個聚寶山應該不是歷史上也叫過「聚寶山」的城南雨花台,而是城東紫金山北面的一個山頭,屬於棲霞區:[3]

--Gilgalad 2012年4月14日 (六) 09:43 (UTC)[回覆]

  • 又看了一遍南京文物志。文保單位列表裏1982年那批沒有聚寶山,只有聚寶門,年代為「始建於五代,明初擴建」。基本可以肯定那個網頁上的「聚寶山」是寫錯了,應當是聚寶門,已經合併入南京城牆升格國保。--Gilgalad 2012年4月18日 (三) 22:49 (UTC)[回覆]
  • [4]這是一個別人整理的江蘇省保名單,不知道他的編號有沒有依據。另外,是否有必要把升格的單位也列出來?--Gilgalad 2012年4月19日 (四) 16:23 (UTC)[回覆]
  • 支持區劃和地址分開。建議升格的單位用灰化字體表示,遭破壞或者被撤銷的用刪除線。我以後新建的條目都會儘量加上經緯度,但是不熟悉的就無能為力了。另外我覺得保留一個完整的主列表比較好,或許可以考慮主列表不放圖,這樣看上去簡潔一些。--Gilgalad 2012年4月19日 (四) 16:54 (UTC)[回覆]

re: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蘇州人[編輯]

非也。我加入的蘇州人分類人物,一般都是行政區劃調整前的一直屬於蘇州地區的人物。譬如李白,出生在中亞,當時屬於中國唐朝,無人否認他是中國人,蘇州人分類也是一個道理。我覺得您的做法欠妥。在那些有行政區劃變動的地方的人,恰恰就應該標明他的籍貫或出生地原來和現在的稱呼。此外,古人很重視籍貫,比出生地還重視,而且籍貫有可能發生變動,我們應該尊重古人自己的選擇,這點您應該明白。這個問題可以再討論。——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7:09 (UTC)[回覆]

您這就不對了。我加蘇州人分類是沒參考來源,但原來寫的「某地人」就有來源了?我其實是看到我編寫的蘇州狀元里有很多從前的紅字條目出現了才有興趣增加分類的,來源都在狀元條目里,暫時還不用一一列明來源。我也未將原吳郡所有的地方都列入蘇州範疇,但歷史上的蘇州、蘇州府人士顯然都在蘇州人範疇,您說對吧?以前屬於蘇州現在歸於嘉興的人我暫時不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7:26 (UTC)[回覆]
所以,嘉興暫時不動。而吳縣已經不存在了,所以還是加上現在的地名蘇州為好。參考資料麼,確實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時間一定加上。我對於某地人爭議的看法是,如果一個人的籍貫(祖籍、原籍)、出生地、長期居住地(籍寄地)都不一樣,應該都列出來,這樣大家都滿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7:46 (UTC)[回覆]
在這一點上,我認為古代存在而近代廢止的地名,應該把古名和今名都加上,因為畢竟古地名和今地名代表的意義並不完全重合。吳縣的話,貌似90後都不知道了,他們只知道蘇州(原吳縣被完全分割,劃給吳中、相城、虎丘、園區,還有小部分劃給金閶、滄浪、平江三區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8:02 (UTC)[回覆]
貌似現在住在園區的蘇州人(包括外國人)很多都自稱「園區人」,汗!——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8:10 (UTC)[回覆]
我認為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維基也要與時俱進嘛。已在吳縣人分類中註明。——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8:16 (UTC)[回覆]
又一個例子出現了,劉半農劉天華兄弟,當時出生在江陰,但現在歸於蘇州張家港,所以既是蘇州張家港人,也是江陰人,但從不是無錫(江陰主城區現屬無錫)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8:48 (UTC)[回覆]
忒複雜了。不知道的人根本瞧不出錯誤來,呵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9:09 (UTC)[回覆]
呵呵,我主要是心血來潮,看到了就順便做了,但沒那麼系統啊。——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好友報到 ★貢獻 ♥維基翻譯專家提名 2012年4月18日 (三) 09:16 (UTC)[回覆]

雲門[編輯]

文物保護單位[編輯]

請移步維基百科討論:中國文化遺產專題

送給您一枚星章![編輯]

校對者星章
感謝閣下替我修飾藤村新一這個條目中粗糙的翻譯,之後會想辦法努力增進翻譯方面的能力。--祥龍留言2012年5月5日 (六) 13:31 (UTC)[回覆]

好古之風[編輯]

小弟自幼好古,用孝廉、泉安,不過舉人與晉江別稱耳,即不妥,亦不害意也。考之史籍,為所多用,請覽乎明史,「孝廉」一詞且多於「舉人」也。且一覽君訊,即停止修改,仁兄又何必大動肝火?2012年5月9日 (三) 21:31 (UTC)114.25.190.252留言2012年5月9日 (三) 21:54 (UTC)[回覆]

關於"迫害法輪功"條目[編輯]

甚麼叫一言堂? "美國眾議會"是一言堂嗎? "加拿大皇家騎警"是一言堂嗎? "聯合國反酷刑委員會"是一言堂嗎?

難道要編加上一些中國政府在金盾工程內自導自演的、不受到任何一方法律國家承認的一言堂虛假說詞嗎? 那可都是一些罵人的話。

了解真相,此條目上的資訊全部都是有其可靠來源的。 User:96.247.1.120(留言) 2012年05月13日 (二) 09:19 (UTC)[回覆]


和中共迫害者的口吻不一樣就算是不中立了嗎? 您的這種心理是中立的嗎? 條目可以隨着時間的推移,由許多人把它逐漸的完善好。 像您,一天不到就急於刪除,算是中立嗎? 像是受到中共壓迫一樣。User:96.247.1.120(留言) 2012年05月13日 (二) 10:13 (UTC)[回覆]

你連這個留言都刪除了,還提自己是中立的?! 自己思想上有沒有受到中共的壓迫?!

就像我說:條目可以隨着時間的推移,由許多人把它逐漸的完善好。 你們一天不到就急於刪除,還怎麼參考英文版本? 還怎麼把它完善好? 到底誰在維基百科搞一言堂? User:96.247.1.120(留言) 2012年05月13日 (二) 10:13 (UTC)[回覆]

動作迅速[編輯]

發現剛創建的幾個條目就被您增加了內容,真是讚嘆下。-- 豆腐daveduv編寫上海留言 2012年5月15日 (二) 10:38 (UTC)[回覆]

關於曾國藩條目中的黃龍旗問題[編輯]

您好,留言看到,您提到的黃龍旗出現時間問題,我已仔細查看相關條目,確認無誤。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我編輯詞條的目的,並非否認閣下認為的黃龍旗出現時間晚於曾國藩出生之時間,而是黃龍旗乃是代表整個有清一代的自順治入關,至宣統退位這段時間的統稱,經過查看于右任,陳獨秀等清代出生人士條目,發現他們的出生日期,都早於黃龍旗作為國旗的時間,卻都在出生日期前冠以黃龍旗,可見在中文維基中,將有清一代全部冠以黃龍旗,實在是一個慣例。

基於以上考慮,竊以為,以黃龍旗表示曾氏出生之歷史時期乃是清代,應當是最為妥切的。

不妥之處請你指教

文理兼修四無青年留言2012年6月18日 (一) 16:47 (UTC)[回覆]

  • 留言收到,謝謝指教,祝好!

文理兼修四無青年留言2012年6月18日 (一) 19:40 (UTC)[回覆]

關於一些明朝皇帝條目被修改的問題[編輯]

我覺得那位用戶User:Inderpal的修改並非沒有道理,所以我並沒有完全撤銷,還嘗試進行了應用。我覺得他不是惡意為之,抱着善意推定的態度,您說他是「胡鬧」想必有些傷人。不過撤不撤銷他的編輯我倒是沒意見。覺得您應該仔細問問他,如果您真的覺得不妥,因為他不止編輯了明成祖條目,包括明孝宗漢景帝宋太宗條目他都進行了類似修改,如果確有不妥,理應一併撤銷。當然,您已經撤銷了。不過就避免編輯戰出發,我覺得交流還是有必要的。當然,如果他是一時興起,其後並不關注這些條目了,那也就算了。我對他的編輯,持中立態度,所以怎樣都可以。--楠木歷史留言2012年6月20日 (三) 11:25 (UTC)[回覆]

確實有這問題。我查看了明朝其他皇帝的條目,他僅僅只改了這兩位皇帝。不過明朝皇帝的模板,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在全部明朝皇帝中應用,這可能跟關注度有關係。--楠木歷史留言2012年6月20日 (三) 11:30 (UTC)[回覆]

嗯,不客氣。畢竟編輯戰大家都不想看到。--楠木歷史留言2012年6月20日 (三) 11:36 (UTC)[回覆]

有關朱英條目[編輯]

小弟剛完成了上述條目,想請 閣下給些意見進行改善,並多加支持新條目。還有,在網絡上找了好幾天都找不到這位進士的真像圖片,或許提供一些方法也行。謝謝!Will629留言2012年6月25日 (一) 10:07 (UTC)[回覆]

Re: 法國城市[編輯]

感謝提醒。由於「xx城市」的分類原先就有了,我也就沿用下來沒有察覺其中的問題。現在看來用「城市」確實不妥,我會將所有分類都改為「xx市鎮」的。--Stevenliuyi留言2012年6月27日 (三) 16:13 (UTC)[回覆]

Re: 清朝國旗[編輯]

謝謝你的提醒,如果還有什麼缺失的地方,煩請不吝指教。Koala0090留言2012年7月5日 (四) 03:57 (UTC)[回覆]

re[編輯]

感謝提醒,貌似確實如此,我稍晚會用AWB重新改一遍。--AddisWang (留言) 2012年7月6日 (五) 15:22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PUMC.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PUMC.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7月7日 (六) 08:31 (UTC)[回覆]


重定向頁宋靖康帝‎明崇禎帝‎的速刪請求[編輯]

您好,注意到閣下以「重定向無意義」請求速刪宋靖康帝‎明崇禎帝‎這兩個重定向。不過這兩個重定向似乎無明顯錯誤,因而我拒絕了閣下的速刪請求。沒有壞處的重定向一般留着就可以了,如閣下一定想刪除這兩個頁面可以請求提刪。祝編安!--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7月18日 (三) 13:11 (UTC)[回覆]

金簡[編輯]

閣下對於金簡出身旗籍的更改我表示異議。首先《清史稿》正如其名,本來就不是成品,並不絕對等於清代人物的「標準答案」。孟森在《清史講義》中開宗明義地說首提這一點,所以我寫這篇條目時還要參考別處的信息來源,要不然只抄《清史稿》不是既簡單又方便嗎?另外,閣下舉出兩處資料說金簡為「內務府漢軍」,我寫的時候也看到了。然而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旗通志》、《熙朝雅頌集》皆作內務府滿洲旗份,並且我底下給出的論文資源,經過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學者徐凱考證,也認為內務府滿洲旗份為正確,漢軍為誤(在他的兩篇論文裏都提到了,參考連結)。這是至少4-5處證明金簡來自內務府滿洲旗份的根據。然而,閣下無視其他引證資料,只以清史稿和職官志為正確信息。很顯然,「您認為正確」只能是您個人的原創研究。您在獨尊《清史稿》的時候需要拿出證據證明《通譜》、《通志》、《熙朝雅頌集》和學者徐凱的論文中的說法都是無稽之談。另外,《通譜》等三本資料成書年代與金簡基本是同一時代,而《清史稿》是清亡之後,哪個更容易出錯誤,貌似很顯而易見吧?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推測,閣下可以無視。——Šolon留言2012年7月25日 (三) 14:53 (UTC)[回覆]

哪句話語有讓閣下不舒服的地方我表示歉意。在下並沒有要吵架的意思。沒有直接動手去改是出於尊重閣下的意圖,所以才特此留言說明一下。此外,我認為註明的必要性應該是沒有了。《嘯亭雜錄》卷七最末處有一條「漢軍用滿缺」,裏面說了,漢軍通常只能補漢缺,補滿缺的特例乾隆一朝只有,范時紀、范宜清、李侍堯、孫慶成四人;金簡曾任工部、吏部的滿缺尚書,若以漢軍補滿缺尚書這麼大的官,不會沒有記載。因此即便沒有學者的考證,「漢軍說」也很難稱得上是另一說,只能是謬誤了。--Šolon留言2012年7月25日 (三) 16:23 (UTC)[回覆]
成,您比我細心,就按閣下說的來。祝好--Šolon留言2012年7月25日 (三) 21:10 (UTC)[回覆]


仰韶村遺址屬於洛陽還是三門峽?[編輯]

Template:河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仰韶村遺址屬於洛陽還是三門峽?--Berthe留言2012年7月28日 (六) 14:28 (UTC)[回覆]

送給您一枚星章![編輯]

護衛星章
某些人就是來維基百科搞政治宣傳的,直接回退就是了。--CHEM.is.TRY 2012年8月3日 (五) 17:15 (UTC)[回覆]

小弟又創了一篇劣作,請兄台加以過目點評,並多加支持,感謝!Will629留言2012年8月15日 (三) 12:13 (UTC)[回覆]

Template: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shizhao改了以後變得極其難看,有辦法恢復原貌嗎?--Gilgalad 2012年9月5日 (三) 21:02 (UTC)[回覆]

我回退了好像也沒用,是緩存問題還是shizhao改了更底層的東西?我試着用他的那個infobox模板重寫,不過不知道怎麼控制fontsize,沒什麼效果。--Gilgalad 2012年9月5日 (三) 21:27 (UTC)[回覆]
上面是原版,下面是用infobox寫的,看看效果怎麼樣?--Gilgalad 2012年9月6日 (四) 01:12 (UTC)[回覆]
實現了圖片註釋,限制圖片寬度最大為200px。不過多了「圖片寬度」、「圖片說明」兩個參數,和現在的版本不直接兼容。。。--Gilgalad 2012年9月7日 (五) 01:40 (UTC)[回覆]
會變成下面那樣……所以直接換會有問題,需要用bot跑一遍修改每個使用了模板的條目。如果有人懂mediawiki的字符串操作,應該可以實現直接兼容。暫時不能解決兼容問題的話,我覺得可以把用infobox寫的這個暫時放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Gilgalad 2012年9月10日 (一) 09:30 (UTC)[回覆]
鐘山建築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
分類古遺址
時代南北朝
編號6-79
認定時間2006年

關於印發2012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的通知

# 博物館名 類型 等級 館址 開放時間 備註
1 南京博物院 綜合·歷史藝術 國家一級 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
2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專題·歷史 國家一級 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
3 南京市博物館 綜合·歷史藝術 國家二級 鼓樓區莫愁路188號
南京市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專題·歷史 國家二級 秦淮區瞻園路128號
南京地質博物館 專題·自然 國家二級 玄武區珠江路700號
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專題·歷史 國家二級 玄武區漢府街18-1號
南京雲錦博物館 專題·藝術 國家三級 建鄴區茶亭東街240號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 專題·歷史 國家三級 玄武區解放門8號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 國家三級 江寧區東山街道竹山路80號
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 專題·藝術 國家三級 浦口區江浦街道雨山路48號
南京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 秦淮區夫子廟金陵路1號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專題·自然 玄武區北京東路39號
孫中山紀念館 玄武區中山陵藏經樓
南京龜鱉自然博物館南京顏真卿紀念館 鼓樓區廣州路221號烏龍潭公園
南京雨花石博物館 雨花台區雨花路215號
南京明孝陵博物館 專題·歷史 玄武區中山門外四方城1號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 秦淮區中山南路南捕廳15號
南京江寧織造府博物館 玄武區長江路123號
江蘇省科學技術館
南京靜海寺紀念館 鼓樓區建寧路288號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雨花台區雨花路215號
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 玄武區北京東路
南京國防園 鼓樓區
王謝古居展覽館 秦淮區
夫子廟展覽館 秦淮區
秦大士故居陳列館 秦淮區
李香君故居陳列館 秦淮區
南唐二陵 江寧區
高淳博物館 高淳區淳溪當鋪巷78號
溧水區博物館 溧水區永陽寶塔路21號
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 玄武區王家灣289號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 玄武區長江路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 鼓樓區三汊河大街101號(渡江路1號)
南京地震科學館 玄武區中山陵東新村7號
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 玄武區太平門外紫金山第三峰
江蘇省陶行知紀念館 棲霞區和燕路行知園1號
南京金陵文化博物館 鼓樓區漢中門大街31號華園26、27幢 民辦
六合博物館 六合區雄州街道長江路112號
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安德門大街48號
傅抱石紀念館 鼓樓區漢口西路132號
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 玄武區富貴山4號四樓 民辦
南京百家湖博物館 江寧區利源中路99號凱旋門內 民辦
南京指紋博物館 小行路16號
南京長風堂博物館 玄武區北京東路22號和平大廈16樓 民辦
[[]]
[[]]
[[]]
[[]]
[[]]
[[]]
南京體育學院世界冠軍園 玄武區
南京大學校史博物館 鼓樓區
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鼓樓區小粉橋
吳健雄紀念館 玄武區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兩江路
楊廷寶故居紀念館 玄武區成賢街
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 玄武區衛崗南京農業大學農博路1號
南京航空航天館 秦淮區御道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珍稀動物標本博物館 棲霞區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 玄武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標本館 玄武區北京東路71號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稻田和水稻土起源陳列館 玄武區北京東路71號
南京魯迅紀念館 鼓樓區察哈爾路37號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Template:陝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彬縣開元寺塔應該是咸陽的吧[編輯]

怎麼會歸於延安?--Berthe留言2012年9月6日 (四) 16:39 (UTC)[回覆]

File:武夷山崖墓群.jpg[編輯]

你上傳的照片File:武夷山崖墓群.jpg實際上是丹霞嶂崖居的照片,與武夷山崖墓群無關,建議更名,或者乾脆提刪,畢竟不是照片作者本人上傳的。--Zhangzhugang留言2012年9月12日 (三) 14:13 (UTC)[回覆]

Re. 李秉瑞[編輯]

這些新用戶添加的內容有什麼問題。烏拉跨氪 2012年9月16日 (日) 17:53 (UTC)[回覆]

2012年9月[編輯]

由於李秉瑞,據維基百科的封禁方針回退不過三原則,您已被禁止24小時內編輯維基百科。在封禁結束後,我們依然歡迎您作出建設性的編輯。如果您對封禁的理由持有異議,請您通過發郵件的方式向封禁您的管理員或者其他管理員申訴。您也可以在您的用戶討論頁加入{{封禁申訴}}並說明您申訴的理由或您的疑問。重新註冊一個賬戶或者直接使用匿名身份在維基百科的頁面申訴的做法,會被視為繞過封禁發言,可能導致您的封禁時間被延長。-Jimmy Xu  ·  · 2012年9月17日 (一) 09:03 (UTC)[回覆]

求助:關於進士模板中的重名進士問題[編輯]

最近查閱Template:永樂二年甲申科殿試金榜的時候,發現「吳淵」這個名字出現了兩次,不知是編輯時候的疏漏還是歷史上這一屆確實出現過重名?如果有重名的話,歷史文獻一般是怎麼處理的?是加上「XX縣的進士吳淵」這類的說明來區分嗎?--管閒事Inspector留言(←討論頁被牆? 2012年10月2日 (二) 05:25 (UTC)[回覆]

謝謝!順便問一下作為這些模板的來源的進士榜是什麼樣的?是只有前三甲和姓名,還是也有籍貫之類的信息?姓名是怎麼排序的?按考分、按籍貫還是隨便排?--管閒事Inspector留言(←討論頁被牆? 2012年10月2日 (二) 13:0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