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俞文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俞文漪(1712年—1788年),字簡中,號滌泉福建長汀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登癸丑科進士,累官吏部郎中,外放浙江嘉興府知府,遷溫州府知府。乾隆二十年(1755年),率眾重修建講堂,命府學教授王執玉兼長教事,規制一新。居官清惠;捐廉賑恤,會征緬匪。平反疑獄績彰。民譽「萬家生佛」。因保薦屬吏不當,左遷貴陽,歷署思南等州府,平反疑獄。以年老乞休,家貧不能歸,獲聘主銅江書院講席。卒年七十六,門下士王希禹等爲之含殮,歸葬大埔。[1]著有《滌泉詩集》。

參考文獻[編輯]

  1. ^ 《長汀縣志·卷之二十四·人物·宦績》頁八:俞文漪,字簡中,號滌泉,性聰慧,過目不忘,弱冠登雍正壬子賢書,次年成進士,由吏部郎中出守嘉興,旋授溫州知府。在官五十載,甚清惠,治行爲浙西第一,甌人有「佛子」之稱。呂宋舶遭風至郡,漪遣兵卒守護。洋人德之,贈漪幼子洋巾一方,漪知即送還。因保薦屬吏左遷貴陽司馬,能得上下心。時苗長忤法,獲而復遁,議者欲坐以疎縱,眾苗即縛獻。歲祲,捐廉賑恤。會征緬匪,籌畫悉協機宜。歷署思南等州府,平反諸疑獄,方報最,以老乞休。貧不能歸,鄭方伯延主銅江講席,年七十六卒,門下士王希禹等爲之含殮,籲僚寀助金歸柩,葬大埔。配李氏亦賢淑,家居與媳擘纑饘粥,自奉如窶人。
  • 《長汀縣志》,謝昌霖、劉國光,清光緒五年(1879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