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推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分析性推理(英語:Analytic reasoning)是指觀察信息的能力(無論是定性英語Qualitative property還是定量的信息),包括在信息中進行辨析。分析性推理亦涉及沒有專業知識的演繹推理,例如:理解一組關係的基本結構,識別在邏輯上一致的陳述,以及從給定的事實與規則中推斷出什麼可能為事實或必定為事實。分析性推理已成為一種公理,因為它已是不言自明的真理。相比之下,綜合推理(英語:synthetic reasoning)則需要人們有觀察事物的經驗,不過人們總是會以懷疑的態度去觀察事物。伊曼努爾·康德曾在1781年出版的著作《純粹理性批判》的開頭中介紹了「分析推理」與「綜合推理」這兩個邏輯術語。

康德的用法[編輯]

伊曼努爾·康德

在哲學領域中,伊曼努爾·康德認為,分析性推理代表的是基於陳述本質上的內容所作出的判斷,除去對所使用詞語其含義的理解之外,分析性推理亦不需要任何特定的經驗。[1]

譬如,「羅伯特有一位妻子叫艾瑪」是一個已給定的真實陳述。通過分析性推理,人們可以做出羅伯特已婚的判定。通常人們知道這是事實,因為「有一位妻子叫艾瑪」已經隱含着羅伯特已婚的狀態,做出此判定無需在羅伯特身上所具備的特定的經驗。

認為羅伯特已經離婚,鑑於他有一位妻子叫艾瑪,這種觀點絕對是自相矛盾的。

對公司職工有益的能力[編輯]

商業與金融業公司的老闆通常會尋找那些能夠將工作中的元素進行分組,並將各個部分作為一個連貫的單一組成部分,以便更容易完成工作,從而分段完成所有的工作的職工。分析性推理亦被各個企業用以評估市場的變化模式,員工可通過原始數據識別其統計結果。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See Stephen Palmquis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 An Examination of the Four Reflective 'Perspectives' in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Kant-Studien 78:2 (1987), pp.170-200; revised and reprinted as Chapter IV of Kant's System of Perspectiv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3).