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汝窯瓷器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汝窯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窯廠,位列五大名窯之冠。現存傳世汝官窯瓷器不足百件,件件皆為珍品。本列表列出目前已知的傳世汝窯器。表中僅包含完整器或較完整器,不包括殘片。[1][2]傳世汝窯器的具體數量原先曾有65件、67件半等常見說法[3][4]。2017年經大英博物館陶瓷專家康蕊君(Regina Krahl)統計,現存數量約有90件。[2]

1986年在河南省寶豐縣發現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此後出土大量瓷器殘片。然而汝官窯瓷器原為宮廷所造,這些出土瓷器或因瑕疵而留在原址,或為未成品,故不收入本列表。[2]

傳世汝窯瓷器[編輯]

編號 器型 尺寸 收藏者 圖片 款識 備註
1 瓶器 22.4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奉華」與乾隆帝御製詩
2 瓶器 20.5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3 瓶器 17.9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北宋汝窯青瓷膽瓶
4 水仙盆 23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5 水仙盆 23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6 水仙盆 26.4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7 水仙盆 23.1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8 溫碗 16.2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9 14.2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0 14.9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甲」
11 14.8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甲」與乾隆帝御製詩
12 13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丙」與乾隆帝御製詩
13 13.1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14 12.9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15 13.4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6 大碗 15.9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7 15.8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甲」與乾隆帝御製詩
18 21.4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19 18.4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20 12.8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奉華」 北宋汝窯青瓷洗(「奉華」銘)
21 10.9厘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銘「丙」、「蔡」
22 三足爐 1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23 三足承盤 18.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24 17.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乾隆帝御製詩
25 1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乙」
26 12.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乙」
27 13.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乙」 曾在火中受損
28 13.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乙」 曾在火中受損
29 13.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乙」 曾在火中受損
30 13.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乙」 曾在火中受損
31 1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丙」 曾在火中受損
32 1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丙」與乾隆帝御製詩 曾在火中受損
33 1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丙」與乾隆帝御製詩 曾在火中受損
34 1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贈於1965年,是否為傳世品暫存疑
35 大碗 13.7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展)
36 19.3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宮殿名
37 19.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銘「蔡」
38 18.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39 17.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40 16.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41 13.5厘米 上海博物館 曾在火中受損
42 12.6厘米 上海博物館
43 12.6厘米 上海博物館
44 12.3厘米 上海博物館
45 17.1厘米 上海博物館
46 17厘米 上海博物館
47 17厘米 上海博物館
48 17厘米 上海博物館
49 12.3厘米 上海博物館
50 16.7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
51 17.2厘米 天津博物館
52 水仙盆 23.2厘米 吉林省博物館
53 13.5厘米 香港藝術館 銘乾隆帝御製詩(已磨損) 羅桂祥舊藏
54 13.9厘米 香港沐文堂 是否為傳世品暫存疑
55 17.5厘米 區百齡 史蒂芬·瓊肯三世(Stephen Junkunc III)舊藏
56 13厘米 劉益謙[5] 台北鴻禧美術館英語Chang Foundation Museum曹興誠舊藏
57 觀復博物館 是否為傳世品暫存疑
58 瓶器 24.8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59 三足爐 24.8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60 盞托 17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61 17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銘乾隆帝御製詩
62 14.2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雙魚紋飾
63 14.5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雙魚紋飾
64 13.7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銘「乙」 曾在火中受損
65 13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66 12.9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67 12.1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曾在火中受損
68 19.5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銘乾隆帝御製詩 曾在火中受損
69 17厘米 大維德基金會
(大英博物館託管)
70 瓶器 20.1厘米 大英博物館 阿爾弗雷德·克拉克英語Alfred Clark (director)舊藏
71 盞托 16.5厘米 大英博物館 哈里·加納英語Harry Garner舊藏
72 13.6厘米 大英博物館 阿爾弗雷德·克拉克舊藏
73 19.6厘米 大英博物館 銘乾隆帝御製詩 曾在火中受損
74 18.4厘米 大英博物館 銘乾隆帝御製詩 曾在火中受損
75 盞托 16.5厘米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銘宮殿名 哈里·加納舊藏
76 12.8厘米 阿什莫林博物館 艾倫·巴洛英語Alan Barlow舊藏
77 17.2厘米 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
78 13厘米 費城藝術博物館 威廉·克羅澤英語William Crozier (artillerist)舊藏
79 12.9厘米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80 盞托 18.7厘米 波士頓美術館 約翰·加納德·柯立芝英語John Gardner Coolidge舊藏
81 水仙盆 22厘米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安宅英一日語安宅英一舊藏
82 17.1厘米 東京國立博物館 川端康成舊藏
83 13厘米 哥德堡羅斯卡博物館英語Röhsska Museum
84 12.9厘米 哥德堡羅斯卡博物館
85 12.8厘米 蘇黎士雷特博爾格博物館英語Rietberg Museum 銘「丙」 玫茵堂藏品
86 17.5厘米 私人藏家 史蒂芬·瓊肯三世舊藏,在火中受損
87 13.5厘米 林百里[6] 阿爾弗雷德·克拉克舊藏
88 三足爐 17.8厘米 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英語Cincinnati Art Museum
89 13厘米 公主庭院陶瓷博物館 南尼·奧特瑪(Nanne Ottema)舊藏
90 13厘米 丹麥藝術與設計博物館
91 10.2厘米 日本私人藏家 經修復,是否為傳世品暫存疑
92 盞托 16.6厘米 弗瑞爾藝廊 [7][8]
93 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 德累斯頓瓷器收藏館藏品[8]
94 12.2厘米 私人藏家 原為羅振玉犬養毅舊藏[9]

參考文獻[編輯]

  1. ^ 本書編委會. 《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 故宮出版社. 2015. 
  2. ^ 2.0 2.1 2.2 康蕊君. 傳世汝官瓷通考. Sotheby's.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3. ^ 存世的汝官窑只有67件半吗. 中國文物網. 2013-12-16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4. ^ 北宋汝窑瓷器存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 濟南市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2014-07-02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5). 
  5. ^ HK$8億御瓷主人揭盅 劉益謙:下次上拍不知何年何月. The Value. 2018-10-10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3). 
  6. ^ 林百里珍稀收藏的最後歸宿. 今周刊. 2012-11-15 [2023-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2). 
  7. ^ Bowl stand.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0). 
  8. ^ 8.0 8.1 又发现汝窑了! 德国德勒斯登美术馆藏存世第八十九件汝瓷. Arts & Life News. 2021-02-13. 
  9. ^ 匡時香港2019春季拍賣會3月31日正式啟幕.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2-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