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敬臣(1880年—?),江蘇江都籍商人,曾長期在青島經商,曾任青島總商會會長,抗戰期間曾與日本軍方合作。

生平[編輯]

1880年,丁敬臣生於江蘇省揚州府江都縣(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早年捐為監生,曾先後授知縣、候補知府,後棄官從商,赴上海學習外語、從事洋務。1900年,德商禪臣洋行青島分行聘用丁敬臣為買辦。同年開辦悅來公司,後開辦丁敬記、悅升煤礦公司。除煤礦開採外,其公司亦經營進出口貿易航運業、旅店業等。[1][2][3]

1907年,丁敬臣參與成立三江會館,曾任副會長、會長。1908年,膠澳總督府公佈《公舉參議督署中華董事告示》,由華商組織推舉4人任督署信任,參議華人事務,丁敬臣位列其中,由此逐漸成為青島德租時期華商領袖。據1928年《膠澳志》記述,「青島開埠之始,市政權操諸外人,華商稍能自振、代表同業以參預市政者僅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寶山、成蘭圃、與(胡)存約數人而已」[4]。1916年1月,丁敬臣出任青島總商會會長。1918年商會會長改選時,丁敬臣因與當時殖民統治青島的日本當局關係不佳而落選,改任董事[1][5]

丁敬臣卸任商會會長後專注經商,並經營鹽業。1921年9月,丁敬臣與范旭東等合資創辦永裕鹽業公司,任經理[6]。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於1923年招標拍賣原為日本人經營的膠州灣鹽田,永裕鹽業公司以300萬元中標取得鹽田經營權,因此壟斷青島鹽業[1][7]。而丁敬臣也因此與時任青島總商會會長隋石卿及周邊地區鹽民發生嚴重衝突,即「永裕鹽潮」[3]。一些鹽民組織「膠澳民戶鹽田聯合會」,包圍鹽務公署要求取消投標,又搗毀永裕公司、毆傷丁敬臣[1][2]。關於丁敬臣與隋石卿在此事件中的角色,各資料說法不一:一些文獻稱隋石卿在鹽田競標中未獲分文,便以總商會名義授意、支持鹽民聚眾示威、暴動、打傷丁敬臣[1];也有資料稱隋石卿僅代表商會資助鹽民訴訟[8];1924年1月,商會宋雨亭、呂月塘等人函告直魯豫巡閱使吳佩孚,稱隋石卿鼓動鹽民暴動的說法為與丁敬臣有關係的山東省議會議員孫毓培散佈的謠言[8]周恩來1924年2月所作《軍閥統治下的中國》一文引《嚮導》報稱「山東奸商丁敬臣以三百萬元運動包辦青島一帶鹽田,與日人狼狽為奸,事為鹽戶偵悉,即起反抗」[9];另有1994年新編《即墨縣誌》稱1923年9月,丁敬臣「與日人勾結,包辦鹽業輸出權。即墨膠縣萊陽平度四縣鹽民到膠澳督辦公署請願,丁敬臣懾於群眾威力,低頭認罪」[10]

1924年青島萬國體育總會成立時,丁敬臣任董事[11]。1929年4月,青島總商會改組,丁敬臣為三名主席團委員之一[5]。1931年10月,丁敬臣曾作為淄川博山煤商代表赴濟南抗議膠濟鐵路管理委員會增加鐵路運價,之後又為置鐵路方面於不利地位,誣稱鐵路上調運價系受日本人指使[12]。1933年,丁敬臣曾出資幫助成立青島國貨公司[13]

丁敬臣1940年贈青島天后宮「慈雲普被」匾額

1938年1月日軍佔領青島後,丁敬臣開始與日本當局合作。1939年,日本海軍駐青島特務部開設大阜銀行,丁敬臣任經理。丁敬臣獲日本當局授權獲得青島地區煤炭、食鹽等產品專賣權,另曾任東文書院董事長、興發公司監察、山東煤礦產銷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副董事長等職。[1][2][3]

因丁敬臣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與青島市政府代理市長李先良已有聯繫,以及日本投降後對國民黨人員極力拉攏,李先良率部接管青島後,丁敬臣成為青島市接收委員會委員,甚至一度任青島市財政局局長。但數月後葛覃赴青島任國民黨青島市黨部主任委員後,為與李先良爭權,開始着手懲處丁敬臣等曾在抗戰時期與日本當局、汪精衛政權有聯繫者。1946年,丁敬臣被逮捕,送予青島市內的山東高等法院第二分院檢察處偵訊,但因證據不足免予起訴,引發輿論一片譁然。1946年10月18日,山東高等法院函照山東高等法院第二分院檢察處,要求將丁敬臣案所有卷宗調往濟南另行審理。丁敬臣聞訊以就醫的名義逃往上海。[2]

1947年3月31日 ,司法院致函青島市參議會,認定大阜銀行是偽組織所屬金融機關,實際將丁敬臣定性為「經濟漢奸」。同年5月,時任司法行政部部長謝冠生親自對丁敬臣案作出批示,認為其「通牒敵國已無疑義」且「應在歷行檢舉之列」。此後丁敬臣正式受到司法審判。1947年10月3日《申報》稱,丁敬臣在濟南供述其此前曾賄賂高二分院分檢處相關人員,前後總計8億元。1947年9月17日,山東高等法院判處丁敬臣徒刑五年,但丁敬臣不久便「保外候審,兼醫疾病」,並居住於上海。[2]

1948年,丁敬臣赴台灣,在台中開設鐵工廠[14]。卒年不詳[3],葬於台中東海花園公墓[14]

家庭[編輯]

青島大學路16號甲

丁敬臣孫輩丁善璽為電影導演,丁善理為企業家。

相關古蹟[編輯]

青島市大學路16號甲建築為丁敬臣舊宅,建於1929年,建築師馬鵬設計,新慎記營造廠承建,現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揚州市地官第12號丁氏鹽商住宅曾為丁敬臣地產,現為揚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青島城市建設檔案館編. 《大鲍岛: 一个青岛本土社区的成长记录》.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9138. 
  2. ^ 2.0 2.1 2.2 2.3 2.4 王學義. 青岛四大家族丁敬臣的发财路:洋人干啥他干啥. 城市信報 信網. 2015-05-28. 
  3. ^ 3.0 3.1 3.2 3.3 季傑, 青岛重要人物连载(16), 史鑑 (2016年第4期) (青島市史志辦), 2016-12, (2016年第4期) 
  4. ^ 趙琪 修,袁榮叟 纂. 《胶澳志·人物志·乡贤》. 青島: 青島華昌印刷局. 1928. 
  5. ^ 5.0 5.1 盛雷. “二衙门”的最后时光——1945-1949年的青岛市商会研究. 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9. 
  6.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1914.11~1922.12). 《青岛市志·大事记》.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0. ISBN 7-80113-765-5. 
  7. ^ 宮岩. 范旭东是中国“化工之父”创办了青岛永裕盐业公司. 城市信報. 2017-02-23. 
  8. ^ 8.0 8.1 張文艷. 馅饼、绑架、痴狂 隋石卿的传奇人生历程 (PDF). 半島都市報. 2018-11-13. 
  9. ^ 周恩來. 军阀统治下的中国.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1924-02-01 [2019-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5). 
  10. ^ 即墨縣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 大事记. 《即墨县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1. ISBN 7-5011-1198-7. 
  11. ^ 魯勇. 青岛万国体育总会. 齊魯晚報. 2012-06-20. 
  12. ^ 於建勇. 回眸83年前的胶济煤商罢运风潮. 大眾日報 人民網黨史頻道. 2014-09-04. 
  13. ^ 賀偉. 《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52-4728-9. 
  14. ^ 14.0 14.1 東海花園公墓丁公敬臣之墓.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202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